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姚家。 犯上作乱,封侯拜相。 这就是季家。 短短三句话,道尽大烨党争之祸,道尽帝王昏庸无能。 屈建白深深吸了口气,他发现,是他小瞧了三皇子。 可以说,三皇子对这个世道的认知,已经超出他的想象了。 但如果只到这一步,屈建白不能说失望,却有些遗憾。 他很难说清楚这份遗憾因何而起。 也许是因为……南流景已经做得很好了,但他对南流景有更多更深的期待,希望南流景能给出更令他惊喜的答案。 按下心中的思绪,屈建白用手指捏了捏剩下的文稿,略有些惊讶:还有这么厚? 屈建白迫不及待地翻开下一页。 当看清上面的内容,屈建白眼眸一亮。 在描述了自己眼中的大烨后,南流景竟笔锋一转,开始描述起自己理想中的大烨—— 朝廷轻徭薄赋,国库充盈,社稷安定。 百姓再无流离失所之忧,朝中再无权臣当道之苦,边境再无异族纷扰之乱。 描述完自己理想中的王朝后,他并未停下,而是再度起笔,说起自己在晴水村做的一些尝试。 …… 屈建白的目光落在上面,久久不能回神。 还是南流景的声音,唤回了屈建白的思绪:“屈夫子,要喝些茶水吗?” 屈建白放下文稿,捧着茶杯,神情复杂:“殿下的志向,非常远大。” 虽然南流景没有在文章里明说,但让朝中再无权臣当道之苦,就是要铲除整个季家。 让百姓再无流离失所之忧,让边境再无异族纷扰之乱,就是要再造盛世。 半晌,屈建白喝了口茶水,素来清润的声音带着沙哑:“殿下,你的文章里,提到了很多朝代的兴盛和衰败。你说,历史的教训明明摆在那里,历史却反复重演,这是为什么?” 南流景微微一愣。 熟悉的画面从记忆深处浮现出来。 南流景记得,在他上第一节 课时,他也曾经问过老师这个问题。 那时候,老师是怎么回答的呢?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历史反复重演,是因为人性总是不变的。他们内心的欲望,会驱使他们做出有利于自己、符合历史规律的事情。” 屈建白深深凝望着南流景,继续问道:“如果学习历史,还是不能避免重蹈覆辙,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时光流转,无数画面在南流景眼前浮现。 那时无法理解、无法回答出来的问题,如今他已经有了确切的答案。 “我在策论里写,虽然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但生活在盛世和生活在乱世是完全不一样的。” “王朝存在周期性,所以短则几十年,长则上百年,旧的王朝就会分崩离析,新的王朝就会浴火而生。也许无论我们怎么抗争,都抵挡不住历史大势,更阻止不了王朝兴替。” “但一个人,如果能在他有限的生命里,尽可能延长盛世存在的时间,尽可能缩短乱世存在的时间,怎么能说他的抗争、他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呢?又怎么能说,学习历史是没有用的呢。” 屈建白心头大受震动。 但比他更受震动的,是姚容。 延长盛世,缩短乱世…… 这句话说得轻松,做起来却是何等艰难? 原来原剧情里,她的孩子,是抱着这样一种“无法延长盛世,那就缩短乱世”的念头,自焚于摘星宫中…… 屋外云霞漫天,屈建白和南流景终于结束了一问一答的状态。 屈建白终于确定,这位面容依旧带着稚嫩的少年,就是他心心念念的明主。 “殿下应该听说过江南总督对我的评价吧。” 南流景笑道:“当然听说过。” 屈建白的神情温和轻松:“那时候,我的年纪与殿下一般大。” “我曾经因这句评价沾沾自喜,将匡扶社稷作为我毕生理想。但姚家的案子爆发后,我每每想到这句评价,都羞愧万分。” 南流景张了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屈建白抬手制止了他,温声道:“我说这些,不是为了让殿下安慰我。而是想告诉殿下,我在您身上,看到了大烨的希望。” “——殿下,您才是大烨的良才美玉。” [恭喜南流景,完成主线任务四:收服屈建白,让屈建白效忠于你。奖励一千两黄金和100积分。] 第223章 亡国之君23 一句“卿如良金美玉, 浑厚无暇”,让屈建白的美名传遍九州四海。 如今,屈建白亲口说出这句“您才是大烨的良才美玉”, 分量不可谓不重。 这既是对南流景的认可, 也是有意用自己的盛名去成全南流景。 只要屈建白这句评论流传到外界,就会有无数敬仰屈建白的士子、文人、官员,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南流景。 他们也许不会因为屈建白一句话就投靠南流景,却绝对会因为屈建白一句话而对南流景生出好奇,想方设法去打听南流景以前做过什么。 不过如今朝中局势复杂, 永庆帝和季家斗得越来越厉害。在这个节骨眼上,南流景需要的不是冒头,而是暗中蓄积力量。 所以南流景和屈建白商量之后,决定暂时不将这句话外传,等到他日时机成熟了再说也不迟。 屈建白对南流景的支持是不予余力的。 比如说,屈建白知道南流景要建立免费私塾后, 立刻帮南流景完善了计划; 再比如说, 屈建白知道南流景手底下非常缺人,给族中去了封信, 没过多久,屈家年轻一辈里才干最为出众的三位子弟都到了京城; 给自己指点过的几位学生去了信, 没过多久, 几位学生都到了京城; 给几位才华横溢却壮志难酬的友人去了信,没过多久, 几位友人都决定启程进京看看南流景。 而且这几位友人都不是单独进京的, 他们还顺便带了自己的子侄学生进京长长见识。 南流景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还能这么操作? 梁师父送他的这套别院已经完全住不开了啊! 屈建白仿佛怕南流景不够震撼般, 还笑着补充了一句:“眼下这些人够用了。等过段时间殿下的摊子铺得更大了,我再写信去邀请其他人。” 南流景:“……” 他这是收服了一个屈先生吗? 不, 他分明是收服了一个移动人才宝库啊! “难怪屈先生择主时会如此慎重,在我旁边观察了两年才下定最终决心。” 南流景压不住喜意,私底下跟姚容感慨:“他这是将自己几十年积攒下来的政治资本,都投放到了我身上。” 姚容莞尔:[明主和贤臣,总是相互成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