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名字啦。” 长得这么好看,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见着。 想到这里,慕书玉不禁略微有些小遗憾,但紧接着就将其给抛之脑后了。 时间差不多,集会也快要散了,她便转身招呼小伙伴们,该停下玩耍,各回各家了。 至于她带来的东西,当然也要由她全部都带回去。 吊起了小伙伴们的兴趣就好,这可是要放在书坊里卖的。 裴妙珩回到茶楼后,严忠明恰巧刚回来一会儿,不仅带回了全部的印章、全册书,还买来了三盒棋,其中附带玩法说明。 严忠明没想到,大公子出去一趟竟然也带了东西回来。 但显然,裴妙珩不想解释什么,只道:“忠叔既回来了,那就走吧。” “是,大公子。”严忠明站起说道:“在青州县停留一晚,也是时候该出发了。” “嗯。” …… “青州县剪纸特色文化节”热闹了三天结束,该回归日常生活了。 县学开课在即,别庄里,尹道元问慕书玉对以后的人生规划——是想要祖父辈蒙荫?还是想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地? 不出意外,慕书玉选择了后者,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靠伯府更是靠不上。 “老师,我到底是庶出,不受重视,我想要科举。”慕书玉道:“科举考试于我而言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尹道元:“可你要知晓,科举并不容易,有多少垂垂老矣者仍然连秀才都考不上,更不用说考中举人、往后再参加会试、殿试。” 科举无疑是一条艰难的路。 “因人而异,老师。”慕书玉道:“我不觉得难。” 尹道元不禁笑道:“有自信是好事,但不要盲目自负,懂么。” 慕书玉懂得老师是为她好,当即神情认真地点点头,道:“我晓得,老师,定然不会骄傲自大。” “好,你明白就行。”尹道元捋了捋胡须,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道:“老夫主要侧重书画方面,可能于文章策论上帮不了你多少。” “但一些有关于科举的消息还是了解的,玉儿,你可知殿试之前要经过几轮考试?” 慕书玉道:“略为知晓些,老师。” “首先要参加童生试,取得生员资格,然后就是参加乡试、会试、最后才是殿试。” 尹道元道没错。 童生试就是童试,一共包括三个考试阶段——县试、府试和院试。 县试和府试算是最基本的考试了,就这对于一些人来讲也不算作是容易的。 县试是每年的二月份考试,府试则是每年的四月份,府试通过后便可以称呼为童生。 到此,院试就难了,三年两考,通过院试的童生才能有资格被称为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算是有了功名在身。 童生试全部考完,院试的录取者,即秀才,可以进入所在地的——府、州、县学里读书,这都是地方上的官学。 而像慕书玉现在就读的“县学”其实就是私塾。 因为青州县里没有办成官学,高级的学府在青州府内,为府学。 有了秀才功名,就有了参加乡试考试的资格,也可称为“科举生员”。 但是,天下有不少的读书人在好不容易通过了县试和府试以后,却始终止步于院试。 多次参与,却也院试多次落第。 乃至到了白发苍苍,依旧被称呼为童生者不知凡几。 所以,同考应试者的年龄有大有小,有分外年轻、也有早已衰老的人。 尹道元便让慕书玉提早重视起童生试。 童生三试,也被称为“小三元”——是为县试、府试和院试俱都名列第一,称案首,一人连得三案首,就被称为“小三元”。 至于乡试及以后,对慕书玉来说暂且还尚远,可以先略过不提。 尹道元:“老夫知道县试一般是由知县主持考试,考试的内容会涉及到诗赋、策论和八股文。” “其中,八股文很重要。” “玉儿,读完启蒙教材以后,就要读四书五经和其他的诸子百家,县试和府试主要在于考四书里的内容。” “五经就要比四书复杂得多。” “玉儿,你要知道,一个人很难精通全部的五经,专攻一经、两经即可,其余通读便行了。” 慕书玉点头应了声。 尹道元继续说道:“四书五经以后,就是读史书和诸子百家,比如《老子》、《庄子》。” “但古往今来,有人专门出了应科举考试的八股文范例书籍,你也可以买来多看看。” “好的,老师。”慕书玉乖巧应道。 “其余的老师便不多说了。” 尹道元沉思一会儿,随后问:“玉儿,你如今书读到哪里?可决定什么时候去参加县试?” 慕书玉:“已经读到四书了,老师。” 至于什么时候去参加县试…… 慕书玉想了想,回答:“两年以后参加县试吧,老师,二月份考县试,四月份考府试。” “你想一年以内就将县试和府试同时考完?”尹道元惊讶道。 “是的。” “玉儿,你有把握吗?” 慕书玉:“若没有把握的事情,我是不会去做的,老师。” 尹道元知晓慕书玉不同于寻常孩童,便不再说什么,转而道:“既然如此,玉儿你读书就要更加努力了。” “再者,老师还有一件事情要告知于你。” “什么事?”慕书玉好奇问道。 尹道元:“老夫打算让我的孙子前来青州县读书,他是家中独子,母亲太过宠溺,从而导致性子顽劣,虽聪明,却无向学之心。” “其父亲平常又太忙,少有时间注意家里。” “所以,对于我这孙子就不甚管教,学业到现在都没有什么起色……” 随着尹道元的讲述,慕书玉明白这“孙子”是谁了。 先前就说过尹道元有两个儿子。 大儿子尹岳在京城国子监任司业一职,二儿子尹望,外放文官,在河间府任职都转运盐使司,是从三品官职。 这“孙子”就是尹望的独子,尹煜之,比慕书玉要大两岁。 作者有话说: 这一小小节点过去,就换地图,去京城啦~ 第21章 尹道元实际上早有这个念头和打算。 尹煜之虽然性格顽劣,但从小聪明,若是能被接来他的身边教导,想必还有掰正性子的可能,继而收敛,一心向学。 毕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玉儿这“朱者”在旁,长此以往,不怕训教不过来。 …… 河间府,尹府上。 尹煜之扯着嗓子干嚎,却不掉一滴眼泪,一看就是在无理取闹、博取同情。 其母曾氏满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