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內郡,此地位於洛陽北側,與洛陽只有一河相隔。
在東漢末年時候,舟船之力很難沿黃河逆流而上。
故孫堅軍便直抵黃河南岸,搜尋舟楫,將士兵渡到北岸。
進入朝歌縣境內之後,一路西進,朝著河東方向行來。
忽一日,軍中信使來報,說是董卓親率三十萬大軍奔赴汜水關,已經與聯軍相接,兩軍對峙一處。
孫堅得了此報,便設立大帳,召集眾人前來議事。
入了大帳,他自坐主位,左側依次為程普、祖茂、韓當、黃蓋四將,右側則是百里鳴當前,典韋其次,隨後是個白袍將軍,末位則是趙岑。
只見這白袍將軍一張國字臉,頜下稀稀疏疏已有短鬚,身材魁梧高大,顯得英武不凡。
正是常山趙子龍無疑。
孫堅見眾人坐定,便取出戰報帛書沉聲道
“眼下如軍師所料,董卓令大軍三十萬已抵汜水關,我軍現已北上,然則黃河天險在前,我軍當如何渡河,還需商議一番!”
說罷,將帛書遞交給了身側的百里鳴。
百里鳴看罷之後,笑而不語,隨之將帛書交給了典韋。
待眾將一一看罷之後,程普眉頭一皺道
“軍師之前言說董卓必會傾巢而出,不想竟出兵三十萬之多,如今董卓勢大,反倒是聯軍兵力不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