之前仙画也曾放过哥斯拉的片段。 当巨兽放在天幕上的时候,那种威慑感让场面一度混乱,有人当即往旁边逃窜。而当一群巨兽出现在天幕上时,直接让人无法动弹,连逃都不敢逃,脚都在发软。 好在下一秒他们就反映过来,这只是天幕。 “恐龙!居然如此巨大……”害怕过后就是好奇和兴奋。这些都是恐龙吗?它们还可以在天上飞,在水中游? 它们以前也生活在地球上?这么大的动物,说灭绝就灭绝了?也太可怕了!恐龙看上去可比人类强太多了。 “它们在地球上的时候,咱们在哪里?咱们怎么没见过呀?”有小孩子迷糊的问家长。长辈们笑道: 几千万年前,那时候恐怕都还没有人类呢。 明朝。 给自己取了一个号,叫霞客的徐弘祖忽然一拍大腿,兴奋的和自己路上相识的友人道:“我曾经在一块山石上见过这么大的脚印!想来就是这恐龙留下的! 那脚印如此巨大,他当时觉得很震撼,甚至以为是神话中的某种生物留下的。比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但是看到这副恐龙骨架和相应的化石之后,徐霞客一下子就找到了正确答案。没想到在几千万年前,地球的主人就是这些大家伙。 他和友人对看一眼,有着微微的恐惧: 的确是灭顶之灾! 只能庆幸,在这几千年几百年里,地球没有再遭受这样的撞击。他们现在可没有后世那样的手段。 东汉。 邓绥在宫中看得连连称奇,对身边亲密的宫人玩笑道: “还好世祖召唤的陨石没那么大,不然恐怕现在就没有东汉了。 【在这里我们要感谢木星。】 【如果不是它的超强引力捕获了很多冲入太阳系中的小行星,恐怕地球早已经遭遇了无数次的灭顶之灾。也永远别想要发展出生命和文明。】 【最近木星帮忙挡过的一次灾难就在1994年。】 1994年,天文学界向世界各国发出了通报。 诸位,位于木星附近的彗星SL9已经分裂成为了21块,即将在不久之后坠入木星。 所有的天文台,包括我国的紫金山天文台以及所有的太空望远镜都对准了木星,观测这一时刻。五天多的时间里,二十多颗彗星碎片接连砸向木星,相当于20亿颗原子弹爆炸的能量。即使在地球上用普通的天文望远镜观看,都能看到蘑菇状的烟云。 每隔二十分钟就能看到一次。 最壮观的时候,撞击形成的火球焰舌蹿上了两千公里的高度,弥漫开的烟云有三个地球那么大。后来,科学家们观测,最大一个陨石坑直径达到三万公里,而地球的直径只有一万两千多公里。【所以,只有大力发展航天,计算出这些小行星和陨石的轨迹,才能更好的保护地球。】 【根据NASA给出的应对方案,现在人类应该可以做到在太空中发射武器,或者是利用引力改变一些撞向地球的小陨石和行星的轨迹。】 【总算不用担心忽然有一天睡着的时候,世界末日爆发了。】【另外,寻找另一个地球同样也是太空探索的一项重要任务。】 【星际移民虽然很遥远,但地球的能源逐渐枯竭却是现实。既然现在有能力,那就要为下一代、下下一代先开启探索之路。】 【现在太空中有着高精度的太空望远镜正在工作,寻找着宇宙的边界,也寻找着我们的同类,和人类文明的下一个家园。】 正在太空中巡游的太空望远镜是真正的科技巅峰之作。它们搭载在卫星上,但对准的不是地球,而是地球之外、宇宙之中的各大星系。 它们记录了无数的精彩瞬间,包括恒星的诞生、暗星云与如同幽灵一般游荡的白色星云、巨型的黑洞等等。 寻找“下一个地球”也是它们的使命之一。 天幕下,百姓们看得一惊一乍的。可比现代人看科幻大片有 代入感得多。 这要是撞向咱们,那就得和那恐龙一样全灭了吧? 有人摇摇头: “您没瞧着说那砸出来的坑比地球都还大啊,我估计真要撞过来,地球都得没。”之前的那些武器什么的,和这个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宇宙级的灾难就是这样震撼。 这木星是颗好星。最终,千言万语化为一句朴素的夸奖。有人在旁人的指引下看到了天幕旁边正闪亮着的木星: 就是这颗。 没想到,木星对咱们居然这么重要。 “正月初五拜太岁,拜的也就是它!” 原来如此。那我今年正月可得准备点好东西给它拜拜。 虽然普及科学了,但该拜的还是得拜。 唐朝。 李淳风拿出自己的罗盘。 是的,他不仅是天文学家,还是一名占星师。 木星在这时候被称为岁星,太岁的岁,主管吉凶。一般被认为是凶星。但李淳风现在听来,却觉得木星应该是个福星啊。 地球可离不开它! 李淳风决定改一改。 北宋。 欧阳修和梅尧臣终于不再讨论史观了,他们为仙画所描摹出来的宇宙而感到目眩神迷,并且开始争论,宇宙中是否还有星球存在着人类,存在着文明。 欧阳修觉得肯定有:“亿万颗星球,如同砂砾,怎么可能没有人类?如果没有..圣前,你觉得一整片森林里只存在一只鸟,意味着什么? 梅尧臣细想,不由得脸色大变,吸了口凉气。 欧阳修替他说出了心中所想: 意味着这只鸟可能是被人为放进去的,森林只是牢笼而已。 【就算是不聊这么多遥远的事情,就聊近处,太空中就存在着许许多多现在就可以利用上的稀缺资源。】 【比如太阳能。】 【既然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都受困于地球上的有限资源,而且还可能破坏环境。科学家们就把目光转移到了太空。在哪里,充斥着几乎无限的太阳能。我们是不是可以建造一个太空发电站?】 【 在几个月前的召开的华夏航天大会上就传出了最新消息。咱们的太空发电站已经在计划中,长远目标是建成十亿瓦量级发电装机容量。】 “我国预计在2035年左右建造完成首个人类太空发电站。目前,在重庆的模拟太空发电站实验室运行良好。 镜头转到运行在太空中的卫星和空间站。 它们都携带有银色闪光的太阳能发电板,随时收集宇宙中的太阳能转化为自身的能源。 【不止是我们,欧洲和漂亮国也瞅准了这一项。】 【但我们的技术更先进。】【还有各种让人垂涎的矿物资源。】 【就拿离咱们最近的月球举例,月球上有着丰富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