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原因,螃蟹和大龙虾还要放到晚上才能吃,以海岛的温度,死了就不能吃了。鱼的话还可以抹了盐放在水缸里,放到晚上没问题。 太阳升到正中央,海岛的温度越发炙热,姜安宁她们开始往回走,周恩瑾下午还要上班,就不回家属院了,周兴海成了主要搬运工。 好在她们的东西不算多,一人拿一点,剩下的再给周兴海,很快就回到了家。 “大嫂,你先休息下。铁牛,兴海来厨房帮我。”姜安宁走进厨房。 现在的厨房有两个大水缸,一个是用来装干净水,另一个就拿来平日里冷藏一些东西。为了冷藏,她还特地想办法弄了些硝石,放到搪瓷缸里制冰,放到水缸上浮着降温。 要不是硝石太少,她都想直接做点沙冰来吃,这个天气,海沙岛特有的新鲜水果和工厂生产的果酱,浇在沙冰上,那滋味绝对美。 不过现在也不差,硝石少,只能紧着用。赶海之前,她在水缸里冰了些椰子,这会儿温度凉凉的正合适。 温度不冷,不会伤肠胃,孕妇和小孩子都可以吃。 中午还是大太阳,姜安宁她们睡个午觉起来,已经下起了暴雨,哗啦啦的雨从天而降,打在屋顶窗户,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 胡玉秀把周恩瑾早上去海鲜集市买的新鲜鱿鱼切片放入大碗中,大碗旁边还有类似的五六个碗,里面都放着处理干净的各种海鱼片、虾等。 切完鱼片,她抬眸看了一眼外面,还挺新奇,“首都很少下雨,别说这么大的雨了。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雨。” “海岛天气变化快,隔山差五就下雨,现在又是台风季,时不时还要来个台风。”姜安宁把摘好的叶菜放到筲箕里,继续摘菠菜,“有时候我们也羡慕首都,不用担心暴雨和台风。” 胡玉秀笑着道:“这倒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北方差异和物产区别很大,若是能互通有无,以后在首都我们也能吃到海沙岛的特产了。” “其实现在就可以。我们工厂的产品已经进入羊城铁路局,说不定您回去在火车上就可以买到我们工厂的果干和罐头了。” 她们工厂东西是紧俏货,根本不够卖,现在周边做火车的人都知道火车上卖的海沙岛红星工厂的东西很不错。每次一批新货一放到火车上,就被慕名而来的人买走。 现在工厂每个月只能生产三十万斤的各种果干,加上十万斤果酱的,完全不能满足铁路局的需要。她已经让桂芬嫂子在培训新人了,等过段时间,工厂的产能又可以翻一番。 “那感情好,等我回去,一定买一些。回到大院,逢人便说这是弟媳妇当厂长的工厂生产的,让那些说你不如陶家丫头的人闭嘴。”胡玉秀一个没留意,就把陶莹说了出来。 姜安宁眉头轻蹙,“陶家丫头?这是谁?”为什么大院里的人会把自己和她作比较? “你不知道也是正常的。这一切都是陶家丫头一厢情愿,恩瑾他从来没喜欢过对方?” 姜安宁瞪大了眼睛,竟然不知道自家丈夫还有这一段,“大嫂你快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胡玉秀一边切菜一边道:“陶家和我们周家都是首都军区大院的人家,陶家老爷子和爸是一起打解放战争的老将军,陶家丫头陶莹从小就跟着他表哥滕中军和恩瑾屁股后面。陶家丫头就喜欢上恩瑾了,可惜恩瑾只把她当妹妹,从来没有男女之情。陶家丫头哭过闹过,恩瑾都没有松口过……” 后来的事姜安宁大概也能猜到,自家丈夫一直没有合适的对象,大家都以为时间久了两人会在一起。谁知道会杀出自己这个程咬金,从认识到结婚不到一个月,连婚都结了。 消息传回大院,那些从小看着陶莹长大的还有和陶家关系好的人家,一听自己家只是单职工家庭,还只是个高中生,肯定觉得自己不如对方。 听大嫂的意思,陶莹不仅是大学生,还是首都芭蕾舞团的台柱子,和上次来调查审核的曲军还是拐着弯的亲戚关系。 虽然对方很厉害,但她也不差。 姜安宁听完大嫂的讲述,对自家丈夫的表现非常满意。不喜欢对方直接明说,也没有因为没对象就给对方希望,连一丁点暧昧的机会都没给过对方。 就冲这一点,今晚他不用睡小床了。 两人都以为这件事就是个小插曲,根本没料到陶莹已经到了海沙岛。 胡玉秀和姜安宁一边聊天一边准备各种肉菜素材,周兴海和铁牛也在一旁帮忙。 今晚请客,来的人比较多,恩瑾上班,她又怀孕了,家里能挑起做饭大旗的只有大嫂一个人,如果做饭,大嫂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 姜安宁考虑了下,决定做海沙岛的特色打边炉。只需要提前把菜和汤熬好,特别适合人多的聚会,非常方便。 所谓打边炉,是广府和海沙岛这边的吃法,其实有点像首都涮锅和锦城火锅,所以也被成为“广式火锅”。都是把菜肉切好摆放到碗和盘子里,等炉子上的水烧开,自己下菜夹着吃。 如果要说区别不算大,主要的使用的器具和吃法差异。想到这,姜安宁看了眼外面,雨小了,对周兴海道:“兴海,辛苦你和铁牛跑一趟,去宁医生家拿一下瓦罉。” 瓦罉就是大砂锅,专门用来吃打边炉用的锅。姜安宁家里有一个加上三姐家一个,还差一个才够。他们请客人的时候,特地问宁医生和司务长借了,倒时候吃完饭他们回去就顺便带回去。 周兴海没意见,比起在厨房里打下手,他更喜欢看看路上的植物,去拿东西正合他意。 姜安宁把家里的橡胶雨衣拿给周兴海,叮嘱自己穿小雨衣的铁牛一声,“路上慢点。” 两人去拿东西,姜安宁和胡玉秀继续在家准备打边炉用的菜。打边炉的菜以海鱼片、鱿鱼片、各种虾螺为主,因为来的人多,他们准备的数量也多。 光吃菜,男人们肯定吃不饱,还得有主食。这次请客除了有暄软的玉面南瓜馒头,她还特地准备了海南鸡饭。 当然做是大嫂来操刀了,她负责教。刚好家里的文昌鸡还剩下最后一只,放入锅里煮,煮熟的鸡汤就用来做打边炉的底汤,鸡肉和鸡油用来做海南鸡饭。 一切准备就绪,时间也差不多到了五点,此时雨已经停了,风还很大,气温比较低,围着瓦罉吃打边炉刚好可以暖和暖和。 姜安宁出去等客人,第一个来的是阿曼和她的孩子小金花,小金花躲在阿妈的怀抱里,羞羞地打招呼。 “小金花,真乖。姨姨给你吃糖糖。”姜安宁给孩子塞了几块水果硬糖,招呼铁牛带小金花去玩。 副业组的人都来了,付一山和秀娥嫂子带着大柱子一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