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71(1 / 1)

急忙拍他,“慢点,慢点喝!” 王副社长摆摆手,继续和谢温时攀谈起来,喝酒吃菜,很快就到了饭菜尾声。 王家院门,突然传来了很大的敲门声。 “叔!叔你在家吗!” 谢温时夹菜的动作一顿——是王伟的声音。 很明显,王母和王副社长都听见了。 王副社长已经喝得面颊通红,鼻子也红了,狠狠一拍桌,“他来干什么?让他滚蛋!” 王母只喝了半碗酒,意识更清醒,巴不得远离这个只会溜须拍马的侄儿。 听见这话,她站起身来,“我让他回家去。” 说着,便站了起来。 王伟看见王母出来,见到救星似的扑了过去,“婶儿!婶儿!我叔呢?” “他不在家,你别来了,”王母不耐烦地挥挥手。 王伟欲哭无泪,他今天在农场干得好好的,谁知道,场长突然就宣布他被辞了! 他不敢相信,质问对方,结果直接被连人带行李扔出了农场。 他叔可是公社副社长! 他顾不上包袱,连滚带爬冲来公社,急得在泥地里摔倒,此时狼狈得不成人样。 他抓住王母的手,赶紧解释道:“婶儿,我在农场的工作没了!他们是打我叔的脸呢!我得告诉他啊!” 王母一把甩开他的手,不耐烦道:“你一个隔了不知道多少代的远房亲戚,和他有什么关系!” 她鄙夷地看王伟一眼,准备关上门。 “你在农场打着他名号干的那些事,我就不说了,要是再纠缠,你直接蹲局子去吧!” 他们早就查出来,王伟干过好几次收礼走后门的事。 王伟一愣,抓着她袖子的手缓缓松开了。 那些事儿,王家人都知道了? 这样的话,农场场长不顾情谊地把他赶走这事,也得到了解释。 分明是王副社长要把他撵走啊! 大门砰一声关上,险些撞到他的鼻子,王伟瘫坐在地上,明白王家这条关系是断了。 而王母呸了一声,回屋时还忍不住骂道:“这个王伟,好事不干,天天想着拉关系走后门!” 王副社长跟着不高兴,“是我看错他了。” 本来以为除了心眼多点,人品没问题,没想到是他想岔了。 王松哼了声,“我就说他有问题吧?要不是谢哥,我们还蒙在鼓里呢!” 王副社长和王母一愣,这事儿是小谢和王松说的? 谢温时正喝酒,感觉着舌尖传来的灼热感,微微一笑。 他放下酒碗,落落大方解释道:“宣传部这阵子在做思想教育工作,我被分到农场,正巧,来和我对接的就是这个王伟同志,后来发现他总盯着王松的动向,我就把这事告诉了他。” “没想到,他不止本职工作干不好,还没少背地里干坏事。” 说到这儿,他摇摇头叹了一声,真心实意可惜似的。 王松附和地点头,“没错!” 王副社长心里那点疑心也就散了。 也是,毕竟王伟离不离开农场的,小谢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他又给自己倒了半碗酒,豪气道:“来!我们继续喝!” 谢温时赶紧讨饶,“我的酒量可没有您这么好,这一碗就够了,再喝下去,我可就得爬回红江沟了。” 他说得风趣,把王副社长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好!好!那就不喝了!” 王母看着谢温时桃花满面的脸,心思一动,忍不住问道:“诶,小谢你有对象吗?” 她是妇女主任,对年轻人的婚姻状况习惯性的关注。 看谢温时这么优秀又俊,便生起了说媒的心思。 谢温时一愣,眼前赫然出现了一张明艳的笑脸。 他端着酒碗喝了一口,顿了顿,才道:“暂时还没有。” 他咬重了“暂时”两个字。 王母是人精,听见这话一愣,转瞬便明白过来。 她笑着看看谢温时,又不免好奇,“暂时没有,那就是马上就要有了呗?” 谢温时迟疑一下,“嗯”了声。 喝了酒的胸腔发热,那颗心跳得愈发剧烈,他几乎能感受到胸腔的震动。 突然很想见她。 他的脸本就有些红,此时再红也看不出来,王母笑道:“哪家的姑娘?是公社的吗?” 谢温时摇头,“是红江沟的。” 王母有些惊讶,那多半是没念过很多书的,但她也未说什么,只是笑呵呵地点头。 “你要是想提亲啊,可以来找婶儿,我这个妇女主任当媒人可是最合适的!” …… 谢温时只喝了一大碗酒,吃完回去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 大队里一片寂静,大家下了工,不扫盲的人早早就回家休息了。 他的步伐不紧不慢,经过大队长家门口,看见大队长抽着旱烟,正坐在门槛上敲老烟枪。 见到他,大队长笑眯眯打了声招呼,“才下班啊。” 谢温时摇头,“早就下班了,只是去同事家里吃顿饭。” “呦,”大队长有些惊讶,“你关系处得挺好啊!” 现在谁家也不富裕,要是关系不够好,也不会请别人去家里吃饭。 他端详了下谢温时异常绯红的脸,咂了口烟,更加惊讶,“这是还喝酒了?” 有酒有菜,是顿正经招待的好饭了。 谢温时点点头,笑道:“是喝了一碗。” 随口寒暄两句,他趁着清醒,便引到了准备好的话题上。 “咱们大队也扫盲大半个月了,大队长觉得效果怎么样?” “还行,听大家说也认识不少常用字了,”大队长摸摸下巴,有些疑惑,“怎么突然问这个?” 谢温时想了想,道:“我看队里有不少适龄的孩子,参加扫盲不太合适,不如去小学接受正式教育。” 现在小学管得不严,六岁能上,十岁的也能上,小学一年级几岁的孩子都有,从高到低,能排成一溜。 比方红江沟大队,就有十几岁才送去公社小学上一年级的,同样,也有十几岁没上过学,直接念扫盲班的。 他缓缓道:“国家正是发展工业的好时候,还是得正式念书,才能走得更远。” 大队长一愣,“怎么突然说起这个?” 说着,又用力在门槛上磕了下老烟枪。 “我听到领导们说话,也是支持提升队员们文化程度的,要是我们大队先一步尝试,不是很好吗?” 谢温时和王副社长谈话的时候就发现了,他是赞同孩子多接受教育的,只是建学校不是个小问题,这件事又没到紧迫程度,便一直没有人主动提起。 要是红江沟抢先提出,那以后不就是领头羊吗? 而且,要是知青们也有工作,所有人就不会把关注落在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