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陛下说的。 “今日不如就将话说明白。” “我是绝对不会回宫的。” 作者有话说: 第65章 、第六十五回 中萃宫一直等的人迈入宫门的时候, 皇太后就在屋门口站着了。 她一直盯着秦砚,想要找出一些痕迹。 但看秦砚神色无常,便也放心下来。 接下来不过是寻常看看账目, 说说寻常的。 说实话进宫之前秦砚早就做好了准备,以皇太后的个性肯定要问一问沈旷。 但是今日不仅没提沈旷, 就连好几次脱口而出的“皇帝”都被收了回去。 很可疑。 “临近夏日了,虽是天气热了起来您也别贪凉了。”秦砚盯着皇太后早早就拿出来的冰瓜果叮嘱道。 “还是有人在身边的好啊,这么多总是吃不完,要是阿砚在……”皇太后顺口想感慨秦砚要是在宫中就好了,但是立刻止住了。 有进展静观其变, 没进展才是她需要出手的时候。 秦砚虽然探究那剩下的半句是什么, 但大体也能猜到皇太后的核心思想, 毕竟前几次来都是明里暗里想让她多进宫而已。 说实话皇太后的要求还真是不好拒绝, 虽然有些像大家族强势的长辈。 但是她连这样的长辈都没有。 可偏偏又是在这皇宫之中。 既然皇太后没说,那秦砚也没再深究, 合上账目说道:“臣女已经将账目所需的东西都交给了妙晴, 您以后若是有什么事直接问她也快一些。” “那太好了, 若是早知道也不用你大热天的跑一趟了。”皇太后笑道。“这宫里不自在,也不好总让你进宫不是。” 这是说, 以后会少叫她进宫。 这态度的极大转弯, 让秦砚更觉微妙。 不由得怀疑自己,难道是得了别人不逼她回宫就不舒服的病? 秦砚这正怀疑着,皇太后竟然下了逐客令, “今日不凑巧, 午膳约了长春宫, 这都没备下餐食。” 和长春宫一起? 先不说容太后待不待见皇太后, 就是皇太后原本可从来不主动去约人。 秦砚觉得几日没进宫, 皇太后是不是内里换了个人。 有史以来最快的一次被请出了中萃宫,秦砚也不是说一头雾水,就是觉得比较奇怪,到了宫门口她看向骊洁,小声地问:“皇太后这是……” “您别多想,不过是近来找到了新乐子。”骊洁笑道,又说了些许,大意就是皇太后没有别的意思。 “既然如此,那我就放心了。”秦砚配合着说。 也算是在宫里待上了一阵,察言观色不过是基本生存技能,若是这还看不出来的话,她也不用活到现在了。 宫中越是避而不谈的问题,除开忌讳,一种是早有预谋,另一种则是静待发生。 倒不如说——都认为她最后还是会回来的吧。 “小姐,咱回王府吗?”冬寻跟在她身后问道。 秦砚回身看了看中萃宫,又看向远处。 想来也是她的疏忽。 这样下去,即便是沈旷答应,她也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去趟广华殿吧。” 广华殿前平静如常,因东瑜君主提前到来的热闹早就散了。 据闻按照礼节倒是将郡主迎到了广明大殿,甚至在宫中绕了一了圈,以示招待周详。 再者向郡主证实,我们皇帝真的是出宫办正事了。 臣子们自然兵分两路,一路带着郡主瞎转,一路在宫门口等着给皇帝通风报信。 沈旷很是欣慰,朝臣计划能够如此周详,顺便还跟傅庭安夸了两句。 “那可不周详吗?刺探情报都没这个上心。”傅庭安撇嘴。 “不过是简单的规避路线,倒也不用这么多人来。”沈旷说道。 傅庭安也不愿回想自己那些草包同僚,“那原本也是不想,以为您这不过是出宫办正事,谁曾想您这是出宫幽会。” 要是给正事打掩护他那帮同僚只不过是兢兢业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但是听说皇帝出门幽会,那是打了十二分的鸡血,势必要守护皇帝私会的身心健康。 傅庭安心中一阵白眼,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正经事也叫正事。”沈旷刻意说道,他是真的去批折子了。 “那您这是有了长足进展?”傅庭安八卦心四起,谁没听说昨夜皇帝夜不归宿。 沈旷一脸坦然,这些风风雨雨自然是传的到他耳朵里,他也并未对行踪加以掩饰。 做人就是要光明磊落,没有哪条律令不许皇帝和前妻共度良宵的。 但是这风风雨雨似乎超过了他想象的热度,为什么都这么好奇? 难道他们都没有私生活吗? “只是进入了较为稳定的阶段。”沈旷坦然答道。 一些皇家妹夫上上下下打量了大舅子一圈,总觉得有种不可靠的成分在这里。 “何事?”沈旷不禁问道。 “只是觉得特别像之前的一种感觉。”傅庭安忽然找到了源头,“您还记得之前咨询过一些事情,描述问题的时候有一句——” “‘从来没吵过。’” 那是沈旷第一次看到和离书时,形容他与皇后的关系。 确实从来没吵过。 无趣却平静的日子他原以为也可以忍受,只要稳定的存续,哪怕是一辈子也可以。 但是那不是稳定。 “从冰室拿出来的冰水,看起清澈见底,要是用力摇晃就会冻成一团。”傅庭安为自己的好兄弟担忧着。 傅庭安大概是想告诉他“较为稳定的阶段”,也许只是自欺欺人。 他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 就像是雪崩了以后,化了雪才知道压塌了多少房屋。 所以他现在还在找那个压得死的柱子修缮。 “看来你与熙君已经很稳定了?”沈旷话锋一转,有余心来操心他,那应当是无事了吧。 提起自家事,傅庭安叹了口气,但是面色还好,“劳您担忧,只要我娘不来闹,一切顺心。” “若有需要,你直说就是。”沈旷说道。 傅庭安对于皇帝突如其来的关怀虽然十分感动,但也有些警惕。 即便沈旷平日待他确实不错。 果然。 “行了,这件事你看一下。”沈旷将手中刚刚草拟的文书递给了傅庭安。 傅庭安以为自己兄弟今早就直接“不务正业”了,想着应当也不是什么困难的活,直接接了过来。 普通用来起草政令的纸张,皇帝工整的字迹,干净利落的文体。 两份有着细小差别的政令。 但是这字字句句—— “您这、”傅庭安仔细又看了一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