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乱世为王 > 分卷阅读7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76(1 / 1)

读书之道,为国为民之事,身为男人,都是得时时想着。 游淼十分担心赵超境遇,又谈到高丽战局,便忍不住多说了几句,将边境之事拿来请教孙舆,然而话刚起了个头,孙舆与游淼都十分惊讶。 孙舆诧异的是游淼居然对边境军情了如指掌,而游淼惊讶的却是,孙舆居然还会打仗!兵法,布局,孙舆一一分析得头头是道。 “三十年前,我天启繁盛之时。”最后孙舆不禁感叹道:“文官挎上弓箭便能上马杀敌,提起笔就能写折子,你看如今,还有几个年轻人能做到?你能不能做到?如今的朝廷,大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腐儒,只懂官样文章,说到排兵布阵,是一窍不通的,否则十年前对决胡人时,也不至于招致惨败。” 游淼说:“学生是想学点东西,就是,哎……” 孙舆悠然道:“为师自然知道你想学点东西,否则也不会今日再上门来。” 游淼听到这句夸奖,心里却仍有点沉重,眉目间焦虑之色,都看在孙舆眼底,孙舆又道:“你要学兵法,学战,这事急不得的。” “什么是胜?什么是负?什么是兵?”孙舆道:“莫小看了文官,真正的能臣,在朝廷中一个能顶百万雄兵,你信不信?” 游淼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孙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游淼登时就心灵清澈,明白了孙舆所说,这老文官确实很有才学,只听孙舆又道:“善战者……” “不战而屈人之兵!”游淼道。 “正是如此。”孙舆说:“千里之外,朝中若能断清形势,许多仗甚至不用打,当年在京时我朝陛下献反间计,若能顺利离间高丽王族,何至于眼见如今高丽一派坐大,招致此等麻烦?” 游淼说:“老师你……当年也在朝中任职?” 孙舆云淡风轻地笑笑,说:“老师实际是被贬来流州的呐!” 游淼懂了,看来孙舆当年还是个大官,但他不敢多问,只蹙眉叹气道:“三殿下领军出征,只希望能早点得胜归来。” “都是这么想的。”孙舆重重叹了口气,说:“可当今丞相,却是走了一步错棋,一来粮饷跟不上,二来抽调延边驻军远征高丽,实在是……” “劳民伤财吗。”游淼接口道。 孙舆微微蹙眉,游淼忙缄口不言,孙舆又说:“再过段时日,朝廷征收江南粮食充作军饷一事,多半就要下来了,罢了,你这就回去罢,也不早了。” 游淼起身要告辞,又说:“能从老师这里借几本书回去看不?” 孙舆道:“你拿就是。” 游淼去书房借了书,便恭敬告辞,回家一细想,确是从孙舆这处学到了不少。认真读完书,上门去,孙舆考校他功课,却骂了他一顿,责令他心浮气躁回去再读。 “如何读书?”孙舆问他:“你读书就光将它读懂,没有半点自己的想法?” 游淼额上汗水涔涔,初时只想献好卖乖,以示自己把书给看完了,讨孙舆的欢心,再学点东西,孰料孙舆一看便看破了游淼那点小心思。 “我就拿一句话问你。”孙舆问:“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何解?” 游淼:“……” 孙舆拿着书坐下,说:“你答就是,我不罚你板子。” 游淼啼笑皆非,想了想,说:“学生以为: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孙舆唔了声,游淼断过句,解释说:“这个道,不能离群索居,而是……” 游淼本来自以为明白的,但是把话一说出口,突然发现没法表达。 “呵呵。”孙舆皮笑肉不笑,看着游淼。 游淼傻眼了。 他又想了会,说:“就是道理……要把这个道理做出来,应当从百姓……从人群中……实行?一旦离群索居,就……学不懂了?” 孙舆高举着书,脸色铁青,几乎要拍到游淼的脸上。 游淼说完这句,都觉得自己狗屁不通,五官抽搐,简直一脸不忍卒睹的神情,战战兢兢上前接书,。 “再问你。”孙舆拿着书却不给他,沉声说:“何谓道?” “道……就是……道道道……”游淼知道考校的话是《中庸》里的一句,自然就是中庸之道了,但什么是“中庸之道”,实际上整本书都说的是中庸之道,游淼又说不出来了。 “道可道,非常道。”孙舆慢条斯理。 “对对对。”游淼说:“这个道呢,就是说不出来的。” “回去给我想清楚了!一知半解!殆矣!” 紧接着那书便劈头盖脸砸了过来。 第78章 卷二 蝶恋花 游淼只得拣了书回家,坐在书房里,拿了张纸,照着书,先抄几句,再按自己的理解注释几句,写着写着便发现自己有太多不理解的地方,从前读书都以为自己明白了,然而字里行间,其实有许多地方是不明白的。 让他读,他能大略读懂意思,但一到要写出来,便抓耳挠腮,不知该如何下笔,只得求助于张文翰。 张文翰也以为自己懂了,但一落到纸上,倏然也发现了自己的这个问题,两人讲论半日,张文翰又带着书去请教他在扬州拜的老师,归来后告诉游淼。 两人足足花了十天时间,才把一本书注完。游淼揣着自己的一叠纸上门去,孙舆正在喝茶,看也不看他写的,说:“书房里架子顶上有一个匣子,去取过来。” 游淼依言照做,打开后,发现里头是前朝大儒的注释,当即如获至宝,对照自己记录下的理解,仍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边看边问,孙舆扔给他一本书,里头则是孙舆的注释。还散发着墨香,显然正是这十天里,孙舆对一本书的理解。 游淼当即咋舌,又看着忍不住笑。 “笑什么?”孙舆问。 游淼莞尔道:“读懂了,所以笑。” 孙舆唔了声,说:“悟了?” 游淼诚恳点头道:“悟了一点。” 孙舆:“朝闻道,夕死可矣。悟道悟道,这就是道。” 游淼:“对对。” 孙舆:“现在再说说,何谓道?” 一老一少相对沉默片刻,游淼道:“学生……浅薄,还是说不出来。” 孙舆满意地笑道:“孺子可教,老夫也说不出来呐。” 游淼哈哈大笑,说不出的高兴,孙舆又说:“先生批的也不一定对,你现在看看自己,三天光景,自诩能读一本书,是有多可笑?” 游淼:“是、是、学生不知天高地厚。” 孙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从今往后,少说,多写,熟极而流,读了书,须知那书不是你的,当你哪天能教人读书,书才是你的。” 游淼佩服得五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