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 分卷阅读41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14(1 / 1)

果尽早得到金鸡纳霜服下的话,虽然未必能百分百恢复原本的样子,但是起码能恢复八成,就跟太子一样。 只要不过分劳累,跟平常人就没什么区别,继续办差也是没问题的了。 对此顾凝宸表示极大的支持,不管是西洋医学还是中医学,只要能治病救人就行。 康熙握着她的手笑道:“不管朕做什么决定,你都是第一时间支持朕。” 顾凝宸也笑了:“因为皇上每次都做了英明的决定,我如何能不支持?” 第112章 二更合一 康熙说做就做,只是在江南开设西洋医馆不是难事,但是谁去当这个医馆的负责人就得想一想了。 如今大夫主要擅长中医,西洋医术并不擅长。 传教士擅长一些,却只能看出西洋的一些病症,像中医那样把脉来辩证也是不会的。 如此一来,倒是让康熙为难了。 让传教士过去坐诊西洋医馆就说不过去,自己也不能彻底放心,叫御医过去,对西洋药物可能并没有传教士那么熟悉。 为此白晋给康熙推荐了一个法兰西人,是个药师。 他对中医很感兴趣,这些年也一直在大清游历,跟不少大夫是好友,学会了不少中医方面的事,尤其一口官话说得十分流利。 会说官话,又懂一点中医,对西洋医学也熟悉,让他来坐诊西洋医馆是再适合不过了。 尤其他放下了西洋那一套治疗的方式,不会一上来就粗蛮放血,叫康熙也放心了一点。 顾凝宸就提议道:“皇上可以让当地知名的大夫去医馆轮流坐诊,这样就不耽误他们自个的医馆,又有人帮着看病,不至于叫这位西洋药师手忙脚乱。” 哪怕这个西洋药师会一点中医的药理,但是让他把脉看病还是太为难人了。 这得从小学,还得有天赋和领悟力才行。 中医靠的是人本身,一个好的中医需要很多年培养后才能妙手回春,这位西洋药师想要几年内就熟悉是不可能的。 康熙点点头:“这个法子不错,想必很多大夫愿意过去坐诊。” 毕竟是康熙名下的西洋医馆,这些大夫在当地有名气,当然也想要更上一层楼。 他们轮流去西洋医馆坐诊,在康熙面前留下个好印象,自己的名声更好不说,指不定还能造福子孙,如何能不乐意? 反过来说,对康熙也有好处,就是他不必多宣传,有这些大夫作为金字招牌在,很多病人就闻讯而至,让西洋医馆很快被众人熟知。 有什么疑难杂症也能过去看看,指不定是西洋的病症,比如疟疾这样的就能第一时间过来拿药,不至于耽误了病情。 这正是康熙想要的,对当地大夫来说是双赢的好事,自然是个极好的法子了。 果然康熙一有意,当地不少大夫都纷纷递了名帖,愿意轮流在西洋医馆坐诊。 暂时病人都是冲着这些有名的大夫去的,西洋药师无所事事,也不闲着,跟过来的家属普及了一下疟疾的病症。 只说如果谁出现这样的症状就不是普通的寒症,得立刻送来西洋医馆,用西洋药医治才行。 曹寅为了支持康熙建起西洋医馆,还特意派人来,让西洋药师可以提起自己的名字和病症。 曹家在江南当地是响当当的人家了,这样的人家能请的大夫无数,最后谁都没治好曹寅,反而是用了西洋药材保住了性命。 要西洋药师说得天花乱坠,这药还救过太子之类的,只怕没谁会相信。 毕竟太子离得太远了,是真是假,谁都不可能去查明真相。 但是曹寅就不一样了,曹家在江南太有名,又是康熙的心腹大臣,不少人家都跟曹家交好。 曹寅病重的事自然传了出去,如今是无人不知。 他忽然好起来,还是京城派人送药来,西洋药师又肯定了这个说法,曹家还派人来跟西洋药师打交道,要买下一盒子金鸡纳霜放在家里备用。 西洋医馆门前那么多人亲眼所见,对西洋药师的话就深信不疑了。 正巧有一户人家,当家是个行商,前阵子去南边送货,回来后可能太累就病倒了,说的症状竟然跟西洋药师一模一样,吓得那家人赶紧请西洋药师去家里。 这行商果真也是疟疾,幸好发病不久,服下金鸡纳霜之后就没什么大碍,很快就好了起来。 此事让西洋医馆的名声彻底起来了,很多人还特地从南边赶来买下金鸡纳霜。 毕竟南边行商不少,他们时常要过去,冷不丁中了瘴气也不自知。 以前都只能熬着,多半熬不了多久,每次行商都像是拿命拼的,如今终于有了灵药,能够药到病除,他们如何能不买? 这下子金鸡纳霜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了起来,西洋医馆很快就快没库存了,只能写信请示康熙,希望能够增加金鸡纳霜的进口。 金鸡霜纳如今还是依靠西洋那边进口,数量并不算很多。 毕竟西洋的人口就在那里,他们留下一点,其余的用来进口,数量还是有限的。 大清的人口是欧洲那边好几倍,不管欧洲出口多少,大清这边人一多就不够用了。 顾凝宸就觉得,与其一直进口,为何不自己种呢! 欧洲的金鸡纳霜也是依靠进口,原产地是南美洲,其实印尼才是金鸡纳树种的最多的地方。 金鸡纳树适合潮湿暖和一点的地方种植,广东、广西和云贵等地都适合种。 大约六年左右,就能剥掉树皮磨成粉做金鸡纳霜的药了。 顾凝宸这么一说,康熙就点头道:“确实,一直让西洋进口,如果有一天西洋不愿意卖药的话,咱们就太被动了一点。” 康熙不喜欢主动权掌握在别人手里,于是派人去印尼采买金鸡纳树回来种植。 买树苗的话,要种好几年实在太久了。 顾凝宸知道金鸡纳树三年就定植,买三四年生的树苗比较好,已经长大了一点,不容易有虫害,也好养活。 只养个两三年就能作为药用,时间不会太长。 康熙深以为然,不但派人采买三四年的树苗,还特地出钱请来种植金鸡纳树的人。 语言不通倒不是个问题,之前印尼被英吉利占领。 后来英吉利衰败了起来,没有能力再掌握这么远的殖民地。 加上印尼的百姓奋起反抗,英吉利只好放弃了这块地方。 因为被英吉利掌握了多年,印尼人很多都会英吉利语,虽然口音重了一点,却也能听懂,大大方便了如今的沟通了。 康熙派了几个语言学院的人跟着,给当地老农做翻译,让他们学习如何种植和养护金鸡纳树。 另外他没有放弃西洋那边对金鸡纳霜的进口,却开始跟印尼这边合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