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赵普也无奈了,心真大啊我滴陛下!于是他换了一个说法:衷心的将领不会造反,但是臣看他们没有什么御下之能,怕他们手下造反啊!”
“‘不能制服其下,则军伍间万一有作孽者,彼临时亦不能自由耳。’赵匡胤一听,这可太耳熟了,这不就是他‘被迫’黄袍加身的翻版吗?老赵可一直说,不是我想当皇帝,是手下逼的啊!自己走了这条路,当然就怕别人也有样学样,赵普这一番话切中肯綮,直击皇帝内心。现在大家伙兄弟如手足,情深义重,但是兄弟们-->>大权在握日久人心生变,万一也想模仿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怎么办?”
“因此,在建隆二年七月,戊辰这天,皇帝就请客让石守信这些将领一起来喝酒了,看起来其乐融融的,皇帝在席间诉说自己最近总失眠,那将领当然要问一下原因啊,皇帝于是表示,自己担心他们的部下造反。赵匡胤着重表达的是,我没有不信在座的兄弟的意思,就是担心你们手下人太多了不好管、管不住怎么办?皇帝想必十分感谢这个来源于宰相赵普的理由,当场就用上了。”
“这些将领当场跪下了,真·跪求皇帝指条明路,赵匡胤于是给了三条建议,你们何不解甲到各地去?第一,你们可释去兵权,出守大藩做节度使;第二,你们可买田置业,豢养歌姬,享受生活,还能为子孙立下不动产;第三与朕结为姻亲,君臣之间,两无猜疑。这些将领当天回去估计就睡不着了,辗转难眠一晚上在想,皇上是不是在点我呢?”
“于是第二天,受到启发的资深将领纷纷请辞。到了庚午日,皇帝发布诏书,罢去将领们禁军职务,任为地方任节度使,听起来也十分好听,在当地也是说一不二的大官。”
——
洪武年间。
“要我说,装模作样的当属宋祖。”因为被拉踩对比,心气不顺的朱元璋看赵匡胤很不顺眼,感觉到仙人的偏心就更不顺眼了,“仙人说得温柔平和,哪有书面所写的看上去一派祥和?”
他教诲儿子们:“史书就那么几个字放在那儿让人读,谁真的只看见表面那几个字,听信
史官的话,真是一点头脑都没有。我一个大老粗,也会读史书,但我也能看的更深……老二,你来说,杯酒释兵权的真实情况。”()
他突然点名,走神的朱樉一个激灵:啊?
?本作者茗色提醒您《秦皇汉武都对我“真香”了[历史直播]》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啊什么啊?”看老二的蠢模样,朱元璋气不打一处来,视线划过乖巧挺拔的长子、大胡子美须髯的三子和闪耀如灯球的刺目四子,“老五你来说。”
还得是老五,朱橚款款道来:“释兵权的举动早于壬辰宴会,宋朝未废禁军成为三衙统领时,分为殿前司和侍卫亲军司,殿前司的殿前都点检,即与宋祖黄袍加身前同一职位的是慕容延钊,早在建隆二年闰三月,慕容延钊罢为山南西道节度使。而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令坤也同时被罢为成德节度使。”
朱樉挤眉弄眼地笑了:“两个最高官职的将领已经交出兵权,那宋祖说我们喝杯酒,给你们指条明路,剩下的将领都见到长官的下场了,除了顺着还能怎么办?造……咳咳咳!”
可能是肆无忌惮惯了,差点儿在老爹面前顺嘴说出“造反吗”的朱樉揉着肋骨,眼含泪花,不禁感谢给予他疼痛的四弟。
朱棣表示不谢。
其实他心里想揍二哥很久了。
——
“侍卫都指挥使、归德节度使石守信降为了天平节度使,就是石敬瑭看不上的那个地方,其实算不上多差劲,而皇帝也实现了承诺,石守信次子尚了公主,娶的是赵匡胤次女延庆公主。”
“再比如,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做忠正军节度使,做地方官在位八年为政宽减,向中央表达了他的忠诚。有次他幕僚说下头有个县令罢免小吏竟然没有向节度使报告,这不把您放在眼里啊!要治他的罪!王审琦却说,许多地方都维持着五代时期诸侯强横的不良风气,令天子任命的县令没法行使县令的职权,现在大宋都建国了,大人,时代变了,咱别管那么宽,要为咱部下有这么一个敬职敬责的好县令感到欣慰才是。”
小酒叹服:“这人通透啊!”
白白:“当时这事情传出去,许多人叹服,王审琦很明显就是‘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皇帝实现了承诺,他回以高度配合。王审琦不但长子尚昭庆公主,他的五世孙还有荣宠娶了宋英宗的女儿徐国公主,都多少年后了,老赵家还对王审琦子孙优待,没辜负王审琦在地方上极力配合中央集权的努力,老赵家能处啊!”
“其他几位将领也与皇家有结亲,就不赘述了,宋太.祖对他们的后代安排得恰恰当当的:如果你孩子不成器,我能保证他有官做,如果他愿意读书,也能考科举,如果想躺平,也可以做个富贵闲人。”
“有个笑谈,比较夸张形容赵匡胤是如何补偿的——开国名将曹彬被夺了兵权,闷闷不乐回家,发现家里没有站脚的地方,因为被赵匡胤给的钱塞满了院子……”
小酒笑:“在掉脑袋和有钱之间,那我选择钱。”
白白:“老刘、老朱真的可以学习一下老赵的思路,如何实现双赢,皇帝与宿将之间也
()可以是正和博弈,共患难、同富贵,自此,赵匡胤的措施一直被后来的皇帝实施下去,非常有利于统治集团的内部团结,解决了各个靠武力支撑建立的王朝普遍存在的问题。各朝代对于立下汗马功劳的勋贵,一直处于两个极端,明太.祖朱元璋就是杀杀杀,宋太祖不但温和,也更显得有政治智慧。”
——
大唐,过去式的白月光李世民也幽幽感叹:“仙人是真的很喜欢这个皇帝的样子……”
明朝的朱元璋也酸:“搞计谋的心都脏,腹黑心狠会装相。我哪里就爱杀人了?”
儿子们:“……”
儿子们不敢说话,老子有话要说:“那宋朝,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被辽国欺负了几百年,哪比得上我大明?看我不一年北伐就把燕云十六州拿下?”
于是朱樉也嘀咕:“仙人真是心偏到没边了……”
朱棣跟上父亲的思路,认同:“书面上和谐宁静,因为已经一轮血腥残酷了,在无人敢言,北宋有书《太.祖实录》,只字不提其光辉智慧,仙人所言故事我也通读,出自《续资治通鉴长篇》,为南宋李焘所作,历经多年,恐怕皆为后人误读。开国初,宋祖势弱,若杀尽武将,何人能与其卖命,当然安抚为主。”
朱元璋冷哼,将心比心:“我不信君臣抱头痛哭的所有感人故事,想‘释兵权’,还不是五代给他打下的好基础,让他不用担心将领出任节度使拥兵自重的问题?”
“这人能多年精心布局渗透,等待国君幼小的时机一举篡位,以他的心智计谋,想解除兵权也布局漫长,怎么可能就莽莽然一顿酒宴就顺利点醒武将?”
他甚至采信了一些阴谋论:“他老东家柴荣的突然暴毙,也说不准是不是动了手脚……天道好轮回吧,也不怪他被他弟弟弄得‘突然暴毙’了,呵。”
朱元璋幸灾乐祸:“让他削了这么多个禁军,结果漏了个禁军统领殿前都虞候赵光义还在他身边。”
太子朱标看亲爹上头,也无奈:“父亲,‘烛影斧声’不是正史,仙人都说了是野史。传言说司马光是隐晦透露,至少书面上强调不是太宗做的。”
“野史就野史,你看正史,也未必多‘正’,标儿,你就是太善良了,不愿相信人心阴暗,会吃亏的。”老父亲操碎了心。
朱标眉眼柔和,他顺着老父亲,历数:“宋祖还未登基前,后周殿前都指挥使李重进被他调防至青州,李重进拒绝调动,面对宋祖夺位,于是后周大将李筠联合北汉起兵光复后周,兵败身死,因此战事结果,宋祖得以有理由对禁军进行调动。建隆元年六月,宋祖因平定李筠论功行赏,任张光翰、赵彦徽为地方节度使,提拔其义社兄弟韩重赟与心腹爱将罗彦瓌进入禁军,十一月因李重进兵败扬州,次年宋祖论功行赏,慕容延钊和韩令坤又外放节度使……”
朱樉倒吸一口冷气:“这些细节仙人都没讲到,仔细想来竟有些太过巧合,细细密密计谋如织网,每次调动都是皇帝在下棋!”
他疑惑:“但
这种明升暗降,将领们难道没有发现,不会异议吗?”
这题朱棣都会做:“因为唐宋禁军统领外放节度使诗词太正常不过的调动了。”
朱标继续道:“宋祖又一并撤销本人担任过的殿前都点检职位,这也十分正常,于是他的心腹石守信掌控侍卫司,妹妹嫁给殿前司大将高怀德,令禁军两司都在掌控之下……”
朱樉实乃气氛组,又倒吸一口冷气,用新学的词汇表达内心震撼:“恐怖如斯!”
朱标:“但是宋祖仍不放心,七月进行了大批调动,即‘杯酒释兵权’一事了。继而改制禁军两司为三衙,扶持资历低浅的军官进入三衙,又用枢密院的文官打压禁军职权,禁军三衙虽掌握禁军,调兵和发兵之权却在枢密院,后勤粮草的调拨又归三司。”
朱元璋哼哼:“所以他疑心难道不重吗?不过这改革还挺好用的……”
宋代为了削弱相权,三省长官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为宰相办公。宰相只有部分政务,枢密院有军权,三司管财政,权力相互制衡,而大权则系于皇帝手中,深得狠抓权柄的朱元璋赞赏。
明朝沿袭元朝制度,本来是有宰相的,但是朱元璋原来越觉得宰相没什么必要。
要不废了宰相吧?
这想法,到现在他也没和儿子还有臣子说过。
老朱同学下手,主打的就是一个猝不及防。
——
白白对于以上故事总结:“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我反复看,真的就一杯酒,多一杯没有。一杯酒,也能谈下和平。”
“酒不仅能引起灾祸,也是可是lovepeace的。所以别总把坏事让酒背锅好吗?三国张飞因醉酒而失守城池,黄祖醉酒杀人,别问,问就是醉意上头,戒酒是不可能戒酒的,也工作时贪喝酒到小命玩完这样子。”
小酒也叹息:“醉酒误事啊,办正事别喝酒呗,我虽然酒量不错,但屏幕前的小可爱已经被我嘱咐烦了吧?劲酒虽好,请勿贪杯哦。”
“我觉得吧,你这个视频旁边得打上好几个警示标语:未成年人不得饮酒!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饮酒多理性,家人少担心!劝酒风气不可助长,不劝酒,才是真朋友!”
白白耳朵一动,深吸一口气:“劝酒,还有个更离谱的故事,劝酒文化除了文艺范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自古也有以命相逼的陋习,魏晋富豪石崇让美人斟酒劝客,如果客人不喝酒,他就让侍卫当场把美人杀掉,以此来逼迫他人,为劝酒名士王敦连杀三人,王敦不为所动,同行的王导看不下去了,他责备王敦,王敦却说,他杀自家人,关我屁事,关你屁事?”
小酒大为震撼但不理解且愤怒:“那些美人的命也是命。什么辣鸡酒局,辣鸡的从来不是酒,而是这些劝酒人。”
白白不禁为酒叫屈:“酒要是能说话,当场点歌错错错,是我的错,喝我之前你怎么不说~”
“所以,家人们,不要学习反面
教材,正面教材如上,自行学习哈!”()
mdashmdash
?本作者茗色提醒您最全的《秦皇汉武都对我“真香”了[历史直播]》尽在[],域名[(()
天幕之下,不同时空。
秦始皇轻笑:“朕禁酒。”
刘邦对萧何嬉笑:“据说我也禁酒。”
曹操在孔融和刘协惊恐的目光中淡定道:“我禁酒。”
朱元璋:“好巧,我也禁酒。”
几位禁酒大使没有嘚瑟太久,小酒记忆力太好,哪壶不开提哪壶:“等一下,我好像还有个问题。刘邦、曹操、朱元璋怎么就渣男了?”
“哦!”她自问自答,恍然大悟,“朱八八同学杀功臣,狡兔死,走狗烹?”
永乐年间,朱棣仰望星空,看老父亲的黑历史。
他看臣子欲言又止,满目扭曲怕对太.祖不敬的表情,也为他们尴尬,岔开话题:“学什么呢?学禁军分片区行动?好好的守卫力量,分一半在外驻守,就是为了防止京城的禁军哗变没有支援,而且在外与在京的士兵还定期调动,将领也定期调动,折腾得将不识兵,兵不识将……”
“温水煮青蛙,军权集中了,士气也散了。”
是皇帝,也是名将的朱棣对此事嗤之以鼻的,士兵衷心跟随将领,对士气以及军纪的凝聚力尤为重要:“南宋岳家军比北宋能打,很大有他们的士兵识得将领的原因吧?”
他的爱将张玉刚好了解:“北宋禁军,高位空悬不授,只为降低分割统帅兵权,且命令各藩镇所辖军队挑选骁勇善战的士兵补入禁军,再提供训练标准,命令各地训练强壮的士卒不断送入京城,因此各地无法留存英勇士兵,又有冗军之弊。但是唐末历经几百年,藩镇问题确实得到根治。”
朱棣嗤笑:“怪道各地宋军只剩老弱病残,不堪一击,此等冗军之弊,我当引以为戒。”
“是。”
“不过地方军权不得强于中央道理还是对的,削藩啊削藩,自古来都得削,不削不行啊!”
还好他削得差不多了。
众将领又表情扭曲复杂地低着头颅:顶头这位当初也是被削藩然后造反的。
朱棣倒是自己说了:“我为燕王时,塞外戍守,但我为皇帝,当为江山社稷长久计。”
仙人哪句话怎么说来着?
对咯,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要撕了别人的伞!
大臣们:“……”
您看得开就好。
朱棣继续仰望星空看老父亲的黑历史。
仙人道:“据说,明朝36个开国功臣,朱元璋杀掉了三十个。”
洪武年间还活着的朱元璋亲自辟谣:“哪有那么多?!”
他掰着指头数到现在:“也就二、三、四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