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周县令为首的县衙守卒都放下了武器,跟着李生过来的灾民们也没有冲过来哄抢粮食。 ——因为,在他们面前,在这座堆满粮食的粮仓面前,停放着一队根本看不到尽头的粮车。而粮车上,装着他们最需要的食物、衣物和药物。 李生呆了一瞬,扭头去看站在他身边的少年。 少年披着一件灰色大氅,容貌清隽,身材高挑,风尘仆仆也不掩满身风华。 阳光落在少年肩上,他笑容灿烂。 “我叫姚南。” “初来乍到,为了表示我的友好,我先请大家吃一顿饱饭吧。至于这粮仓和县衙,就暂时由我的人接手了。” *** 南流景带来的人手,那叫一个武德充沛。刀往周县令脖子上一架,什么事情都好商量。 周县令没有为国捐躯的气节,只好乖乖束手就擒。 师爷当场反水。 有了师爷的帮助,当天傍晚,南流景的人顺利接手了永宁城县衙。 城门外,一袋袋粮食来不及淘洗就被迫不及待的灾民们倒入锅中,最后成为一碗碗香喷喷的米饭。 等他们吃完饭,县衙士兵还给每个帐篷都发了一床被子。 甚至还有士兵敲锣打鼓告诉众人,几个大夫正在城门口看病,有需要的灾民都可以去排队问诊。 县衙内。 南流景待在周县令的书房里,正在翻看周县令过往的公文。 周县令站在南流景旁边,一脸赔笑。他虽然是阶下囚,但念在他平时没做过什么欺压百姓的祸事,在赈灾一事上也算有所作为,南流景并没有让人捆住他。 这会儿,周县令正在询问南流景的身份:“公子可是奉朝廷之命前来赈灾?” 南流景似笑非笑地瞥了周县令一眼:“周县令觉得,朝廷会在乎永宁城吗?” 周县令听出了南流景言外之意:他是来赈灾的,但他不是朝廷派来的。 沉默了几秒,周县令又问:“公子仪表堂堂,不知是哪个世家大族出身?” 南流景又问:“周县令觉得,哪个世家会在意永宁城?” 大冷天的,周县令脑门全都是冷汗:“那……那公子是……” “哦,我啊。”南流景指了指自己,笑眯眯道,“我是附近山寨的大当家,现在你和整个县衙都被我劫持了。我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投靠我,帮我忽悠朝廷,让朝廷越迟发现永宁城的不对劲越好。” 周县令努力挤出笑容:“公子,这不就只有一条路吗,你让我怎么选?” 南流景诧异地看着周县令:“是还有另一条路。你去死上一死,不要活着阻碍我。怎么,你是打算走这条路是吧?” 说着,南流景还顺便抬起了手,握住了插在腰间的匕首。 周县令这辈子就毁在这张嘴上了,他拿出自己毕生最快的速度,用力摁住南流景的手,凄声道:“公子!有话好说!我选第一条!” 南流景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一丝勉强与遗憾:“这样啊……” 周县令暗道坏了,这不会是对他彻底起了杀心吧:“公子,您说!您要我怎么帮您忽悠朝廷?我这就研墨给朝廷写折子,您看怎么样?还有这永宁城的富户士绅,我全都认识,我能帮公子收拾他们,让他们都老老实实的,绝不会妨碍了公子的大计!” 南流景挑眉:“行吧,要是你做不到你说的这些,那你就去死上一死,正好给城中富户士绅杀鸡儆猴了。” 站在南流景身后的桂生等人都啼笑皆非,可能只有周县令这个当事人信以为真。 也不知道周县令做了什么,反正城中富户士绅都非常听话,不敢有什么大动作。 除了第一天第一顿饭外,后来南流景提供的粮食也都是稀疏米粥,灾民们只能吃个半饱。 不过这半饱,已经让所有人心满意足。 人有时脆弱得不堪一击,有时又坚韧得令人诧异。明明前不久还处于饿死的边缘,但几碗米粥下去,灾民们就以惊人的速度恢复过来,身体也有了力气。 在三位太医和永宁城大夫的努力下,这场并不算严重的时疫得到了极好控制,疾病缠身的灾民也得到了良好救治。 南流景没有一味付出,他到永宁城的第四天,就推出了以工代赈的方式,支持灾民们用劳力换取更多粮食。 不愿意做工的人,他不勉强,也会提供吃食。 但这吃食只能保证灾民不会饿死。 这个布告一贴到城门外,县衙大门就被灾民们踏破了。 “大人,我报名!我报名!” “还有我,大人,这个活女人也可以干对吧!” “老人可以报名吗大人。”一个明显五十岁往上的老人努力挺着腰,“我今年才四十,还干得动呢。” 衙役哭笑不得,只好说:“行了行了,都能报名。不管男女老少,只要你们能把活干完,我们就发粮食。” 好不容易维持好秩序,衙役问排在第一的老人:“你要报哪个名?” “我要参军。” 衙役怀疑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 “我听说姚南小公子要组建一支军队来保护永宁县,我是来加入这支军队的。” 南流景为了掩人耳目,在永宁城里挂名了一个职务,主要负责招募兵甲。 衙役还没说话呢,排在老人后面的人都炸了:“老丈,姚南小公子说了第一批只招一千人,你把名额占了,我们怎么办?” “就是,我们也是来响应姚南小公子号召的。” “这永宁城,我不认什么周县令,就认姚南小公子!姚南小公子要招兵,那我就去给他当兵!” “姚南小公子都开口了,乡亲们,我们能给他丢面子嘛?他才招一千人,咱们灾民营里的人加在一起,都超过五千了!” 老百姓们有老百姓们的精明,也有老百姓们的淳朴。 谁对他们好,他们一清二楚。 李生牵着他的妻女,排在队列之中,忽然就想到了那天初见姚南小公子的场景。 他想,如果是这位姚南小公子的话,也许真能治好这世道也说不定。 而他,一个本应死去的人,既然被姚南小公子救了下来,那他只能用自己的生命作为报答。 在李生胡思乱想的时候,他终于排到了队伍前列。 衙役一边询问一边做着登记:“你叫什么名字?要报什么岗位?” “李生。我要参军。” “行,你是第九百零五个号,拿着这块木牌去那边等着,一会儿还要进行筛选呢。” “还得筛选?” “往年怎么招都招不满人,自然就是有一个算一个。今年能一样吗。” “是啊,今年可不一样了。” 第225章 亡国之君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