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以后万一出了什么事,就当你今天没来过,我压根就不知道这事,明白吗?”
周淼赶紧点头。
心想,就算你不这么说,以后也会这么做。
周淼就没打算让渔民村的砖走出海岛。
劳改所里基本什么家都有,学建筑的,动化学的,懂物理的,会机械的,全了。
没干活的强壮劳动力?
想要课本的高中生,想住砖房的渔民村村民。
劳改所的房子,借期到期。
用砖头换长期借约。
第74章恢复高考
时间轮转,娃娃们跑着笑着就长大了,周淼和贺建军吵着闹着,就步入了中年。
时间推着历史向前,从77年春开始,劳改所的老教授们就陆陆续续回城。
房子一间间空了,告别成了这一年的家常便饭。
老教授们走时,贺家的五个娃娃都会送行。
贺璧也不再隐瞒自己的身份,和北城的爷爷奶奶们挥手告别,说着北城再见。
岛上的孩子知道贺璧是北城公安局局长的儿子后,对贺璧还是该损就损,该打就打。
贺建军前年升了师长,汤团长和赵营长早几年就申请了转业。
贺奶奶去年走的,走得很安详,临终前,贺建军告诉了贺奶奶真相。
贺奶奶笑着点头,“我一直都知道。”
贺建军握住贺奶奶的手,“您永远是我奶奶。”
贺奶奶笑着离开。
家里的娃娃们都读完了高中,他们毕业时,已经不流行下乡。
周淼就让他们待在家里复习,越扎实越好。
77年的深秋,传来要恢复高考的消息。
第一届在冬天进行的高考,已经打响。
从岛上出去的高中生们,每个人都带着全套的高中课本出去,在这时,成为了每一个知青点的香饽饽。
下乡到西南的雷子,睡觉前又看了一遍书,其实早就烂熟于心,却还是想更保险,再保险一点。
71年下乡后,每个月给馒头写信,从未间断,却没有收到一封回信。
雷子给贺同写信确认过,那些信一封不少,全被馒头藏在了床底下。
她看了,却没回。
雷子想着明天一定要写信给贺同,让贺同帮他问馒头要报考哪所学校。
这时,外间有人进来,说有人找他。
雷子隐约知道是谁,都拒绝多少遍了,还是没死心。
雷子站在知青点的门外,距离她五米远。
她向前,雷子后退。
“别再过来了,对我名声不好。”雷子没说错,他强调的是自己的名声,之前好言好语,劝她为自己名声着想,根本没用,拿就上自私这套吧。
“我来是想告诉你,我知道你想考哪所大学了,我会努力去你的城市,我相信,我们有缘。”女知青急匆匆地说完,等雷子给她一个确定。
雷子听了很纳闷,我都不知道我考那?你怎么知道的。
雷子想起来叫他的那位男知青,他好像对这位有意思,那就不奇怪了。
别人的你追我赶,设计和阴谋,雷子没兴趣参与,“我更相信有缘无份。”
女知青不放弃,“我觉得你和那个你每个月给她写信的那个,才有缘无份,人家都不搭理你,你还热脸贴人家冷屁股。”
“她从小就冷,不像我,只对你冷。”雷子说完,转身就走,不想和她多纠缠。
回了屋,雷子满脸阴霾地跟那位叫他出去的男知青说,“以后再到处乱说我的事,我就把你那些烂事全抖落出来,一件不留。”
同一轮明月,馒头在海岛也还没睡。
娘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报考的人多,录取的人少,别觉得在岛上算聪明的,就掉以轻心。
馒头又把课本翻了一遍,她不能考得比那个傻大个差。
每次写信都问她考多少分,不就是为了嘲笑吗?
她就不告诉他,让他想炫耀自己上学时多聪明,没地炫。
他还在信里写知青每天都干啥,村里人的鸡毛蒜皮,他每一次伤风发烧、拉肚子都写进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