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姑娘上次没说。 熟悉了之后,百姓们亲切的称路小柒为“路姑娘”,再也不是没名没姓的“后世女子”了,也不再是代表着神秘与恐惧的“女神仙”了。 民间还有以她为原型的各种话本和演义故事。 反正,这几次的我是没听懂,不过看热闹还挺有意思。咱们听不懂没关系,只要那些聪明人听懂了就好,这可都是好东西。 “那肯定。” 等到人们差不多都准备好了,仙画也开始了——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UP主路小柒,今天我们的主题是,聊一聊那些推动世界进步的物理大发现和物理学家们。】 【物理学,咱们的基础教育必修学科,无数学生的噩梦,让多少人痛不欲生。】【但是“物理”这个词,在华夏古代的意思其实是事物之道理。】 【三国的时候,一位叫杨泉的学者写了一本书叫《物理论》,可以说是江南地区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但它里面主要是讲宇宙观和一些机械知识之类,但和我们现在所说的物理学没太大关系。】 【到了明末清初,一些西方的物理学著作被翻译进来, “物理”这个词才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含义。】 【物理学,如果你现在去百度,它会告诉你这是一门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大到宇宙,小到粒子,都是它的研究对象。】 宇宙中正在运行的各种 天体,各种恢弘的运动; 地球上的各种物体,自然的、人造的; 镜头不断地放大,开始出现了细胞、原子、质子、电子等,它们同样在不断地运动; 【它也是当今最为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物理学的历史满打满算也不过是三百多年,华夏古代是没有物理学的,只是有一些很朴素的物理知识。】 凹面的青铜镜被人利用来取火,天幕上出现一行字: “物理学-光学” 唐朝时的调音律官在水碗中注入不同的水量,让敲击声的曲调发生变化,与之相对应的字是“物理学-声学” 人们用磁石来制造司南以及指南针之类的物件,这属于“物理学-磁力学”张衡所制造的水运浑天仪,用水流下的力量来带动齿轮,属于“物理学-力学”还有热学、流体力学等等各方面的一些发现与利用。 乐师敲击着自己手中的乐器,惊讶的道: 物理还和我们有关? 工匠们放在手中制造的齿轮,嘀咕着: “这不就是机械吗?和这什么物理、力学的有什么关系? 只有像是沈括、张衡等有着一定科学素养的人正在勉力理解后世关于物理学的定义。 世间万物的运动规律…… 何解? 秦朝。 嬴政的眉头微微皱起,这又是他不懂的领域。 不过,后来路小柒举的这一系列例子,从字面意思上他当然看懂了。 “这物理居然包含了这么多内容。想来也是极其重要。”他在心中暗自寻思。 “罢了,不懂的先记下,先看看能不能有什么能立刻用得上的。 他的咸阳学宫已经开了好几年了,可以说蒸蒸日上,替他网罗了不少的人才。 但有一个问题就是,除了之前的农学、医学,后来又开了算学、经史学之外,暂时还没有其他的新的学科入驻。因为不知该如何系统的去教学,也找不到合适的博士来授课。 就好像之前的化学,他的火器营中倒是有一大批方士,但他们自己对仙画所讲的一些东西都似懂非懂,怎么派去教课? 看来,这物理恐怕也是如此了。 还是需要时间来沉淀啊! 嬴政叹了一声,也不知在他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咸阳学官真正变成后世的大学一样,成为大秦培养人才的基地? 思绪有着飘远,这时,扶苏和几位公子还有一些重臣也都陆续的到了。“赐座。”他淡淡的道。 帝王连同朝臣们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了仙画上,贪婪的试图从其中获取到一些可以改变现状的技术。 【这里要点名表扬墨家学派的《墨经》。墨翟和他的弟子们所组成的墨家,对于物理知识的研究和认知,简直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尤其是在光学方面,有着很多超越时代的认知。】一本古书出现在天幕上,封面上写《墨经》。 翻开书,路小柒定在了这一段。 “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 “在午有端,指的就是光线的交叉点。翻译过来之后,其实说的就是物体反射的光与影像的大小同针孔距离的关系。物距越远,像越小;物距越近,像越大。 物理课堂上,老师正在给学生们讲解一个简单的实验。 在一只燃烧的蜡烛面前放一块板,板上有一个小孔,透过这个小孔,燃烧的烛光竟然在墙壁上投射出一个倒影。 老师把中间有小孔的板子拉远又拉近,可以看到墙壁上的投影也在跟着变大变小。 “同学们看到了没有?这是因为光是按直线传播的,在针孔的地方,不同方向射来的光束互相交叉,于是就形成了倒影。 这就是小孔成像的原理。现在的一些照相机和摄影机就运用了这个原理。照相机咔嚓一声,把人们的影像定格了下来。 【墨子对光学的研究还不止于此,他对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也有一些研究,得出了一些几何光学中的原理。】 【这两年,咱们发射了一颗量子卫星,就将它命名为了墨子号,就是为了纪念墨子这位华夏物理学的先驱。】 【可惜,墨家学派后来没有继续在学术路线上走下来,流传下来的资料也比较少。当然了,这也和当时的政治大背景有关。】 【百家争鸣,后来,也只留下几家而已。】 墨家! 咸阳宫中上下人等,对墨家可一点都不陌生。 墨家在先秦时期,和儒家道家法家一样也是显学,兼爱非攻的学说让很多人都跟随,墨者的机关术更是威震六国。 “最近可有墨者来投?”赢政问蒙毅。 蒙毅回道: “有,但不多。”“他们的巨子可有出现?” 蒙毅摇头: “墨者们都不知道巨子现在在何处。” 嬴政微微颔首,表示知道了: “继续招募墨者,朕以诚意待之,时间一久,他们自然也能明白朕的真心。 墨家虽然在秦国横扫六国的时期做出了很大贡献,但这些年却逐渐从朝堂上销声匿迹了。赢政对他们是有所提防的。 墨者的组织太过严密,以巨子为中心,一呼百应。它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尚且不说,用不好就容易伤到自己。 但是,仙画的出现让嬴政看到了墨家的价值。 他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