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523(1 / 1)

一在邯郸的公子偃为赵王吗! 李牧都怀疑,燕王喜身边是不是有赵王的奸细,故意对燕王喜出这种馊主意,以保全赵国。 听闻燕国此次派出的老将剧辛曾在赵武灵王手下为官,说不定自己真的猜对了? 燕国的愚蠢,让燕国和赵国退出了向楚国施压的队伍,其他三国自然也只能退兵。 楚国没有了外部压力,迅速和谈,现在矛头对准秦国了。 李牧双手捂住脑袋,头疼啊,头太疼了。 他不知为何,又想起在咸阳时,与白起一起住在朱襄家中聊兵家之事,白起说过的话。 武安君白起当时唏嘘,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赵括为什么那么做,让他差点陷入两难之境。还好朱襄来了。 李牧终于明白了白起的心情。 燕国人你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这么蠢?满朝卿大夫难道找不出一个清醒人吗? 不是不让你们出兵啊,你们在春平侯和公子偃打起来后再出兵不行吗?你们是赶着去帮赵国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吗? 李牧痛苦无比。 第188章 沿江内迁令 朱襄得到消息的时候,广陵城的士人们也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了消息。 他们有些兴奋,又有些迷惘。 楚军要来收复广陵城了,但他们却成了痛恨的叛军的封国。 南楚国?这怎么行啊! 朱襄的心情就轻松不少。 现在项燕已经和张若交战,大概是想从西往东打,给秦军施加压力。 项燕并非莽夫。他知道秦军的舟师都驻扎在长江三角洲附近,兵力最为强大。他若直接攻打广陵城,肯定损失惨重,所以给东边秦军充分的退兵时间。 只要他能连克长江北岸西边几座城池,秦军见楚军势不可挡,自己就会离开。 船就停在广陵城渡口,朱襄想走,等探得项燕拔营前来广陵城的消息时走要和来得及,所以朱襄不急。 他一边将秦国官吏的家属撤走,一边有条不紊地把夏季收获和耕种的事布置下去,同时选了一批当地的楚国士人和和气气做交接。 陈启被广陵城中众士人推举为新的广陵县令,被朱襄带在身边,手把手教导如何继续广陵已经起步的工作,耕种、水利、城池修缮、税收…… “税收这一块,南楚国可能会有自己的想法。但我希望陈老能劝说南楚君,至少今年不要大幅度更改税收政策,有利于生产恢复。”朱襄道,“郑国已经快把水利渠道接下来的工程建议准备妥当。你们可能不会信任秦人,请南楚君派来工匠看一看再建,最好别荒废。” 陈启恭恭敬敬道:“是,长平君。” 朱襄道:“如果南楚君没有派人来,你们凑一凑钱,把标红的那几条水渠修了。把这几条水渠维护好,广陵城周边的基础灌溉也能满足了。” 陈启道:“长平君放心,老朽一定能劝服城中人。” 朱襄笑道:“那我就放心了。虽然下次再见,你我就是敌人了,但……唔,也不一定,我又不打仗,都是等城池攻破后来帮忙重建。” 陈启也不由失笑:“老朽年纪大了,恐怕也不一定等得到再次与长平君见面的那一日。” 朱襄道:“那挺好。” 他低下头,继续把已经准备好的交接文书一件一件反复叮嘱陈启。 陈启和他身边被新选出来的楚人官吏心情很复杂。 他们心中对秦国很排斥,对长平君的态度也算不上好。 不过长平君从来没在意过他们的态度,只要他们能把吩咐的事办好,还会夸赞和奖赏他们。 现在长平君要离开广陵了,居然像是普通要卸任的县令一样,还把未完成的事安排下去,好好地将每一项工作都布置好,让后来者可以立刻接手。 按照常理,秦国弃城退兵时,为接下来接管城池的人制造麻烦。 抢夺和烧毁粮仓是常见的事,有的人在撤退前甚至会把城墙、房屋全部毁掉。 长平君若直接退走,什么破坏都不做,就已经是这个时代难得的仁人君子。他居然还盼着自己离开之后,广陵城能继续繁荣? 他们看长平君的头顶,好像顶着一个“傻”字。 傻,太傻了。 朱襄给这一批楚国官吏安排完事后,终于有个暴脾气的壮汉官吏忍不住,问道:“朱襄公,你是秦国的长平君,你现在为广陵做的事,岂不是资敌?” 陈启使劲干咳,阻止那个脾气暴躁的壮汉官吏。 说什么呢!人家长平君给广陵的好处,你就拿着,揭穿干什么! 朱襄无奈地一笑:“不是资敌。你们也看到了,秦国有再次一统天下之势,楚人将来也是秦人。先把底子打好,将来我回来时才轻松一些。” 在场楚国官吏皆脸色煞白。 朱襄轻叹道:“广陵离中原遥远,你们对天下大势可能不是特别清楚。” 他对着西边一拱手,道:“自秦昭襄王以来,秦国就已经有吞并天下之势。如今秦国兵锋暂缓,只是因为秦国不是为攻城略地而出兵,而是为天下一统而出兵。每一处打下的土地,都要让黎民百姓归心后,再打下一处。” 朱襄扫了在场楚国官吏一眼,道:“你们虽然对中原情况可能不是特别了解,但南秦三郡离你们只有一条江水。以前这里是吴越之地,后来被楚国攻占,现在归于秦国。世事轮转,即是如此。” 焦匀抱着剑瞥了那几个想要和朱襄争论的楚国官吏一眼,想要出声的人立刻噤声。 长平君虽是仁人君子,秦军可不是。 当李牧攻占广陵时,可没少杀人。 那壮汉支支吾吾道:“但你把粮食送给项将军,不就是资敌吗?” 陈启赶紧拉住壮汉,道歉道:“长平君,这是个粗人,别听他胡说!” 朱襄摆了摆手,道:“一县之粮,给了他又如何?吃不到几日。不过你们还是想办法把粮食保下一些吧。广陵城粮仓本就已经空了,就等着这批水稻成熟。若楚国军队把粮食全抢了,你们就辛苦了。” 朱襄说完,没有再等这些人说话,让他们退下。 焦匀将陈启等人送到门口,回来后问道:“真的把粮食送给他们?” 朱襄平静道:“人心都是肉长的,知道谁对他们好。秦人来广陵城之后给庶人分田,教导庶人种植,眼见着快收获了,楚军将粮食抢了,你说他们还会对楚国归心吗?” 焦匀道:“朱襄公看到的是庶人的心,不是士人的心。” 朱襄摇头:“士人的心也是肉长的。他们就算平时看不到庶人,但当周围一片欣欣向荣,突然变成了地狱,他们也会心痛。再者,秦国还未在广陵城周围分田,最肥沃的田地,都是那群士人的。若粮食被抢,他们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