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自觉自己聪明绝顶,如今暂且留岳飞一条小命。
一但等到双方议和,就将岳飞就地处决,一举两得。
即可以利用岳飞牵制金人,也能用金人牵制岳飞。
简直没人能比他做得更好了。
赵构有一种迷之自信。
但他和秦桧似乎从头到尾都没考虑过,岳飞会有造反的这种可能性。
也许是他们也打心里认同,岳飞不会造反。
秦桧没能达成目的,黑着脸出了宫。
一路上遇见秦桧的人,要么不屑跟他打招呼,要么就是见他脸色不好不敢上前。
秦桧越想越来气。
除不掉岳飞,他总觉得心里像梗着一根刺似的。
天幕说他秦桧是奸臣,因为冤杀一个岳飞就背负骂名,遗臭万年?
背负骂名也好、遗臭万年也罢。
秦桧都不在乎。
从他开始巴结赵构那一天开始。
他就享受到了权力的滋味。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滋味。
名声是什么,品行又是什么?
秦桧通通都不在乎。
他手上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杀大权。
他要谁死,谁就不能活。
在秦桧眼中,权力。
远远大于文人的口诛笔伐。
被骂两句而已,算不得什么。
秦桧知道岳飞是忠于大宋的忠臣,但那又如何?
他要岳飞死。
岳飞就得死。
岳飞是忠还是奸,他秦桧说了算。
岳飞已经许久没有传回前线的军报了。
秦桧尚不知岳飞已经行军至何处,战况几何。
他吩咐手下的人盯紧有关金朝人的一举一动。
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杀死岳飞了。
一旦金人议和的使臣抵达。
他就会毫不犹豫的要了岳飞的命。
-
赵光义被赵匡胤关进诏狱已经好几日了。
虽然赵匡胤没下令对赵光义用刑,但赵光义养尊处优惯了。
骤然被打入大牢,各方面都很不适应,连下巴都瘦了一圈。
赵光义天天盼着他哥放他出去,刚开始进去的时候怕他哥在气头上,一怒之下真把他给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