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与海浪一并扑面而来,潮湿又刺激,姚诗云在近海边转悠了一圈,才依依不舍解下救生衣。 她捂着被海风吹得僵硬的脸,四下张望,寻找姚容的身影。 最后,姚诗云是在不远处的海岸找到了姚容。 姚容站在台阶上,整个人背对着落日。 她的衣服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色泽,那是将歇未歇的余晖。 “妈,我在这里!”姚诗云向着姚容所在的方向,招手呐喊。 姚容微微侧过半边身子,向她所在的方向看来,挥手回应。 姚诗云拎着自己的一双凉鞋,赤脚踩在满地细腻柔软的沙摊上,迎着漫天余晖,小跑着冲到姚容面前,因为刹不住车而干脆伸手将姚容抱了个满怀,剩余的冲劲带着她们两个人往后连退两步。 “身上都是海水。”姚容嫌弃道。 姚诗云闻言将她扒拉得更紧:“我不管!” 姚容终于忍不住笑了一声,伸手摸了摸姚诗云被海水打湿的发梢:“我们快回去吧,再站在这里吹风,小心明天着凉。” “好。我们回去吧。”姚诗云这才乖乖松开,穿好鞋子,跟姚容手牵着手,一前一后离开沙滩。 她们身后,落日一点点没入海平面,月亮取代了太阳的位置,而前方,路灯一盏盏亮起,照亮她们脚下来时的道路。 第53章 白月光替身19 假期一结束, 姚容就回归了前段时间的生活节奏,每天除了锻炼恢复身体,就是在翻阅新能源和新材料方面的文献和科学杂志。 她拥有远超这个时代的前沿眼光, 也曾亲历无数科学变革, 所欠缺的,只是新能源汽车这方面的理论基础。当这些理论基础被一点点补足,姚容之前创建的两个文档的字数开始慢慢增加。 当然,在这段时间里,姚容还抽空做了一件事。 她托人找了关系, 将苏溪宁的未婚夫蔡舟榆从A市调去了D市。 这样一来,苏溪宁没有了继续纠缠薄珊的理由。 薄珊的麻烦就迎刃而解了。 随后,姚容还直接联系上了D市日报的主编,给D市日报的主编爆了一个料—— 苏氏木材公司办了一个奖学金项目,支持学生出国留学。但是暗地里,苏氏木材公司的人中断了这笔奖学金, 不仅让女学生中断学业回国, 还让女学生在两年内全额偿还这笔奖学金。 按理来说,苏氏木材设立的这个奖学金项目, 是为了树立企业形象的,他们给出奖学金, 就绝不会用任何方式要求学生偿还, 合同上也没有过相关规定。 所以苏氏木材要求薄珊偿还债务的要求是绝对不合理的。 也就是薄珊为了摆脱苏溪宁的纠缠,才会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 花了点时间确定这个爆料是真的, D市日报立马展开相关报道, 并对苏氏木材的企业形象提出质疑。 苏氏木材开展紧急公关, 首先就是联系上薄珊,告知薄珊不用偿还奖学金了。 过了几天, 姚容接到薄珊的电话。 电话里,薄珊显然不知道蔡舟榆被调去D市的原因,也不知道D市日报怎么会做相关报道,但这并不妨碍薄珊感到高兴。 “我的生活终于能重新回到正轨了。”说到激动处,薄珊当场喜极而泣,“不用偿还那笔债务,我就能够继续深造读研了。” “以后会越来越好的。”姚容表示祝福。 姚诗云最近也不清闲。 每次姚容下楼喝水,要么看到姚诗云坐在沙发上翻看时尚杂志,要么看到她在观看各个奢侈品品牌历年来的时装秀场。 不知道看了多少场经典秀场,姚诗云才停止这个行为,转而每天抱着绘图本,在本子上涂涂画画,十分投入专注,但当姚容走近想看看她在画些什么时,姚诗云都会死死抱住绘图本,说要保持神秘。 “那你继续画。”姚容无奈一笑,转身回到自己的书房。 姚诗云松开绘图本,看着已经完成大半的画稿。 她这学期有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名字叫《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但是这门专业课的期末成绩不是看考试分数,而是只看学生最终交上去的服装设计作业,作业分数就是这门课的最终成绩。 从老师布置这个作业开始,姚诗云就一直在思考自己要设计什么衣服,但很长时间里她都没有半点儿思绪。 直到五一假期,她在度假村看到那对新婚夫妻,得知新娘身上那两条喜服的来历,姚诗云突然对如何完成这个作业有了思路。 她只是一名大二学生,她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没有炉火纯青的技巧,要想设计出令人满意的服装,就必须倾注十足的爱意。 所以,她想为她最爱的人设计一条长裙。 一条面料柔软舒适,款式漂亮新颖的长裙。 ***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的老师,是A大服装设计系的副院长。 自从学院开设这门课起,这门课的老师都是她。 随着时间一点点来到学期末,临近作业截止时间前,副院长收到了上百封邮件,这都是大二学生交上来的作业。 这天,副院长一大清早就来到了学院办公室,打算开始批改学生的作业。 她按照时间顺序,从第一封作业邮件开始看起。 看到第五封邮件的时候,副院长的眉头已经不自觉拧得很紧。 “这些孩子,给了那么多时间来做作业,态度还这么敷衍……” 毕竟这些学生才刚大二,副院长也不要求他们设计出来的作品有多新颖有多灵动,但是设计稿连一些很基础的问题都出现了,这就明显是态度问题了。 院长的办公桌就在副院长隔壁,听到她的话,笑着拧开保温杯盖子:“好苗子难求。” 副院长无奈叹息,继续批改。 这一改,就足足改到了下午。 她下午四点有一节课,副院长看了眼时间,现在距离四点还有一个小时,而剩余的邮件只有九封,正好把这些邮件都批改完再过去上课。 于是副院长加快了进度。 很快,她批改到了倒数第三封。 副院长随意点开邮件,漫不经心扫了一眼设计稿,突然轻“咦”出声。 “这个作品……” 副院长迅速放大设计稿图片,仔细端详许久,又打开那个被命名为“服装设计理念”的文档,阅读这个学生的设计思路。 当把上千字的文档看到最后一行,副院长唇角一点点上扬,终是化为一抹夹杂着欣慰与欢喜的笑容。 几乎所有学生在设计衣服时,都设计了适合自己这个年龄段穿的衣服。 毕竟他们对非自己年龄段的群体的审美了解太少。 只有这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