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76页(2 / 2)

准确地来说,苏娇杨对于这种神奇能力的掌控度提升了许多,她能自动屏蔽掉那些不想听的声音,也能更精细地听到自己想听的声音。

同时,苏娇杨还发现,这种构建能力并不仅仅可以构建机械的内部结构,就连她在地矿系中学到的那些地层构造都可以重构出来。

这种超越了常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帮了苏娇杨的大忙。

地矿系孙主任给苏娇杨提供的资料多数都是那个研究区块的钻孔资料,若是给了别人,肯定需要用不同的钻井资料来绘制钻孔平面图,再根据不同方向的钻孔平面图脑补整个研究区的地质情况,但苏娇杨不同,她只需要将那些钻孔资料图看明白,脑海中就会自动浮现出整个地质体的三维情况来。

将整个研究区的地质情况摸清楚之后,苏娇杨开始对照着一些现有的油田数据分析石油开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项一项地去寻找那些可能导致低产或者减产的原因,最后又将这些原因量化成为数学因素,尝试着去建立一个数学模型。

虽然嘴上说着数学是上帝的语言,是造物主的密码,可想要将数学与这些原本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因素结合起来,何其之难?

苏娇杨参考了一些国外的文章,提炼出一个公式,然后便将不同油田的开采数据代入进去计算检验。

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误差同样存在,想要精确预测,根本不可能。

同样的地质条件下,可能存在两层、三层甚至多层储油层,原先的石油钻井队为了增产,一般都会采用同时开采多个储油层的方案,但结果却令人惊讶。

预想中1+1=2的开采情况并没有出现,反倒是出现了1+11\#39的情况,这与国外那些文章中描述的情况是一样的。

国外的科学家称呼这种情况为层间干扰,他们在文章中声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主要是因为不同储层中的流体压力不同,多层储油层同时开采时,不同储油层内的压力会在钻井井筒出沟通,导致地应力情况发生变化

苏娇杨特意选了几口发生层间干扰的井,将这些井内储层的具体参数都单独拎出来研究。

等这些数据都琢磨明白之后,苏娇杨闭上眼睛,开始在脑海中模拟地应力变化的情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