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 分卷阅读6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63(1 / 1)

康熙也没让南怀仁先出钱,更没有签订契约,万琉哈氏忍不住问道:“皇上就不怕南大人带着这批彩色玻璃回去后卖了天价,然后吞掉这笔钱,在西洋那边也能过上极好的生活,都不必再回来了?” 他是这般相信南怀仁的人品,觉得南怀仁回去卖掉后还会带着钱回来吗? 闻言,康熙对着万琉哈氏笑笑道:“朕还是相信南怀仁的为人,另外利益当头,他只卖这么一回哪里够?” 尝过了甜头,南怀仁不可能就此放下这么一笔大买卖。 想想他只要拿着这些玻璃回去,动动嘴皮子就能卖上天价,除了海船在路上可能遇到风险之外,简直是无本买卖了。 南怀仁根本不用先出钱买下这批玻璃,回头卖掉了,康熙还承诺会给他两成利。 卖出的天价,两成利简直不要太可观了。 继续这样的买卖几次下来,南怀仁都能花钱打点,指不定还能成为大贵族,如何能让他不心动? 一次性买卖固然能得到所有的钱,但是继续跟康熙做这个买卖,以后会有更多的钱,还能得到钱以外的东西,他何乐而不为? 万琉哈氏心里感慨,康熙果然还是最懂人心。 他都不必用合同的条约来约束南怀仁,因为明白南怀仁想要的是什么。 南怀仁千里迢迢到这边来,不就是在本国已经没有出头的机会了,于是出外来寻找机会吗? 如今机会来了,他自然会牢牢抓住! 南怀仁甚至不放心亲自找来的海商,想要跟着一并回去。 但是他在这边是有官职的,不可能随意走个一年半载的,哪怕几个月的话,这职务就得黄了。 南怀仁两厢比较之下,为了能够在康熙这边继续刷好感,指不定能得到更好的东西,只能忍痛留下,找来信任的海商,又让心腹和儿子跟着回去。 万琉哈氏心想真是难为他了,想来想去南怀仁还是打算留下来抱康熙的大腿,也是明智之举了。 她这么想也是这么说了,康熙就笑道:“南怀仁在京城经营多年,好不容易才得了这官职,要是丢了着实可惜。朕可不会等人,没了他,自是有别人。” 不说其他,就是那位白晋也希望能够取代南怀仁,对他的位子虎视眈眈。 南怀仁也是知道的,哪里愿意舍下这些回他的国家去? 万琉哈氏却想到一点,好东西不可能只卖一个地方,就问道:“想来南大人一定藏着掖着,生怕被其他国家的传教士知道了,也来问皇上要彩色玻璃。不过这么漂亮的东西,只卖给一家就太可惜了。” 欧洲如今贵族手里的钱多着呢,只薅一家羊毛也太少了。 羊多了,他们才能卖出更高的价钱来! 毕竟人多了,彩色玻璃就这么一点,物以稀为贵,就能卖得更贵了! 康熙深以为然,跟万琉哈氏是想到一块去了,笑着说道:“南怀仁如此大动作,又是找海商的船队,又是让人采买了很多大箱子,甚至是稻草和被褥。” 万琉哈氏一听就秒懂,她就不信其他传教士不盯着南怀仁,他这番动作肯定让人察觉。 南怀仁越是藏着掖着,其他人就越是明着暗着打探消息。 再是谨慎,也不可能丝毫没有消息透露出去,那么就比康熙派人直接说出去要好得多了。 好东西就该神神秘秘的,如果大声嚷嚷叫卖,那就掉价了。 万琉哈氏跟康熙互相看了一眼,算得上是心照不宣。 两人不知不觉又聊了好久,康熙的心得都没写多少。 万琉哈氏知道康熙忙得很,每天大清早起来要早朝,之后要跟内阁大臣商议朝政,解决一些问题后开始用午膳,有时候还会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请安。 之后他还坚持每天看书练字,偶尔会召见传教士听听算数,如今还要写算数的心得。 最近前朝松快了一些,康熙到后宫来的次数也多了,一呆就好几个时辰,也算得上是时间管理大师了。 从早到晚马不停蹄,他也是怪厉害的。 万琉哈氏看着康熙写的心得,就试探着问道:“皇上日理万机,不如口述一部分,我看着记录下来,回头皇上看完觉得添补一二,跟我说说就好。” 这算数心得出来,也算是如今数学界新理念了。 而且是有康熙亲自写的,装订成册,哪怕对算数不是特别感兴趣的人肯定也会买一本放在家里,或是督促子孙后辈们跟着读一读。 这其中指不定也有对算数感兴趣,或者在这上面有天赋的人,兴许还能培养几个厉害的数学家来。 所以这书越早面世越好,再就是万琉哈氏也有私心,咱们几千年的文化其实不比西方要差,只是因为战乱和改朝换代的缘故才失传了一些。 想想后世的时候,她遇到几个国外的高材生,都是名校比如哈佛和耶鲁毕业的,但是都没学过九九乘法表。 种花家这个九九乘法表两千年前就有了,口算就特别方便。 国外一直用的就是划线来做加减乘除,看得她是目瞪口呆。 这数字小一点还好,不然大几十,光是划线就不知道得多久了。 这划线就算了,横的竖的,还要数它们交叉的点,这个点的数字就是计算出来的数目了,多了就只能看着他们拿出计算器。 他们考试的时候没有计算器,那就没办法继续算下去了。 最后国外做计算题,估计划线也是划烦了,在她穿越之前终于决定引入九九乘法表,这就是后话了。 如今康熙重新捡起这个算数,又十分喜欢,底下人最是有眼色,必然也会大肆跟着推广和学习。 他们地大物博,人才也必然会多。 人才越多,才能推动这门科学发展得更快更好了。 康熙听着万琉哈氏的建议,若是换个人,他可能觉得对方是不自量力,甚至是想借由这个缘故,就能有机会多见一见自己了。 毕竟每次口述一部分,回头康熙得亲自看,然后给万琉哈氏说说需要添补的地方。 哪怕不是每天见,隔三差五就得见一面。 而且算数这个,不是当面说清楚,派人来传话,很可能就有疏漏的地方。 而且转述的时候缺了那么一两个字,或者语序不对,很可能就会造成错误。 但是康熙看得出来,万琉哈氏是真心想给他帮忙,为自己分忧,也盼着能尽早写完这份心得,让其尽快面世。 于是康熙微微颔首,算是答应了此事。 万琉哈氏喜出望外,接过毛笔就仰头等着他。 康熙沉吟片刻就开始说了后边的思路,她就低头开始记录重点的几个词。 他说得很慢,让万琉哈氏能记录得清楚详细一些。 但是康熙看她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