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朱襄看着嬴小政恼羞成怒的表情,失笑道:“政儿,你脸红了。” 嬴小政咬牙切齿:“朕、没、有!” “好,政儿没有。”见真把外甥逗急了,朱襄赶紧住嘴。 逗外甥要见好就收,不然以后就没得逗了。 回到雪姬坐的马车上,朱襄收敛起笑容,神情有些担忧:“好些了吗?还晕吗?” 把自己围在棉被里,裹得像个团子的雪姬摇头:“还好。怎么过来了?你该去照顾政儿。” 朱襄道:“政儿已经和吕不韦、李斯很熟悉了,韩非也在。他们三人足够照顾政儿。” 雪姬还是担忧:“他们三人没照顾过孩子,我怕他们有疏漏。” 朱襄苦笑:“政儿也不算普通孩子,放心。若不是你不同意,担心过给政儿病气,政儿早就来照顾你了。” 雪姬道:“照顾我干什么?君上让政儿出门是为了见识秦国的风土人情,他应该多在外面看看。” “好,是是是,行行行。”朱襄举起双手投降,“我来照顾你,可以吗?” 雪姬嘴硬:“不可以。我就有点晕而已,没什么问题。你在这里说话,我反而心烦,不如独自睡觉。” 朱襄道:“我给你唱催眠曲?” 雪姬摇头:“你唱的不好听。” 朱襄不满了:“怎么可能?我师承荀子,如今天下最著名的大儒。我的‘乐’绝对学得很好。” 雪姬捂住耳朵:“不听,烦。所以让你别来,嘈杂。” 朱襄:“……”我被当作噪音了? 朱襄道:“那你躺下,我给你讲故事。分散一下注意力,说不定你就好受些了。” 雪姬犹豫了一下,想起朱襄以前不忙时讲的那些有趣的故事,点了点头。 朱襄坐到雪姬身边,让雪姬躺在他的腿上,重新整理了一下包裹着雪姬的被子。 马车很大,雪姬个头娇小,足以侧躺在马车上。有棉被作为缓冲,又有朱襄护着,雪姬躺下也不会被颠下座椅。 “今天讲什么故事?” “什么都可以。” “总有想听的故事吧?” “嗯……没有。” “神仙的故事,还是海外小国的故事?或者是传说中大贤的故事?” “神仙的故事。” “好,那今天我们就讲《封神榜》。这个故事要从盘古开天辟地说起……” 朱襄清了清嗓子,讲的是正统《封神演义》的设定,不是网络小说“洪荒演义”。 洪荒中加入了后世许多思想,神仙也与现在的不同,比如现在的上帝是东皇太一,也是人类先祖之一,洪荒里把他给妖族了,还从一把手变成了二把手。 这个时代对祭祀的态度非常严肃,他要是这么讲,嬴小政都会跳起来敲他的头。 所以讲《封神演义》的时候,他都尽力将这个时代被官方祭祀的神灵名字模糊化,比如纣王给女娲庙题诗,就不能说是女娲。 虽说是“正统”,其实也夹杂了许多影视动画小说,只是“设定正统”。有时候想不起来具体情节了,朱襄就闭着眼睛华夏上下五千年中乱找故事胡诌。 比如他想不起西周和商朝那些数量繁多的神灵,就随意把历史中的人名糊弄进去。 朱元璋、朱棣父子二人与西周大将李世民在黄河阵前比拼法宝,刘彻带着卫青和霍去病三英温酒斩吕布……胡扯着胡扯着,朱襄自己都不记得自己编到哪去了。 “政儿打了龙王三太子,然后呢?”朱襄口若悬河,马车都停了下来。雪姬越听越精神,真的不晕了。 嬴小政从马车门探出个小脑袋:“舅父在讲什么有趣的故事?舅父!你居然背着我讲故事!” 朱襄道:“是你舅母不让你坐这辆车沾染了病气,不是我。” “我不管,我要听故事!”嬴小政跳进马车,“我怎么了?什么龙王三太子?” 朱襄干咳了一声,道:“传说嬴政乃是镇守钱塘关将军嬴子楚的儿子。” 嬴小政笑得嘴里的牙齿洞洞展露无遗:“舅父,我阿父还能当将军?” 朱襄道:“只是故事而已,别打断我。” 嬴小政道:“好,舅父继续说。” 吕不韦、李斯、韩非,以及没有存在感的嬴小政的侍从蒙恬站在马车外,竖着耳朵偷听。 朱襄将哪吒的故事改头换面,按在了嬴小政身上。 最后说到龙王水淹钱塘关,嬴小政要割肉割骨还父母的时候,朱襄感到有点不吉利,便话锋一转,嬴小政的曾大父和大父从天而降,镇压了龙王,然后把嬴小政他阿父揍了一顿,为嬴小政好好的出了一口气。 “原来嬴小政英明神武的舅父朱襄见势不对,赶紧跑到天外之天,请来了正清修的方外大神仙嬴稷和嬴柱救嬴小政。”朱襄洋洋得意道。 雪姬先是捂嘴笑,后来忍不住了,差点笑得从朱襄腿上滚下来。 嬴小政也笑得肚子疼:“舅父,原本的故事绝对不是这样,你肯定把别人的故事按到我的身上。” 雪姬道:“怎么又出现了天外之天?这你之前可没说过。” 朱襄笑道:“反正是编故事,怎么编都行。” 雪姬道:“那也不能编了后面忘记了前面。良人,你这《封神榜》可不好听。” 朱襄无奈:“好好好,我仔细琢磨琢磨,给你们编一个我记得前面的故事。” 长篇小说真的记不住全部剧情啊,朱襄想了想,只好给他们讲聊斋的小故事。 这次雪姬和嬴小政没有再挑剔了,听得入了神。 当马车重新出发的时候,嬴小政说什么也不肯离开,病气就病气,他就要听故事。 雪姬被他缠得没法,只好同意。 马车外的几人无奈回到了自己的马车上。 “真想继续听下去。” “其实我觉得之前的故事更有趣。” “也只有长平君才敢如此编排太子了。” “是啊,恐怕太子在这里,也会跟着一起笑。” 蒙恬在外面骑马。吕不韦、李斯、韩非三人坐在同一辆马车中,聊着聊着,就从聊故事的内容,变成了诉说对朱襄的羡慕。 特别是吕不韦和李斯,那语气真是酸透了。 还好他们只是羡慕和酸涩,不敢嫉妒。韩非在心里翻了个白眼,道:“朱襄公大、大才,理应被人尊敬。不服,你们也编故事让公子、笑一笑。” 李斯不服气道:“你就能编故事?” 韩非挺直胸膛:“我现在不能!所以不羡慕!” 李斯:“……我只是羡慕,羡慕而已。” 韩非挺直胸膛:“羡慕,不如学习!” 吕不韦见李斯和韩非要吵起来,赶紧打圆场:“韩非说得对,与其羡慕,不如趁着与长平君同行,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