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 分卷阅读38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86(1 / 1)

红色的湖水放在透明玻璃瓶里面,在眼光下更为鲜艳。 康熙看着挺有意思,亲自提纯后,发现还真是盐湖,能够变成盐,却是淡红色的盐。 这颜色尤为奇怪,但是却十分漂亮,在阳光下就像是蔷薇一样的颜色。 康熙就给这种盐起名为蔷薇盐,确实很相配了。 顾凝宸却明白这个盐湖会呈现出鲜红色来,是因为盐湖里面有嗜盐菌和杜氏盐藻等微生物。 尤其是杜氏盐藻在高盐的环境之下,就会呈现出鲜红色。 康熙为了谨慎起见,先让人把这些盐稀释后给家禽试一试。 家禽没有问题,再增加一点浓度,一段时间后依旧没问题,这才能让人用了。 这盐除了颜色之外,跟一般的盐在味道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顾凝宸就对康熙说道:“这样漂亮的盐,想必西洋人一定会很喜欢。” 大清的百姓恐怕会觉得这盐实在太奇怪,未必愿意尝试,但是胆子大的西洋人就不一样了。 而且他们热爱颜色鲜艳又华丽的东西,这么个颜色明艳的盐巴一定叫他们很是喜欢。 喜欢又稀少,就能卖出天价来了。 康熙笑笑道:“确实,朕让几个传教士看一看这蔷薇盐,他们都很感兴趣。” 何止感兴趣,白晋第一时间就想要买下一点送回去给法兰西国王。 这一点盐巴,康熙还是送得起的。 不过先让人做了拳头大的玻璃瓶子送过来,这瓶子是特意烧制的,外边还有蔷薇花的形状的浮雕,加上装进去的蔷薇盐,简直美不胜收。 他这送还不是一瓶,而是一对,外边用上带玻璃窗口的檀木盒子,这才让人送去给法兰西国王。 路易十四收到后极为惊艳,只觉得康熙这个笔友实在太慷慨了,找到这么漂亮的盐巴就第一时间给自己送来。 礼尚往来,他给康熙的回礼是一箱葡萄酒。 康熙收到葡萄酒就笑了,对顾凝宸道:“朕先收好了,等你生完孩子之后,咱们再一起品酒。” 顾凝宸也笑了:“好。” 法兰西国王收到那么漂亮的蔷薇盐,自然要炫耀一番。 他最喜欢就是开舞会了,然后在舞会的时候让人把蔷薇盐送了出来,就放在最显眼的中间位置,让人一眼就能看见。 所有人对这个蔷薇盐都极有兴趣,赞不绝口,还跟法兰西国王打听这盐的来历。 得知是大清的皇帝刚找到的新盐,直接就送给了法兰西国王当礼物,其他人就更羡慕了。 康熙除了送法兰西国王之外,就连前波兰国王也没落下,给这个笔友也送了。 索别斯基收到的时候忍不住惊讶,又缓缓笑了。 哪怕他如今不再是国王,康熙也没忘记两人曾经的情谊,倒是难得。 法兰西国王是大张旗鼓的送,索别斯基这边送的就低调,不过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不少西洋贵族都开始跟拍卖行打听:什么时候蔷薇盐也会上? 他们的金子已经准备好了,就等蔷薇盐在拍卖行上了! 王谈自然跟康熙禀报此事,也问起什么时候蔷薇盐能在拍卖会上架。 想必一上去,就要被人拍个天价! 想到国库又多了一个大进项,王谈心里就美滋滋的。 康熙就道:“不着急,蔷薇盐的开采才开始。” 而且他刚前脚送了礼物,后脚就在拍卖会上开拍,到底还是太急躁了一点。 康熙如今没那么缺钱了,反而更看重别的。 再说了,有些东西太容易得到,反倒没那么稀奇。 顾凝宸知道,这就是延迟满足了,越是延迟,就像是在人心里装了个钩子一样,让人心痒痒的,却迟迟买不到,等能买的时候就忍不住冲动,恨不能全买下来了! 这种蔷薇盐又十分稀有,康熙也不打算卖太多,过了一段时间只在每个拍卖行上了几瓶。 此事就交给王谈了,康熙倒是空闲了下来,能多陪陪顾凝宸。 他之前忙忙碌碌的,都没能安安静静陪着顾凝宸。 顾凝宸的肚子比之前更大了,走路的时候都有点费劲。 不过她的脸色很不错,因为六阿哥也有了经验,这次怀孕并不害喜,还是颇为轻松的。 两人一起用饭,之后再一起去后院散散步,一起赏赏花。 康熙偶尔会作画,画顾凝宸或者周围的景色。 顾凝宸就会在他旁边坐着,看康熙画画。 康熙已经有很多张她的画了,还是乐此不疲,喜欢画顾凝宸,说是觉得每一天的顾凝宸都是不一样的。 顾凝宸自己没感觉什么时候不一样,不过看着康熙笔下的自己,确实有所不同。 有笑着的时候,有低头专心的时候,有蹙眉思考的时候,没一个神态是一模一样的。 就连笑起来,也有欢喜的笑,有收敛的笑,还有带着点调皮的笑。 康熙的笔尖总是能捕捉到她不一样的地方,每次看着他画画,顾凝宸都忍不住惊叹,这才是天赋。 这一点顾凝宸就没有了,她画的人物太过僵硬,简直跟没有灵魂一样。 两人偶尔还在窗边对弈,一起看看书再说说话。 跟康熙在一起的时候,顾凝宸总感觉有说不完的话,时间也过得特别快,转眼就天黑了下去。 平静的日子只过了半个月,康熙就收到一份折子,说是哈尔汗国干旱,颗粒无收,百姓饿死无数,有不少人就冒险想跨越边境到大清来求助,只求能有一口饭吃,能活下去就好。 如今这些人在边境被蒙古和驻军拦着,也快要拦不住了。 那么长的边境线,他们只能拦下一部分,有一批人很可能已经从别处翻越过去。 如果只是几百上千的人,也能安置得了。 可怕的是至少上万人,甚至几万人蜂拥过来,那么处置起来就麻烦了。 这些人身上可能还带着疫病,要是死在半路,尸身太多也会造成瘟疫。 如果安置他们就需要大批的粮食,也是一笔不少的花费。 光是一天的消耗,就足以叫人咂舌。 如果不管这些百姓,甚至出动士兵把人赶回去,必然就有伤亡。 几万人为了活下去拼命,士兵们就不可能不受伤甚至为此而死。 直接用上武器,那就是单方面的屠杀,这就可能叫人诟病,指责康熙的草菅人命。 不管怎么处置都是个麻烦,而这个麻烦看着就不会是偶然。 康熙看着折子皱起眉头来道:“这么多人一起涌过来,必然有个领头之人,这人目的显然不单纯,也不安好心。” 这天已经开始冷了,如此多人这时候被怂恿过来,会给大清造成很大的负担。 他第一时间想到就是俄国沙皇插手了此事,派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