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毕业后,也会开一家医馆给女医坐诊,专门给女子看病。 到时候有些愿意亲自过来就来,不愿意就派人请女医上门看,就跟平常大夫一样,只是能去后院罢了,也很方便。 就没必要供个女医学生那么辛苦,得出一大笔钱来资助。 这个办法固然好,但是后来想请女医,那就要有个先后顺序来了。 如果是资助了学生,以后这学生成才了,能出师了,就能优先去看资助人。 其他人也不能有意见,毕竟人家花了大价钱培养的女医,也没供在家里,而是在医馆,自己要请女医过府,自然是第一个才是。 如果他们想供个女医在家里,更方便一些也行,却也不能今儿想要,明儿又忽然不想了。 再就是女医在家里,那地位跟丫鬟婆子是不一样的。 要是回头男主人有点什么心思,非要女医嫁过去,女医乐意就算了,如果不乐意,这事也是不能成的。 索绰罗要为这些女学生撑腰,绝不能叫这些人胡乱给糟蹋了,什么事都要讲究两厢情愿。 别是对方身份高,觉得女医出身不怎么样,就学了点本事,勉强别人,那以后医馆就要把这样的人拉入黑名单。 黑名单不说,索绰罗这边告诉顾凝宸,那么康熙也就知道了,那样的勋贵人家也没脸再见人了。 顾凝宸的意思就是先兵后礼,什么都说个清楚明白,哪怕说得难听一点,把什么最坏的时候都坦然说了,以后就不容易出差错。 要不愿意接受那就算了,愿意接受的话,上边最坏的情况都提过了,如果知错犯错,那就罪加一等。 这作风让勋贵和贵夫人们很是不习惯,相当彪悍了。 索绰罗如此强势,当然是因为身后有定贵妃。 听闻这也是定贵妃的意思,很多心血来潮的人就打退堂鼓了。 这时候就如此麻烦,更别提以后,要对女医一丁点不好,女医告诉索绰罗,定贵妃也就知道了,自己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何必呢! 哪里是家里供着女医,这是供着大佛啊!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能理解的,毕竟女医跟一般大夫不一样,身为女医,总归忌讳要多一些。 加上这些女医当中很多是穷苦出身的姑娘,要真是心血来潮说要资助,转头却食言了,就可能直接让这世间少了一个有天赋的女医了。 这给了希望,转头叫人更加绝望,一个想不开还可能自寻短见。 原本就是个好事情,非要闹得如此难看,还不如一开始就说得难听一点,彼此心里有数更好。 这样被资助的学生能得到保证,能专心学医,不必担心资助人转头就反悔了。 回头资助人也能得到好处,不至于只付出了,最后什么都没有,双方皆大欢喜不也挺好的吗? 索绰罗办事,顾凝宸十分放心,知道她能把女医学院办得妥妥当当的。 她只需要好好坐月子就行了,因为不能劳累,依旧不能看书,陈女官每天都过来给顾凝宸念书。 念的书什么类型都有,顾凝宸一旦看过或者不太感兴趣,就会换一本来。 所以陈女官每次都是背着一个箱子进去,里面放了好几本书。 重华宫侧殿的书大部分都被顾凝宸看过,未免她听重复的,陈女官还去翰林院那边挑书。 她担心自己挑重复了,还带了偏殿的书单来对一对,别是重复带了两本一样的回去。 小吏帮着找书,其他宫殿来借书的宫人见到陈女官,知道她是重华宫的人。 看陈女官这架势,都要把翰林院的书翻来覆去地找,得多费不少时间,却谁都不敢有异议。 等蓝女官替四阿哥来借书的时候,看见陈女官,连忙上前打招呼道:“陈女官这是替贵妃娘娘借书来了?” 蓝女官心里疑惑,定贵妃不是在坐月子,怎么陈女官跑来借书了? 坐月子的时候不能伤了眼睛,更不能看书才是。 陈女官就解释道:“是,主子坐月子,我就给她念念书来解闷。偏殿的书大多都看过了,只好来翰林院借几本新书。” 蓝女官这才明白了,也帮着去找书,看了下名单,找出不少有趣的书一对,几乎都是偏殿有的,顾凝宸也看过的。 他们翻了半个时辰,总算是翻出几本新书来。 陈女官担心顾凝宸等久了,只跟蓝女官打了一声招呼,然后匆匆赶回重华宫去了。 顾凝宸得知陈女官特地去翰林院借书,就是怕自己闷了,于是笑道:“其实看看一样的书也没什么,每本书重新看一遍,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这确实是她的想法,很多书都不止看过一次。 当然这也是有深度的书,不然多看一遍就没什么意思了。 有些书值得反复读个两三遍,每次看都有不一样的感悟,顾凝宸很喜欢这种感觉。 不过陈女官特地跑去翰林院借新书,顾凝宸也很欢喜,听听有什么特别内容的新书,亦是别有一番意思。 其他宫人在翰林院见到陈女官后,也回去跟自家主子提起。 嫔妃们听说顾凝宸在坐月子的时候都不忘让人念书来学习,实在太勤奋了一点,难怪懂得那么多。 连坐月子的时候都如此拼命,更别提是平时了! 嫔妃们于是又开始埋头苦读,怎么都不能叫顾凝宸比下去太多。 哪怕追不上顾凝宸,比其他嫔妃好一点也不错啊! 后宫一时又充满了学习的氛围,让想偷懒一下的惠妃都无语了。 她感觉自己已经能认出大部分的字,相当棒棒的了。 不过也是惠妃因为明珠的事不敢总出去见人,索性留在延禧宫里好好多识字,免得给大阿哥丢脸了。 只是大阿哥的性子约莫也随了她,读书不怎么样,功课写得马马虎虎的。 最近惠妃听说大阿哥每天傍晚都跑去四阿哥的住处,还带着三阿哥,三人一起写功课。 说是一起写,到头来是四阿哥指导大阿哥和三阿哥写功课,让惠妃听得脸都有点红了。 三阿哥就算了,只比四阿哥大一点,两人还前后脚一起读书,进度估计差不多,一起做功课也没什么。 但是大阿哥比四阿哥年长那么多,读书居然被四阿哥追上进度了,简直也太丢脸了。 问题是这个儿子还不觉得丢脸,反而特别高兴,终于有人能辅导他功课。 休息的时候大阿哥到延禧宫来,跟惠妃一说,她气得不行:“你这个当大哥的不辅导弟弟功课就算了,还要反过来让弟弟辅导,不觉得丢脸吗?” 大阿哥还真不觉得,嘟囔道:“四弟聪慧,学得又快又好,我不会就请教他,让四弟来指导一下怎么了?我又没让四弟帮忙写功课,他只给我说说,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