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养猪场,还有一所小学,萧圆听说的时候,还想争取一下,结果一打听,就再不想了,争不过! 村支书物尽其用,将之前下放到村里的那帮人全拉去当老师了,没钱没工分,只管饭,革委会的听说了,还跑来查过几次,最后都不了了之,后来干脆不来了,毕竟这边不通路,他们过来一趟也费劲。 计划赶不上变化,萧圆本来还想谋个轻省的活计熬过这几年,这下全落空了,好在她来的晚,不用春耕,不然更怄! 相比女知青们干的轻省活,男知青就惨多了,如今五月份,正是莺飞草长的时候,也是冬小麦灌浆的最佳时期,雨水足够,大家就轻松点,雨水不够,只能人工来凑。 前阵子下了一场雨,大家歇了一阵子,这两天天热了起来,就需要人工浇水了,萧圆扫了眼来回担水的人,想想就肩膀疼。 “歇会吧~” 郑红用毛巾擦了擦汗,看萧圆小脸都晒红了,关心的说道,“等会收工,你就去找村支书借个草帽,回头你再找人做个新的。” 萧圆擦了一把汗:“等会就去!”她捶了捶腰,朝后面望去,正好看见走路都踉踉跄跄的闻百川,郑红蹙了蹙眉:“他是不是昨儿跟你一起来的那个?” 萧圆点头:“他刚来就要挑水吗?” 郑红叹气:“早晚都要走这一遭的~”说着又蹙起眉头,“他是不是身子不大好?一般新人只让挑半桶,他这么大个男生,怎么连半桶水都挑不动?” 好歹一起来的,萧圆帮他说了句好话:“估计还没适应吧!” 郑红连连摇头:“估计村里人看见了又得嫌弃了!” 萧圆想起古老头,忽然想起一件事来:“我们干一天工分多少?” 郑红:“分人,我7个,你的话,开始4个,等过几天看情况,干的好,就6个,干的一般就5个,干的很烂就还是4个。” 萧圆记在心里:“他们男的呢?” 郑红:“也分人,一般都8-9个,最差的就6个,一般都是8个。” 萧圆又指了指走远的闻百川:“他呢?” 郑红:“我估摸着有5个!” “放心,就算工分少点,也不会饿死人的。” 说起工分,萧圆就忍不住打听:“听说这边工分挺高的,咱干一年能挣多少钱?” 郑红笑道:“还行,我一年下来都能分个几十块钱呢,你想想村里那些壮劳力一年下来有多少!” “你们运气好分到咱们村,这可是附近十里八乡最好的村子了,其他村的都想到我们村来呢。” 萧圆点头:“昨天接我们来的大爷也是这么说的!” “你没寄回家吧?” 郑红撇嘴:“我干什么寄回家?他们都不管我了,我还管他们?” 萧圆直点头:“就该这么着!” 好不容易熬到收工,萧圆就去找村支书借草帽,走到一半,就看闻百川被人扶着一瘸一拐的往这走,萧圆上下打量他:“你这是?” 闻百川苦笑:“摔了一跤!” 萧圆一脸同情:“你这运气~”突然想到什么,又朝他挤挤眼睛,“争取多休息两天!” 闻百川一本正经:“争取轻伤不下火线!” 萧圆翻了个白眼:“刚看你走路都打晃,我还担心你呢~”这下好了,彻底脱离苦海了。 “说话注意点!”扶闻百川过来的男生突然开口,“有些事情心里有数就行了,不要说出来,万一让人听见了,影响不好。” 萧圆这才注意到他,一看眼睛就一亮,男生略带嫌弃的别开脸,闻百川清了清嗓子:“那什么,这是我室友林少言!” 萧圆恍然大悟:“你就是林少言啊!” 闻百川不解:“你们认识?” 萧圆摇头:“听女知青们说的~”她瞄了眼林少言,“你室友很出名的,你不知道吗?” 闻百川好奇的看着林少言:“出名?怎么个出名?” 林少言淡淡看了萧圆一眼,跟闻百川说道:“走吧!”说完就扶着闻百川往前走。 萧圆正好顺路,闻百川觉得气氛有些尴尬,没话找话:“你室友怎么样,好相处吗?” 萧圆意味深长的瞄了眼林少言:“昨天不怎么样,今天不好说。” 闻百川听的云里雾里:“什么意思,你们拌嘴了?” 林少言突然插话:“人女同志之间的事,你个男的瞎掺和什么!” 闻百川一想也是:“算了,我不问了。” 萧圆撇撇嘴没说话,村支书一看闻百川瘸着腿就叹气:“这才第一天就光荣了?!” 说着又看向萧圆,“你又怎么了?” 萧圆赶紧说道:“我想借个草帽~” 村支书松了口气:“原来是这个~” “下午我给你带过来,回头你自己找人做个新的,不知道找谁就问郑红,行了,没事就回去吧。” 萧圆没动:“我的口粮你还没给呢!” 村支书一拍脑门:“瞧我这脑子!” “你们等会跟我去拿!”说着瞄了眼闻百川,“你也去,”不过再一看他那脚,又摇摇头,“算了,还是让你同伴去吧。” 他又低头看了看闻百川的脚腕:“哟,都肿了,回头我让老古叔给你看看,这阵子就在歇着吧!” “你们这些娃娃也太娇气了,这才第一天就把脚腕弄伤了......”村支书念叨了几句,就带着萧圆他们去领口粮。 夏粮要到八月份才上来,在此之前,就需要村里补贴,原本按着政策,知青的口粮应该是政府出的,可知青越来越多,政府也补贴不过来。 最后就变成当地村补贴,这也是为什么知青不招本地人待见的原因,相当于是他们抢了本该属于村民的口粮,这事换谁都不会高兴。 分给萧圆的是三十斤玉米面,十斤白面,八十斤红薯,红薯里,又有十斤红薯干,剩下七十斤是从地窖里起出来的新鲜红薯,拢共一百二十斤,相当于每月四十斤,差不多跟城里重体力劳动的口粮指标一样。 还可以,好歹有四十斤的细粮,不过一看红薯干,萧圆又忍不住叹气,白心的,最难吃的那一种。 村支书看萧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