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有了秦氏宗族,才有了司徒云昭的皇位。
而是有了司徒云昭,秦氏才有抬头的余地,自己才有郡主的身份。
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在司徒云昭一念之间。
“除了孟相他们,还特地召来了你我和元相,命你力压前朝宗室,我代表宗亲。圣上的态度,我瞧着,是铁了心了。”
司徒文敬叹息,“可此事太过难办,皇上要立谁为后不好,偏偏是温宁。前朝宗室皆被贬为了庶人,他们哪里看得了温宁一步登天,母仪天下,做大秦的皇后,而自己落魄。到时必定人人反对,不把这帐算到温宁头上就算好的了。”
“呵,你以为皇上为何召我们前来,为的就是让你安抚住这些宗室,自从司徒氏与北国勾结之事败露,皇上就将这些前朝宗室皆赶出了朝堂。你是温宁公主的亲叔父,这些前朝宗室,皇上自然不必顾及他们,但他们毕竟是温宁公主的母家人,偏激的人若去怪罪温宁公主,皇上自然也顾着温宁公主的感受。”
司徒文敬点头,“看来圣上当真是用了心思的。”
“侯爷还是好好想想吧,明日你们宗室得了消息,还不知要怎样闹呢。”
想到这里司徒文敬便头疼。
昌明郡主瞥了眼司徒文敬,“你这侄女儿是何时得了圣上青眼的?”
司徒文敬也不服了起来,“瞧您说的,温宁端方雅正,花容月貌,入了圣上的眼,不属正常么?”
此话倒不假。
这长京之中,怕是再难寻到一个比司徒清潇更出挑的女子。
果不其然,立后之事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朝堂之上虽然年轻朝臣颇多,但前朝以来的中坚旧臣也占了半壁江山,反对的理由无外乎是,子嗣储君,女帝女后,不合纲常伦理,自古未有。
更有甚者颁出了满目三纲五常的腐朽古籍劝谏。
司徒云昭只是坐在龙椅上,目光幽冷,矜贵从容,“朕是天子,你莫不是还要搬出女则女诫来规劝朕?”
群臣顿时偃旗息鼓,跪了下来,“臣不敢。”
孟相、姜瑶等人同年轻朝臣一起据理力争,哪方也不肯退让一步。
当众臣问道皇后人选是何人,司徒云昭回答之后,乾阳殿中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随即,便炸开了锅。
宗亲、群臣你一言我一语,不外乎是拼死劝谏。
新帝迎娶前朝嫡亲的长公主,这是自古未有的事,简直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