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这,她可不虚。 贺礼被四名侍卫轻拿轻放在殿内中央的位置。 不止太后对此好奇,就连天晟帝也兴致盎然地问道:“慕卿,这难道就是你送给太后的贺寿图?” “是,陛下。” “不是在纸上,而是在木头上作画吗?” 慕书玉笑道:“陛下和太后一观便知,请容臣为陛下太后掀开这红布。” 天晟帝颔首应允。 慕书玉拉住红布的一角用力一车,“唰”的一声,红布飘落殿上,而下面的贺礼也终于显露出模样。 这是一个类似于屏风般的木质摆件,却不像屏风那样可以折叠。 这摆件有上下左右连起来的框架。 而在框架里面则是一根一根镶嵌整齐的木棍,木棍并不是圆形,是四方四面,并且可以转动起来,上下连接处镶着小木轴。 如今展示给天晟帝和太后方向的一面上画着一幅石开松鹤图。 鹤寿、贺寿,代表着松龄鹤寿,福寿延年。 松柏之下有青石,而在青石之上则有两只松鹤在翩飞起舞,黑白之间轻灵不已,既仙又雅,松柏和仙鹤又是一静一动般,画面协调又很有寓意。 青石旁还盛开着花卉,在翠绿和黑白旁增添一抹鲜艳色彩,吸人眼球。 慕书玉指向这幅松鹤图,道:“仙鹤长命并高洁清雅,松经冬不凋,则长青不朽,臣在这里祝愿太后日月昌明、松鹤长春,有千年之寿。” 吉祥话说话,画作却还没有展示完。 在天晟帝和太后等人的注视下,慕书玉伸手拨动框架里的木棍,木棍共有四面,这一面尽皆转过去,换了一面,竟又是一幅新画作。 此为《寿桃图》,满枝寿桃压弯树干,枝头还站着两只喜鹊。 仙桃贺寿,富贵长春,赠桃就是赠寿的意思。 慕书玉又说了一句吉祥话,祝太后幸福常伴、万事如意,皤桃捧日三千岁。 第三幅画作则为绶带鸟的图画。 绶带鸟虽然体型娇小,却非常漂亮。 尤其是雄’性,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有着两条长长的中央尾羽,就像是绶带一样。 而“绶”与“寿”谐音,因此,绶带鸟又被称为“寿带鸟”,有着长寿吉祥的寓意。 画作中,象征吉祥的鸟儿成双成对,仿佛在花丛中蹦跳着,而这花皆是富贵牡丹,鲜艳夺目、雍容华贵。 这一幅画正是富贵双寿的意思。 慕书玉:“下官以这一幅画祝愿太后富贵安康,幸福长伴。” 木棍再一次转动,这回是第四幅画作,也是最后一幅,寿星公祝寿图。 寿星又称南极老人星,福禄寿三星之一,长头大耳短身躯,一老翁模样,蓄着长须,一手持杖,杖上挂着葫芦,一手则捧着灵芝,仙桃,整体用墨清新润泽,线条流畅。 因为是为太后贺寿,所以,这四幅画作皆是偏写意风,兼工带写的画法、造型质朴,构图也是生动自然,精巧不已。 “最后,下官祝太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命百岁。” 太后已是喜笑颜开,身体都略微前倾,目光放在贺礼上,明显可见喜爱之情。 她道:“好好,慕状元有心了,哀家甚至喜欢。” “来人,将这礼物直接放入哀家的寝宫里,可不能放在库里落灰。” 当即有侍卫听话上前,再次搬走这礼物,只不过这一次前往的方向,是太后的宫殿住所。 太后对此的喜爱简直溢于言表,叫侍卫注意,别磕碰坏。 天晟帝面上也不禁流露出赞许欣赏的表情,拍手连连夸奖道:“慕状元这寿礼送的既精又巧,颇有新意。” “画技也是一绝,可见全然继承了你老师简墨先生的本事,很好,很好。” 慕书玉谢过夸奖。 随后,太后和天晟帝还分别赏赐了慕书玉一些东西。 第79章 宴会继续, 前面再说什么话,就不关慕书玉的事情了。 她正专心致志地挑着些东西吃,这也算吃席了吧。 宫里的食物虽然不错, 但凉的快, 只能挑点冷菜吃。 慕书玉挑来挑去,越发觉得没有胃口,便不禁放下了筷子, 想着等回伯府后, 自己再单独弄点吃食。 拜她经常在伯府做点心小吃的缘故,厨房的张大厨伙计等和她都算熟悉了,时不时给予一些方便, 再晚做饭也是有人在的。 正想着, 一个小太监见她桌案上的酒杯空了, 便过来添酒。 结果倒满离开时,袖子不小心碰倒了酒杯, 酒水便直接洒落在慕书玉的衣摆上面,吓得小太监急忙跪下。 “状元大人恕罪, 奴才不是故意的。” 慕书玉回神, 摆手道:“不碍事,你起来吧。” 小太监神色惶恐, 抬起头说:“状、状元大人, 要不您随奴才去偏殿整理一下衣服?奴才给您弄干净。” 见这小太监一脸不安的模样, 慕书玉想了想, 点头。 她觉得要是自己不答应, 这小太监没准该哭出来了。 “那行吧, 你带路。” “状元大人请随奴才来。”小太监果然放松不少, 站起身, 略微弯着腰给慕书玉带路。 陛下为太后六十大寿举办的寿宴时间不短。 这边的偏殿就是给来参加宴会的大臣或其家眷们准备的,以备不时之需,万一有人不方便之类…… 不过,一般这种情况少有,毕竟谁也不想在太后的寿宴上丢人或失礼。 “到了,大人。”小太监说道。 慕书玉走进去,却意外在偏殿瞧见一人,裴妙珩。 殿下怎么会在这里? 慕书玉心思一转,倏地明白过来,转头看了眼小太监,道:“殿下,他是你的人?” 这么说酒杯被打翻,根本就是这小太监故意弄的,当时一副惶恐被吓到的样子……装的还挺像。 裴妙珩自椅子上起身,道:“下去吧。” 小太监:“是,殿下。” 随即,他对慕书玉道:“大人,请脱下外袍,奴才为您处理一下。” 春日还带着些许凉意,慕书玉外面穿的是官袍,里面也有一件外衬,脱衣可不怕。 于是,她脱下外袍交给小太监让其去擦拭,熏烤一下。 “殿下叫书玉来是有何事吗?” 裴妙珩道:“塞北锡伯族部落要提前入京了,就在太后寿宴后不久,他们便会从塞北出发,进京迎娶和亲之人。” 慕书玉闻言惊讶:“怎么会这般快,不是说要在一年以后吗?” “锡伯族部落的老可汗病重,和亲耽误不起,是以决定提前。” “殿下,那锡伯族前来和亲的人选是谁?” “二皇子,拓跋泰。” 慕书玉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