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皇帝不会有清醒的一天了。 剩下的一群太监宫女,也皆再无开口之日。 一整夜的厮杀之后,旭日从东方缓缓升起。 天光乍现。 —— 谢珏脸上还有未干的鲜红血迹,从里面走出来,脸上面无表情,嗜血到麻木。 熊英扫除了七皇子剩余的党羽前来复命,谢珏也没什么反应,冷冷地应了一声。 目光所及之处,尸山血海一片,亦有各种宫女太监的尸体混杂在其中。屠杀的一夜,人命已如尘土,一个不小心便死在各种刀箭之下。 一个挣脱了控制的副将走投无路之下奋力向前跑,企图逃跑,谢珏接过手下递来的弓箭,眼也不眨对着人影越来越小的方向瞄准,下一刻箭矢飞速离去,正中心脏,人轰然倒下。 熊英上前接过他的弓箭,正要退回去,忽然听到没什么温度的一声询问,“她呢?” 熊英一顿,没反应过来殿下忽如其来口中的‘她’指的是谁。 直到看到旁边围拢在一处的宫女太监之时才反应过来,“回殿下,云泠姑娘带末将和陈世子碰头之后便离开了,她去了哪里……”声音渐渐隐下来,熊英犹豫了一阵,突然跪下,“属下也不知。只是从昨夜到现在都没有云泠姑娘的消息,怕不是已经……” 昨夜情况如此紧急,大事为重,况且殿下也没有吩咐要派人保护云泠姑娘,他自然也没管。但是刀枪不长眼,昨夜到处都在杀人,她一个手无寸铁的女人,能逃到哪里去。 谢珏回过头,平静无波地问,“你是说她死了?” 熊英:“属下也是猜测。” 周围透着安静。 风里都是血腥味。 谢珏下颌薄冷,眉骨几不可察地动了动。 “嗯。” 他道。 第14章 大军撤退,血洗了一夜的皇宫逐渐变得空寂。 靖宁帝被三皇子七皇子的动乱惊厥,风邪入体,口不能言。 之前留下口喻,立救驾有功的六皇子谢珏为太子,暂理朝政。 一夜之间天翻地覆,朝堂群臣争论不休。 三皇子七皇子两派自然嚷嚷着反对,不仅如此,谢珏之前的暴戾行事作风也让许多耿直忠心的老臣颇有异议。 户部侍郎关向道道:“陛下忽然病重,谁也不知道其中发生了什么,仅仅一道口喻如何能服众?再者,在场诸位也不是不知道,六皇子当街鞭打重臣之子,陛下对六皇子早就不满其德行,几番怒斥,依臣看,还是等陛下清醒了再做决定不迟!” 又道,“高大人你身为受害者,意下如何?” 高严出列,恭敬道,“说来惭愧,臣原以为六殿下故意鞭打我儿,回去调查一番后才发逆子出言不逊在先,实在汗颜呐,汗颜!” 朝堂皆知兵部尚书高严与谢珏的大仇,却不想他竟然在此时突然翻供! 那大臣脸色一白,“好你的个高严,竟然在此时反口。” 即便如此,三皇子七皇子一派依然不休,“就算那事是误会,可满朝上下谁不知六皇子品行,皇上不满已久,怎么会如此轻易立为储君?!” 也有人反对,“此话不对,三皇子七皇子谋反在先,特赦六皇子出宫救驾,六皇子有勇有谋救下皇上,陛下临危托付如何不能立?” 议论纷纷,吵得一塌糊涂,谁也不服谁。 而反对派便一直抓着‘趁虚而入,得位不正’的名头不放。此后,即便谢珏登基,也对他颇有影响。 谢珏面无表情地看着底下一群人。 两派争论不休之际,一个大臣忽然问萧太傅:“太傅以为如何?” 萧老太傅,三朝元老,为人刚正不阿,一身清流,德高望重桃李遍天下,在朝堂上颇有声望,可以说是文官之泰斗。 几个大臣附和,“对,萧太傅,您来评判评判。” 所有朝臣望向萧老太傅。 萧老太傅虽已年迈,但依然身姿如松,风骨不折。他缓缓出列,拱手行礼,声音沉如洪钟,“六皇子乃元后嫡子,中宫正统,虽临危受命,但名正言顺——” 缓了缓,“堪为储君。” 朝堂中的喧嚣争吵一瞬间静止。 互相对望。 过了好一会儿,殿内大部分臣子一齐拱手行礼,“太子殿下千岁!” —— 解决了那群烦人的大臣,以及谢旭谢康的看押之事,谢珏头疼欲裂。 但前朝后宫还有太多的事需要他处理,继后与张贵妃被囚,原掌管六局十二监都是继后和张贵妃的人,他需要一个忠心的,聪明的人为他接管后宫。 “去御花园。”谢珏吩咐。 随侍的宫人很快就准备好了软轿,却发现太子殿下根本没有坐轿子的意思,径直抬步离开。 宫人恐慌了一瞬立马跟上。 战战兢兢的怕没有伺候好太子受罚。 秋日萧瑟,饶是御花园里也略显凋零了些,晚风微寒,宫人小心递上锦袍却被谢珏不耐地挥开。 一群没有眼色的东西。 宫人忙低着头退下。 谢珏看着看着觉得这景象索然无味,头却更痛了。 压着眉转身离开。 刚抬腿,身后忽然传来一阵细微的脚步声。 然后,他听到一道忐忑的,着急的,温软的声音喊他,“殿下。” 谢珏脚步一停。 周围的宫人侍卫已经围了过去,一个侍卫抽出剑呵斥道,“大胆,什么人?” 谢珏缓缓转过身,看到一双氤氲秀致的杏眸。 定定看着她,薄唇扬了扬,听着冷血至极,一字一句道,“你没死啊?” 云泠眼眸浅浅弯了弯,“托殿下的福。” 谢珏停了一瞬,冷哼了声,“甚好。” 第15章 宫里都在传,不知道哪里来的小宫女,竟然入了太子殿下的眼,一跃成为太子殿下的贴身宫女,伺候笔墨。 尚膳监的几位掌事太监惶恐不安,尤其黄公公,宝公公为首,整日忐忑不安。 别人不知,他们最是清楚。 前朝时局一朝变天,眼下后宫动荡,许多原本依附着继后和张贵妃的颇有品级的内侍和女官被贬的贬,杀的杀,人心惶惶。再高品级的内官也不知道哪天项上人头不保,有些门路的,纷纷来求云泠。 即便云泠现在什么品级都没有。 云泠自然不会收下那些礼,几番推拒后回到自己的房内。 手里拿着一支金丝桃花簪,是太子随手赏给她的。 兵变那天她在一口枯井里躲了一天一夜,才躲开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士兵。得知他成功,好不容易才在御花园看见新晋的太子殿下。 到宫变过去,才两天而已。 她还来不及出去告诉冬冬一声。 好在她在五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