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七零二婚也高嫁 > 分卷阅读11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17(1 / 1)

不到相互作用,钟湛的内裤,她还是不会给洗。这个底线她还没能突破。 乱七八糟想着,苏禾禾做了晚饭一个人吃了,就进了书房。 她要好好理理到文工团后,要怎么开展工作了。 礼拜天晚上看了文工团的整场演出,给她的印象就是,节目太千篇一律了。 就是唱歌跳舞这点东西,男女独唱,男女对唱,合唱,独舞,双人舞,集体舞…… 据学校里老师们说,文工团的节目,半年能出一次新就不错了。 也就是大礼堂装不下那么多人,大院里战士们和家属都是轮班去看,同样的节目才能演那么久,还有人乐意看。 平时倒没人挑,可每年的几个节日,文工团不止有军区内的演出任务,还要选送节目参加全国性的演出。 这会儿要没什么新节目,就说不过去了。 可是,就跟军区小学在和市里的小学PK中回回倒第一差不多,汝城军区文工团,每次在全国性的联合汇报演出中,都是最垫底的那几个之一。 这次“八一”演出,就是要上报节目的一个节点,所以要调苏禾禾过去,就是想她在这块儿有大的突破。 若苏禾禾没有个亮眼的成绩,那她之前赚的口碑就全没了。 苏禾禾怕这个吗?她反而有些迫不及待。 晚上钟湛回来时她已经睡了,所以也没来得及跟他说她调了工作的事。 还是吃早饭时,她简单跟他说了一下。 对苏禾禾能编排出好节目这事儿,钟湛不会置疑。 可文工团那些人,他觉着她根本管不住。那些人倒不敢直接跟她对着干,但阳奉阴违地没有行动力,她的工作就根本展不开。 直说又怕伤她自尊,“那里男女都不是好相与的,每年都闹不少事儿出来。孙志武不是在那里吗?那帮人都有点顾忌他,你让他帮你。若是太累,就还回学校吧。” 苏禾禾还能不知道他是不看好自己,隐晦地提醒自己混不下去就跑路。 她只笑着说,“枝枝,你瞧不起人哦,不然咱们赌一把?” “赌什么?”钟湛看着信心满满的媳妇,觉着她还是太单纯简单。 “就赌我会很快在文工团立住,还能指挥得动他们乖乖配合我排节目咋样?”苏禾禾开始挖坑。 “那赌注是什么?”钟湛不介意陪她玩个游戏。 “我赢了,你只要在家就要洗碗,然后包早饭,就这两条,赌吗?”苏禾禾随时随地都要把人往干活的正路上领。 “我赢了,只要求一条,每次别那么早喊停好不好?”钟湛冲着她别有深意地笑着。 苏禾禾呆了一下,才理解了他什么意思。 这人,真是说到什么都能想到这个。 可惜,这次他想什么也是白想。 “行,赌了。枝枝你准备好干活吧。” “好,就让事实说话吧!” 夫妻俩买定离手,都自信自己才会是赢家。 作者有话说: 第75章 丑话! 第一天上班, 钟湛坚持给苏禾禾送到了文工团大门口。 临下车前他还是不放心地,“呆着烦就回家,有事我跟上面说。” “枝枝, 你这样瞧不起你家苏禾禾,会输得很惨的。” 苏禾禾这样说,钟湛抵额发笑, “好,我信你,等你好消息。” 之后,他看着苏禾禾下车,进入文工团大门,直到转弯见不到人影后, 才开车离开。 文工团院子里的各个排练室已经都进入训练状态了。 鼓乐操琴声, 歌声,舞蹈的踢踏声,不时夹杂着几句指导的训话声, 苏禾禾觉着还挺新鲜有趣。 文工团建筑是个回字形建筑,一楼就是各个练功室和库房。二楼是团里演员的宿舍和团办公区。因有隔板挡开,各自的楼梯上下, 工作区和生活区还是划分得很清晰的。 刚上到办公区这边二楼,走廊里一位三十中半的气质美人,笑着走过来, “小苏来了,我是宋团长,代表团里成员对你表示诚挚热烈的欢迎。” “宋团长你好, 太客气了, 很荣幸能到文工团一起为战士们服务。” 两人握手后, 旁边办公室走出来一位白瘦的严肃脸的中年女同志,宋团长给苏禾禾介绍道,“这是咱们团里陈政委。” 又是握手寒暄后,苏禾禾才跟着宋团长,陈政委进了办公室。 办公室很简陋,大的书桌,桌子对面放了几把椅子,是给来客坐的。 “小苏坐,咱们先聊一聊。有热水,给你倒一杯?” “谢谢团长,我不渴。”回完话,苏禾禾坐到了椅子上。 宋团长也不废话,“那这样,我先给你介绍下团里的情况。团里现在有八十九人,除了行政后勤人员外,分了三个表演队,歌唱队,舞蹈队,鼓乐队。 调你过来,就是想让你把三个表演队的节目给捋一捋,看能不能给提高出新一下。团里有断时间没有新节目了。 也不怕跟你说实话,就是新节目,也是老调新弹,咱团里再这样下去,离解散也不远了。所以小苏,你这次担子很沉,责任重大呀。” 宋团长并没有危言耸听。 文工团在军区并不是正式编制,最初只是政治部下宣传处设的业余宣传队,演员们都是军区各部队抽调上来的有文艺特长的战士。 汝城军区文工团,成立十年,人员规模上在各大军区文工团也算前列,但名义上还是没摘掉业余的帽子。其实不光是他们,就是别的军区文工团,大多也是这种情况。 发展到现在,团里的演员大多还是战士,最大的目标就是能提干,能长久的留在部队。可每年就那么几个提干名额,竟争就格外激烈。 看表现,看成绩,争出台表演的机会,争主要演员的资格,谁都不想输,谁也不肯让,所以团里可说暗潮涌动。 团里几个领导,包括宋团长自己,都是头疼得要死。 见天的争这些,团里风气早变了味儿。没人肯踏实下心来搞新节目。 新节目从编排到能上台,要改动,调整,周期很长,全程都需要演员们跟着配合。可这样的新节目推出去了也不一定就比老节目反响好受欢迎。 这样花的时间和精力可能全打了水漂,别人可能还会取代你的位置,太得不偿失了。 所以演员们对排演新节目都没什么热情和参与度,编排指导们也渐渐对出新缺乏干劲儿,团里进入了死气沉沉的恶循环。 这样的情况在这两年愈发严重,这不,不光在全国文工团的选送节目中连连垫底儿。 上个月文工团下部队演出,反响也很不好,说都是多少年的节目了,还一遍遍演。要再不换,就别下来演了,这不是糊弄广大部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