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基业,岂非要愧对先帝,这天盛大好江山怎可后继无人,只不过,以此来说的话,小书他……” 玉子煊看着面前父母这般沉重,浅声说道:“父亲、母亲,今日我瞧着皇后娘娘时刻将注意力放在玉菀的身上,还一直让皇上也如此,可见皇后娘娘也是明白的,事情总归都是要慢慢来的,我相信会有两全之法的,父亲您也看到了,三弟失去的只不过是一段记忆罢了,存在于三弟身上的所有特质,都从未有过更改之处,您说呢?” 玉子川凝然一声,“你们说,天底下会不会有更奇巧特殊的情况?对于三弟,他……” 玉鲲冷然,“他就是他,无论怎样都是我玉鲲的儿子,怎么,你这个做哥哥的还想有什么说辞不成?” “父亲错怪了,儿子只是觉得,一切既然从那时候就已经改变,三弟身上所发生的都是奇妙的,让其脱胎换骨的,是否还会有更多的事情变化出来呢?大哥也说,三弟不过只是失忆而已,其他并未有变化牵扯出来,刚才我一直观察,三弟就好像对子嗣一事与皇上之间早有共识,绝非我们在这里胡乱揣测的。”玉子川凝声说道,“现在三弟才回京,许多事情不会来的这么快,咱们不妨先静观其变,父亲母亲以为如何?” 齐氏听了这话之后,看向身边的玉鲲,“老爷,这话说的没错,暂且先不要太过于刻意的将事情集中在此,毕竟小书才回京,一切不能过多的操心,虽说皇嗣之事涉及朝政,可咱们亦看得出来,皇上摆明了在这件事之上,心思只放在小书身上,说到底还是他们夫妻之间该去面对的,咱们干预不了。” 话落,玉鲲也只是叹了一口气,没再多言其他。 …… 自打皇后娘娘回到盛京之后,所有人都知道,从前皇后娘娘便是一枝独秀,宠冠后宫,而皇后娘娘消失的这三年,后宫更是沦为陪衬,乃至于就是形同虚设,皇上就从未踏足过后宫,更别提宠幸其他嫔妃,而如今皇后娘娘重新回宫,这恩宠更胜从前,后宫不仅仅是虚设,而是好像就不存在后宫似的。 这天,入夜之后,上阳宫寝殿之内,龙榻之上。 君墨寒看着眼前通身只是一层薄纱包裹着的人,“小书最近总是变着花样儿来,每天这样,小书的身体会受不了的。” 玉子书才不管,倾身上前,直接将盘膝坐在面前的人推到,他直接跨坐在这人的腰上,“才没有受不了,我说过的,我要给你生孩子,我听太医说,子嗣的事情虽然不能着急,但是夫妻还得勤快一点,那样才能心想事成啊!” “太医?哪个太医同小书说的?” “太医院的院使刘太医啊,他不是每天都来给我请脉吗?我问他夫妻要想有孩子要怎么做啊!” “所以,这段时间,小书就天天都……” “我觉得太医说的没错嘛,那时候我们去丞相府的时候,你明明就对小玉菀那样的小孩子很喜欢啊?” “是,但是小书也不用……”君墨寒见玉子书的脸色微微变化,立马就道:“没有,我只是担心小书的身体而已。” “我身体很好啊,你有没有觉得?再说了,你明明很喜欢我这样啊,干嘛还要拒绝我呢?”玉子书认真的说道,随之便俯身而下,头贴在君墨寒的胸膛之上,那每一下跃动的心跳,似乎都在牵扯着他的心跳似的,每每贴近的时候,仿佛两个人就如同那一个人一般,连心跳的节奏都是如出一辙。 君墨寒翻身将玉子书反压在自己的身下,“是,我喜欢小书,恨不得时时刻刻都能将小书拴在自己的身边,但是……”但是他好怕他的小书满心欢喜,可到最后,那样的事情都要化为乌有,不对,他们两个男人,那件事就是他们奢望了。 玉子书平躺在君墨寒身下,双手直接勾住君墨寒的脖子氤氲的吻便主动的缠上。 君墨寒低眸看着身下之人,那身上缠着的一层薄纱随着身子的晃动,本就没有系,直接散落在身体的两侧,那烛光之下遥映的身子,手掌覆盖触摸,顺滑如丝绸,舒服如暖玉,无时无刻不在勾动他的心随之而浮动。 寝殿之内,烛影摇曳,床纱漂浮,龙榻之上,身影交缠…… 长乐宫中。 孙嬷嬷看着倚在那桌前烛台下的太后,轻声说道:“太后娘娘,夜深了,您也该歇息了。” “皇帝今日……” “和皇后娘娘宿在上阳宫了。” “哀家知道。”邓太后叹了一口气,“皇后已经快三个月了吧!” “是,这段时间皇上除了皇后娘娘,后宫谁都没有……” “从前就没有过,而这消失的三年亦是如此,如今回来了,只会比从前更甚。”邓太后长吁一口气。 孙嬷嬷凝然,“那,太后您准备怎么办?” “这事儿没什么可多想的,皇帝的决定,哀家改变不了,也没有那个能力去扭转,只不过最近听闻礼部呈上一封国书,是关于东洲国国主送来的。” “只是太后您不是说,国事自有皇上,您不管了吗?何故又言说此事?” “皇帝当年一怒之下,倾天盛之力,灭掉北羌,而如今以南境之隔,和大越国界限分明,可如今这天下,天盛乃是当世第一强国。” “既如此的话,那东洲是有意来求和,虽说东洲和天盛一海之隔,但是天盛东海之滨的百姓到底还是靠海为生,这些年更是不乏与东洲之国的往来,此番……” “求和是求和,但国书之上更有意联姻,此番东洲使臣之中随行有一美人,乃是东洲皇室嫡出公主。” 孙嬷嬷一时倒是有些错愕,“太后是担心皇上不会答应联姻,其实东洲有意求和,联姻不过是出于保障,太后觉得……” “明日皇帝早朝结束之后,请皇帝来一趟长乐宫。” “是!”孙嬷嬷不过应着这一句话。 第108章 求和便求和,联姻多此一举 翌日,清晨。 孙嬷嬷是早早地就在金銮殿外候着,等着皇上下朝之后便请着皇上直接到了长乐宫。 君墨寒走进这殿内,看着面前端坐的人,行着礼说道:“母后此刻让儿子过来,不知道所为何事?” 邓太后浅然一声,“怎么?哀家请皇帝过来,还需要有一个什么特定的事情吗?坐下一块用膳吧。” 君墨寒亦没有多言,不过就势坐下来,旁边的宫女上前,添了碗筷,将一应都妥当的摆好。 对此,君墨寒不过是静坐用膳,直到早膳结束。 两人从这膳桌前起身,走到旁边并肩而坐,孙嬷嬷亲自将那茶盏放于那小方桌之上。 邓太后看向君墨寒,开口说道:“自从皇后回宫后,皇帝……” “若是为了这件事,母后大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