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3(1 / 1)

佛还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是以,壁画上常有十殿阎罗、十八层地狱、小鬼哭嚎、大鬼狞笑等画面。 这样的画作比较“写实”。 例如将十八层地狱的场景画的栩栩如生,什么“剥衣亭寒冰地狱”、“剥戮血池地狱”、“碓磨肉酱地狱”、“枉死城”…… 还有什么“挖眼”“倒吊下油锅”“烫烬心肝”“两小鬼用锯分尸”等恐怖荒妄、怪诞的受刑场景,神鬼形象极为离奇写实。 佛教寺庙的壁画也是一种绘画传承。 慕书玉在现代曾经还专门到处找佛寺进去拍摄过殿内壁画,留存、往后作为素材使用。 但这一幅画作的风格却有别于佛教的寺庙壁画。 先前就说,三幅画的技法、风格一致,在大盛朝现有的书画传统中属于“新奇”“少见”的一类。 第三幅画——《裂山碎石,蹲坐山巅的齐天大圣》是林兴最喜欢的一幅,其中运用的色彩也比较多,赭石、朱磦、藤黄等。 整幅画面呈现出温暖的赭色、黄色,既体现出山的颜色,又像是黄昏下沉前的景象。 而表现出来的场景则是一片浮空的碎裂山石,齐天大圣蹲坐在较小的一块山石之上,背对着。 没有描画出相貌,只着重体现出锁子黄金甲、凤翅紫金冠的翎子飞扬、和一条长长的贯穿于无数浮空山石之间的红色披风。 齐天大圣的身形在整幅画作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但这一条红色的披风却又细又长,穿梭于山石间,由近及远、由大到小,最后消失在画面当中,给看者的感觉就像是齐天大圣一棍子打碎一座山,随后蹲坐山巅看日落云卷,周围碎石凌乱,云霞却斑斓瑰丽。 熟悉《西游记》故事的人一定能够联想到“齐天大圣孙悟空被困囚于五行山下”的章回情节。 大圣被镇压五行山的日子孤寂冷清,历经雪雨风霜。 但在这幅画作里,似乎一棒打碎的山就是五行山,无需他人救赎,他自救,让人瞧着总觉得有种、有种什么信念在其中一般…… 说起《西游记》的故事,当年在大榕树下讲完,慕书玉便拜托娘亲将其整理成册。 等册子全部都扎好以后,那时正值她进入县学里学习,认识一个同窗,也就是现在的好友之一,关笙。 关笙的父亲关文才是个秀才,有功名在身,却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去再进一步的考试,考取举人,而是选择回到了青州县内,继承家业、开个书坊,名为“轻舟书坊”。 慕书玉来到县学的第一天,不用打探,听别人说话就摸清楚了谁家里都是做些什么生意的。 林兴这个知县之子自然就是县学里的“校霸”人物,一些学生无疑奉承着他。 慕书玉一开始是秉持着维系适当距离的原则。 她交的第一个朋友其实是关笙。 不过,谁让《西游记》故事的魅力太大,就在慕书玉给关笙讲故事、打算开启友情第一步的时候,林兴和赵俭主动凑了过来。 或者说,县学里的其他学生大多都忍不住围了过来。 县学虽然不算小,但他们上课读书的地方也就那一片大,谁正常声音说个话,在角落里都能听见。 更何况,慕书玉在这种场合是真不怯场,前有在大榕树下面讲故事的经验,在学堂的课间上虽抽空讲了一段,却跟说书似的,有意思也有趣极了。 不怪能吸引其他人不知不觉的就围过来,聚在身边。 后来,他们之间的友情就这样逐渐的产生了。 慕书玉给关笙提建议,不若请个说书的,就在轻舟书坊旁边支个摊,一天或隔一段时间讲一回《西游记》的故事。 讲完以后,就在书坊里面卖这一小册相关内容的《西游记》。 比如,今天讲“大圣闹天宫”,就讲去天宫闹的故事情节,但不讲结局,一定要断在正精彩、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接着,就是在卖的这一个小册子里放出“结局”,也就是后续故事。 如此才能吊起听众的消费冲动——听不到结局抓心挠肺,有了小册之后,看总行了吧。 买卖这不就成了么。 真·营销·天才。 至于《西游记》的作者署名,当然是吴承恩。 慕书玉并不知晓下棋老者的名讳,抱歉借用这一由头,但其他人也全不知道,而且不知道她不知道。 所以,她说出一个名字,自然就是作者署名。 慕书玉将这一建议给关笙一说,想挣个零花钱,毕竟系统的书库和练习空间都需要她来用银钱购买。 这钱总不能去偷去抢,慕书玉得想办法挣到手。 关笙听完,很是惊讶一番,随即按照慕书玉的想法和主意行动,先去和他父亲关文才提了,接着,是关文才心动这一生意,不多时便展开了合作。 当然,慕书玉这一方是由姚芷娴派来的庄子管事出面。 王管事与关文才谈完,挣来的钱则多半进了慕书玉的口袋里,她娘姚芷娴不拘着她,对这件事情也并没有过多询问,实在是慕书玉太有主见,乖巧聪明,做事令人放心。 姚芷娴只是叮嘱道挣来的钱财不要乱花,不能去沾赌。 慕书玉应了。 她就花钱买书看而已。 系统的书库有已阅存储功能,购买了的书籍需得拿出来翻看才行,脑海里是读不了的。 但书籍看完以后仍然能够继续存储在书库里,不过是在已阅列表当中了,下次再看就可以随时拿出来翻一翻,简直方便不已。 因此,慕书玉又夸了夸系统办事人性化,绝对值得再一次五星好评。 书坊说书卖书后,《西游记》的故事由此得以在青州县里流传开来。 甚至青州府、更远的别处地方或许也能够知晓。 不过这就不在慕书玉了解的范围圈里了,她又暂时出不去青州县。 现下,慕书玉看向老者,道:“您还有其他问题吗?” 没事她就走了,还没吃晚饭呢,肚子饿。 小孩子不能错过任何一顿饭! 老者摇摇头:“没有了。” “那……就此告辞?”慕书玉小大人般地拱了拱手。 老者一笑,挥手让两个随从重新将这三幅画卷起来,塞进画筒,他则站起,背着手对慕书玉说:“走吧,你我一同进庄子。” “……?” 慕书玉不禁睁大眼睛,表情讶然。 老者捋了捋胡须,笑道:“哈哈我与你娘是旧识,此次前来青州县,偶然得了一幅画作想看看你只是原因其一。” “其二就是,恰逢你娘姚芷娴碰巧去信给我,邀请我来庄子一叙。” 两者撞上,绝对是巧合。 但正所谓无巧不成书,老者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