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了一半。 赵国宗室赵葱与赵王使者前来收走司马尚的将印。 赵王使者非常嚣张,要将司马尚这个罪臣关入囚车,押送回邯郸。 雁门郡将士皆愤怒。 善无城的庶人围堵司马尚的囚车,要救出司马尚。 他们已经失去了武成君和信陵君,不能再失去司马将军。 在庞煖的强烈抗议下,赵王使臣没有为司马尚戴枷锁。 司马尚负手站在囚车中,面向善无城中为他愤怒的庶人。 他想起司马靳的话。 他又想起无缘得见,但受恩颇多的朱襄公。 他还想起了已经快淡薄的曾经主将李牧将军的容颜,想起印象仍旧很深刻的信陵君的洒脱的笑容。 司马尚不认为自己是一个高尚的人。他只是一个副将,跟随主将做事而已。 但此刻,他好像真的有些明白了朱襄公的追求,明白了李牧将军远眺邯郸的痛苦,明白了信陵君所说的“醒悟”。 司马尚从袖口拿出藏着的小刀,对“乱民”大声道。 “尚被昏君奸臣诬陷投秦,为证清白不能逃走。” “但诸位,在尚死后,请投秦自寻活路吧。” “雁门郡地里的粮食是朱襄公给的种子种的,骚扰雁门郡的北胡是李牧将军赶走的,替我们拒绝苛捐杂税的是信陵君魏无忌。” “不是昏庸的赵王!” “且投秦!” “且去寻李牧将军和朱襄公!” 司马尚手中短刃插入胸口,缓缓倒下。 “将军!!!!!” 众人哗然。 已经准备好的雁门郡将士拿起兵器,露出孝衣,竖起白幡。 杀赵葱,俘庞煖,开城门。 投秦! 第230章 武安君威名 蒙骜、王龁和司马靳都是秦国老将军,一生经历的战役数不清。 但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场景。 善无城门开启,全军全城缟素,披甲的将领亲自抬着棺木出城而来。 蒙骜第一眼见到这支军队时心头一紧,在得知他们是要投降时十分愕然。 司马靳亲自劝降,做好了接受司马尚投降的准备,此刻也十分愕然。 他劝降时,没想到善无城会全军投降。 赵军有多难啃,跟随白起征讨三晋之地的司马靳很清楚。 司马尚或许会因为担心被杀而投降,但善无城中其他将领不会投降,善无城的赵人也不会投降。 城中还有庞煖这个名声赫赫的赵国老将,可以压得住善无城的局势。 但只要司马尚投秦,打开善无城的城门,或者让善无城的城防出现混乱,秦军就能迅速攻破善无城。 司马靳没有对司马尚说谎。 秦军打善无城越顺利,对雁门郡的赵人伤害就越少;如果善无城抵抗太厉害,秦军损失惨重,那就算有蒙骜将军约束,秦军入城时也会屠掉整座城池泄愤。 而别人听到了秦军做的事,甚至不会认为秦军是在屠城。 因为善无城整座城池里所有的人都是秦军的敌人,秦军只是正常打扫战场而已。 这一幕,司马靳是万万没想到的。 难啃的善无城就这么投降了。 秦国所有将士都很茫然。 蔺贽和蒙骜打探了城中的消息,从当事人嘴中拼凑出了具体的情况,沉默良久。 蒙骜换上素服,亲自为司马尚送行。 蔺贽一边给秦王子楚写信,让秦王子楚发诏夸赞和奖赏司马尚,厚待司马尚的家人,一边亲手安排司马尚的丧事。 “将军本来是准备束手就擒的。他的家族在邯郸。” 司马尚的同僚道。 司马尚在原本的历史中,与李牧一起被赵王迁所杀。 不是所有将领都能在君王要杀他的时候逃走。司马尚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将领,就算他不顾家族逃了,以他的能力,无法抹除“叛主”带来的负面作用。 他只能沦为庶民。 原本历史中廉颇怒气上头攻打乐乘,乐乘和廉颇先后逃离赵国,两人都没有再受到重用。 这个世界中,乐乘因为廉颇屠戮燕人而挂印逃走,现在也几乎销声匿迹。 被国君“送人”的将领,如廉颇、李牧,或者齐国复国最大的功臣田单,他们容易被他国国君重用。 如蒙骜、赵奢等在他国不受重用,正常辞官另找他家的将领,也不会被他国国君排斥。 但就算是被国君诬陷,只要将领叛逃,几乎就断了带兵的路。 国君需要将领绝对忠诚。就算是国君有过错,将领也不能背叛。否则将领手中有那么多兵,国君怎会心安? 司马靳以为自己给了司马尚一个“你来秦国,我提拔你,武成君也会继续用你”的理由,就能让司马尚为了偷生而不死。 司马尚却没有接过他给的梯子,而是以死做到了司马靳口中真正的“投降”。 “同为司马氏,我会与你家联宗。你的族人就是我的族人,请慢行。” 司马靳在司马尚的棺木前保证。 蔺贽叹了口气,以秦国丞相的身份安抚善无城的军民,安排降将降兵。 因为雁门郡是边郡,除了零星高层将领,大部分将士都是当地人,比较好安排。 司马尚一死,善无城几乎不可能再重新倒向赵王。蔺贽放心地将愿意留下的赵将赵兵打散后编入秦军,让秦军带着赵军习惯秦军中的律令。 蔺贽知道李牧虽然已经离开雁门郡十多年,但威名在雁门郡犹存。 他向雁门郡旧将许诺,如果他们现在想去投奔李牧,他立刻安排上。将来雁门郡的事,他也会全部交由李牧处理。 雁门郡旧将十分信任蔺贽。 蔺贽身上那一层蔺相如之子、长平君和武成君之友的光环,是安抚善无城最好的人选之一。 秦王子楚得知雁门郡投降后,心情十分复杂。 他不顾身体抱恙,来到雁门郡安抚赵人,许诺给他们免除赋税和徭役一年,让他们先休养生息。 他亲自为司马尚写了祭文。 司马尚面对赵王的诬陷仍旧赴死,这是对赵王的“义”;他死时促使善无城投秦,是对下属将士和雁门郡赵人的“仁”。 “仁义”一字,不过如此了。 赵王偃也得知了善无城的事。 他立刻厚赏郭开,认为郭开果然看得很准,司马尚等雁门郡旧将就是心向秦国,早就想要背叛他。 可惜他没有早发现司马尚等人的真面目。 “早知如此,寡人应当在信陵君死后立刻撤换掉所有雁门郡将领。”赵王偃愤愤道。 郭开道:“所有与朱襄、廉颇、李牧有旧的人,应当都是心向秦国的。传闻朱襄是会妖法的妖人,惯爱蛊惑人心。君上不得不防!” 赵王偃深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