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难过的。 看来自己刚刚说的那番话还是有些隐晦了。 姚容想了想,干脆直接举例:“鹤栖,如果你要拯救一个人的命运,那么在解决了对方最迫切的困境之后,你接下来要做什么?” 叶鹤栖被问得有些懵。 在解决了对方最迫切的困境之后要做什么? 当然是…… 当然是…… 叶鹤栖发现,自己一时间竟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不过结合这个问题,叶鹤栖隐约有些明白姚容刚刚那番话的意思了。 “这个问题,我可能要思考上一段时间才能回答娘。”半晌,叶鹤栖慎重道。 “行,那你好好想想,不用急着给我答案。” 姚容将手里的报纸放到一旁,解开叶鹤栖的头绳:“我帮你重新梳个头发。” 叶鹤栖侧过身子,让姚容能更好使力。 午后的阳光从窗外斜照入户,落在叶鹤栖柔顺的长发上。 姚容以手指为梳子,用手梳顺叶鹤栖的头发,将叶鹤栖那头又黑又厚的头发拢起,重新编了个漂亮的麻花辫。 “好了,你快去换身衣服,一会儿我们要出门。” “我们要去哪儿?”叶鹤栖摸了摸自己的麻花辫,还借着窗户倒影小小地臭美了一番。 “陈主编帮我们约了《妇女时报》的主编一起吃饭,商量小说的连载问题。” 如今这场由离婚启事引发的骂战愈演愈烈,已经是时候开启第二步行动了。 小说肯定要在《女报》上连载。 但《女报》只在北平发行,在沪市这边没有根基,所以陈宛打算继续和《妇女时报》合作,两个城市同步连载小说。 这顿饭约在了一间有名的西餐厅里。 姚容和叶鹤栖穿着周绮怀送的新衣服,匆匆赶到西餐厅时,便看到陈宛坐在窗边朝她们招手。 在陈宛身旁,还坐着一个书卷气浓重、鬓角微白的女人。 正是《妇女时报》的主编贝涟。 “我们来晚了。”姚容连忙道歉。 陈宛笑着出示自己的手表:“距离我们约定的时间还差几分钟,你们没晚来,是我们两人早到了。” 等姚容和叶鹤栖坐下后,贝涟打了个招呼:“我很早就想见一见姚女士和鹤栖了,你们母女都是女中豪杰。” “贝主编过誉了。”姚容谦虚道。 贝涟摇头,她素来喜欢实话实话:“一点儿也不夸张。那则离婚启事引发的影响,远超乎我的想象,更别说在离婚启事之后你们还有下一步计划了。” 夸过姚容和叶鹤栖,贝涟还代表《妇女时报》向她们道谢:“短短几天时间,《妇女时报》的销量就从三千份上涨到了一万一千份,已经赶超了不少有名的大报。” 而这销量的上涨,全赖于那场骂战。 可以想象,等到小说开始连载后,《妇女时报》的销量绝对会进一步飙升。 说到这儿,贝涟还笑看了陈宛一眼:“《女报》的销量,肯定要更好吧。” 陈宛谦逊道:“也就是从两千份一下子涨到了一万五千份,和我预料的差不多。” 贝涟笑骂:“你省省吧。卖出两千份的水平,就只能保证勉强不亏本。一万五千份,这是直接一下子跨入了畅销报刊的行列。” 陈宛多端庄严肃一个人啊,眼角眉梢的喜色是怎么也压不住:“这一万五千份,还是昨天绮怀发电报告诉我的,今天估计还能再多一点。” 聊了聊报纸的销量,几人才将话题转到小说上。 报纸要刊登叶鹤栖的小说,当然是要给稿费的。 贝涟也不小气,她给的千字和陈宛给的一样,都是千字四块。 听到这个价格,叶鹤栖连忙道:“这也太高了,我只是一个新人,两位主编按照新人的稿酬给我结算就好了。” 《女报》和《妇女时报》都是民办报纸,一般来说,这两家报纸开出的稿酬都在千字一银元到三银元之间。 没有名气的新人作者能拿到的价格,基本都是千字一银元。 有名气的作者能拿到的价格,也顶多就是三银元。 当前最著名的作家金风醉,他写一本小说能拿到的千字是六银元。这绝对是业内最顶尖的稿酬。 这些消息不难打听,所以叶鹤栖也是略有耳闻的。 贝涟没忍住笑出声来:“小姑娘,你怎么还想着给我们省钱呢。我们都不怕花钱。” 叶鹤栖被说得脸上一红。 也对,只有嫌价格给得低的,像她这样觉得价格给得太高了的,绝对是凤毛麟角。 不过叶鹤栖也有自己的想法:“陈主编和贝主编一直很照顾我们母女,我不想让你们吃亏。” 陈宛温声道:“这个千字,是我和贝主编商量过的,你就安心拿着吧。单是这段时间提升的报纸销量,我们就不可能会亏本。” 她们愿意开出这个价格,不仅仅是因为小说本身,也因为这部小说确实能极大促进报刊的销量。 贝涟也在旁边附和:“我们是商人,可不做无本买卖,给你开千字四块,是因为你这部小说值得,甚至我还担心开得有些低了。” 叶鹤栖最后还是接受了千字四块的价格。 她扭头去看姚容,悄悄跟姚容眨了眨眼睛。 有了这笔大进项,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她们都不需要为钱发愁了。 姚容被她逗得一笑。 对面的陈宛和贝涟也都瞧见到了叶鹤栖的动作,借着喝水的动作掩盖自己的偷笑。 “对了,陈主编,贝主编,这是最后的稿子。”叶鹤栖从包里取出剩下的三万字稿子。 前几万字的稿子,叶鹤栖已经给过陈宛了。 “好。”陈宛接过稿子,翻开看了看,“你们再给小说取个名字吧。” 叶鹤栖将这个机会让给了姚容:“这部小说主要是以我娘的经历改编的,还是让我娘来取吧。” 姚容也没有推让。 她垂下眼眸思索片刻,抬起头来,缓声道:“我想到了两个名字,一个比较文艺,一个比较通俗易懂。” “第一个叫《火凤凰》。” “第二个叫——” “《一个封建女人的浴火重生》。” 陈宛夸道:“这两个名字都很好,一时间我还真有些难以抉择。” 贝涟十分干脆:“小说《火凤凰》,别名《一个封建女人的浴火重生》,全都用上不就行了。” 陈宛哈哈一笑:“行,那就不用纠结了。” 吃过饭后,贝涟先行离开。 陈宛、姚容和叶鹤栖三人穿着厚衣服,在街头散步消食。 陈宛对姚容道:“再过几天就是除夕了,沪市这边有贝主编帮忙,我也能安心离开回北平了。” 叶鹤栖问:“陈主编,你打算什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