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 分卷阅读13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38(1 / 1)

,很该有个第二作者的名字在上面。 陈女官起初婉拒,感觉自己只是帮忙誊抄,压根没帮上忙,实在没那么厚脸皮成为第二作者,还写在封页上。 不过后来顾凝宸也说服她了,这手稿是陈家祖先陆续写下的,哪怕后来因为战乱和保存不当的缘故没能完整保留下来,却依旧是顾凝宸添补的原版。 祖先的名字不能写上去,写陈女官的名字也是可以的。 当然陈女官用的是自己的小字,并非大名,却依旧十分荣幸。 而石竹斋印刷的就是普通版本了,石岚很是用心,让师傅先打版,印出一本样册来,送去给拖尔弼过目。 拖尔弼看过后还担心自己找不出问题来,还找王谈也看过,又让人送进宫里给顾凝宸看过。 顾凝宸看着内容没什么问题,就觉得可以。 康熙看了之后总感觉哪里都不满意,这纸张不够好,这字体一般,就是封面也过分朴素,体现不出这本书的好来! 她听着是哭笑不得,这算数书重要的是内容,其他都是小事。 再就是宫里的印刷工坊早就开始用上康熙指点的宋体,看着眼睛更舒服。 宫外的印刷工坊也学了起来,如今印刷风行的全是宋体。 这是康熙指点过的字体,哪里就一般了? 反正他是感觉哪哪都不够好,顾凝宸就道:“皇上,这算数书做得越是朴素,这价钱就越低,能买得起的人就越多。其实按照我看来,只要把内容都印刷清晰,装订起来,齐齐整整的样子就足够了。” 康熙就知道她是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本算数书,感兴趣的话就会开始学习算数来。 不过他没跟顾凝宸提起,免得打击她。 那就是如今百姓能读书的人还是太少了,一是读书需要天赋和环境,家里都是目不识丁,忽然有个孩子就会读书了,这种情况实在太小了。 大多面朝黄土种地的百姓,孩子也会跟着种地。 二是读书需要供很长的时间,纸笔都是消耗品,财力不够就很难供出一个读书人来。 哪怕是读书人里面,真愿意主动学这个算数的人也不多。 毕竟算数这种完全不在科考范围内,读书人是为了当官才读书科考,在中举之前很难分神去学算数。 到头来能学习算数的人范围就缩小了很多,大多是京城的官员,小部分则是江南的官员。 一是因为康熙喜欢算数,官员们大多都会跟着学一学,免得一窍不通。 他们会学,但是未必会教,如今也没有专门教导算数之人,家里的孩子要学就不容易。 顾凝宸出的这个算数入门,就很适合识字和读书有基础的孩子学一学了。 二是算数需要天赋,会就会,不会怎么学都不会,能有个基础就不错了,再深入一点,很多人就开始抓瞎。 所以到头来,顾凝宸这个入门的算数书在书铺里卖得相当不错,几番加印才能勉强供上。 但是王谈和拖尔弼做的题册,买的人就不算多,印刷一次就足够慢慢卖了。 王谈也不气馁,毕竟他跟康熙想得差不多,很清楚如今学算数的人实在太少,能入门就不错了,到达这个题册水平的人实在不多。 算数入门那本书就适合家中有孩子的学一学,想要学的官员也能看一看,买的人自然就多了。 顾凝宸知道后,倒是跟康熙提了个建议道:“皇上之前不是苦恼没几个人一起钻研算数,只能跟几个传教士一起探讨吗?咱们要能培养起来,有个专门学算数的地方,那皇上以后就不缺人一起探讨了。” 毕竟康熙不大喜欢总召见几个传教士,但是不见又没有多少人能探讨,实在矛盾又苦恼。 要是真能建起一个跟国子监一样的学院,里面是专门研究算数的人,等于是亲自培养国内的算数人才。 有些人并不适合科考,四书五经学得一般,文科不太好。 但是他们擅长理科,学算数就很合适,也不至于放过这样的理科人才。 康熙想了想也觉得不错,虽然他每天跟顾凝宸探讨算数是很快乐,却也需要有人整理和钻研算数的各科分支。 另外他其实之前也曾有跟顾凝宸一样的想法,想在本土培养出色的算数人才。 凭什么西洋人有那么多算数的鬼才,他们这边就没有? 以后有了这些人才,也能分担顾凝宸的工作,撰写题册或者入门的算数书,就不必她那么辛苦了。 看她陆陆续续写了好几个月,每天写很长的时间,手指头都写红了。 哪怕有陈女官帮着誊抄,还是要累着顾凝宸的。 顾凝宸不知道康熙怕她累着,才会打算建立培养算数人才的学院,反正他同意了,自己就十分高兴。 这算数学院独立在国子监之外,甚至都不属于科考的类别。 进去后哪怕学有所成也不能当官,而是帮着钻研算数。 顾凝宸还担心来报名的人太少,这学院哪怕建了却没几个人,那就有点尴尬了。 她还琢磨要怎么宣传一下,吸引人一点,就听说报名的人险些把学院的门槛给踩烂了。 康熙划拉了京郊一座院子作为选拔第一批学员的地方,院子足够大,来人需要先通过笔试。 笔试成功后还有笔试,反正就越来越难,最后剩下的人数越来越少,等学院的名额足够了,就会停止笔试。 笔试出的题目是有朝廷里比较擅长算数的几个人一起出题,然后再打乱,分别放在笔试的试卷上做为每次的考核。 所以哪怕其中有人透露了题目,只要不是全部人透露了,压根就不可能让对方能够轻易通过笔试。 其实哪怕是题目都泄露了,不会做的人还是不会做。 让他们背下答案,他们也背不出来啊! 毕竟算数题是要写过程,不是只有答案。 不会的人哪里会,哪怕请别人做好后背下来,也不可能背诵那么多。 一次考试还能勉强应付,一轮又一轮的考试就绝不可能了。 这完全杜绝了让人作弊的机会,算得上相当公平了。 顾凝宸不解的是,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来报名? 不是说进了学院后也不能当官,以后就是钻研算数,算是比较枯燥的工作了。 当然虽然不是朝廷命官,不过学院算是康熙私人办的,学员吃住都不要钱。 学员毕业后,留在学院当老师,另外每月还会发补贴。 如果帮忙办差,钻研算数有新的发现和尝试,也会得到赏赐。 但是也仅此而已了,对顾凝宸来说,读书人很多就是为了当官,如今不能当官,怎的还那么多人愿意进去新学院了? 她想不明白,就直接问康熙了。 康熙听到后就笑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