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意合志趣相投的夫婿,结果为了皇帝登上九五之尊的位置,她的夫婿也没了。 四十多岁,一切本好了起来,但突然之间,看着长大的弟弟和外甥也死了,她一时害怕,没有伸出手帮一把,便后悔了一辈子。 可又不敢叫自己后悔,就怕自己会被皇帝厌弃,连剩下的这些人也保不住了。 她这一辈子啊,也不知道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她感喟起来,看向门外,“茉娘,别躲在门外哭,进来哭吧。” 钱妈妈呜咽着进屋,坐在榻上,倒是没有大哭,只不断用手抹眼泪:“我早做好准备了,多少年了啊。我不哭的,你别担心我,我心里好着呢。” 寿老夫人就握着她的手,声音越来越低:“茉娘,当初我不让你出门做生意,你恨不恨我?” 钱妈妈摇摇头,“不恨的,我知道,你是为我好。” 寿老夫人笑起来,“我就知道你不恨我。我这辈子,最放心不下的也是你了。你无儿无女,又不爱交朋友,我总担心我死后你一个人难过日子。” 她道:“好在现在有了你喜欢的小夫妻,我就是马上去投胎转世,也是安心的。” 钱妈妈声音颤抖:“听说还要喝孟婆汤,你少喝几口,等等我,下辈子,咱们投一个娘胎吧? 她不知不觉又泪流满面,“我愚笨得很,您要记着我几分,既然先做了姐姐,便要护着我,别让新人家欺负我——” 寿老夫人:“哎,我记着。” 她声音越发低了,“茉娘,你别太快来找我啊。” 她看看三个人,再艰难的看向窗外,外头大雪纷飞,白茫茫一片,飞鸟皆尽,百花凋零。 她喃喃道:“该嘱咐的话,我都嘱咐完了,如今还吊着一口气,倒是又要熬着,熬着等他来,说些虚情假意的话……” 免得她这般突然死去,他又要为难孩子们。 她突然声音大起来,手拍在床沿上:“我恨他——我是恨他的啊——山君,告诉你师父,我也是恨皇帝的——怎么就那么狠心,那么狠心……” —— 漫天风雪。 宫里,小太监跑得摔了好几跤,终于跑到了新晋的萧贵嫔宫前,急急道:“快,快告诉陛下,寿老夫人不行了。” 一句话,叫皇帝从萧贵嫔的身上爬起来,一巴掌打在小太监的脸上,“混账东西,胡说什么。” 小太监哭道:“陛下,寿府递了折子进来,说今日大雪,寿老夫人突然不行了。” 皇帝两眼发怔,而后急急忙忙大声喊,“来人,快,出宫,快出宫!” 另一边,踉踉跄跄赶过来的,还有邬庆川。 皇帝瞧见,一脚踢在他的心口上,“狗东西,阿姐如此身弱,你也不每日来看看。” 又闻见他一身酒气,抬手就是一巴掌,“好啊,阿姐遭罪,你倒是欢喜。” 邬庆川不敢反驳,痛哭道:“臣悔之晚矣。” 皇帝冷着神色大步进屋,见郁清梧和一个姑娘跪在床前哀戚,他心口一窒,赶紧上前,“阿姐——” 寿老夫人已经看不见了。 她只听见郁清梧道:“是陛下来了。” 寿老夫人便觉得这命如此的低贱。就连死,也要熬着等他来。 她意识模糊,却还能说出自己要说的话。可见这些话在她的脑海里说过多少回了。 她喃喃道:“陛下?” 皇帝哽咽道:“阿姐,是朕。” 寿老夫人:“是阿宗啊。” 皇帝的名字就叫齐宗。 这么多年,已经无人再叫这个字了,而现在这个人又要离去。他终究忍不住,哭道:“阿姐,你别死。” 寿老夫人几不可闻的说道:“我这一生,最放心不下的人就是你了。” 皇帝泪水掉在她的手上,寿老夫人身子一颤,努力清醒道:“阿宗,我就要死了。小辈们各有人疼爱,唯独你一个,我放心不下。你是要长命百岁的,我本想陪着你,可我这身子不争气……” 皇帝痛哭,“阿姐疼朕,朕愧对阿姐。” 寿老夫人:“你别这样说,我这一生的荣华富贵,都是你给的,我是真心,真心将你当做弟弟的。” “但我就要走了,家里这些人,便要托付给你——他们老的老,小的小,我还是不放心。” 皇帝连连点头,“好,好,朕肯定帮你看顾着。” 寿老夫人闻言笑起来,嘴巴一张一合,练了千万遍的话喃喃出口,“阿宗,你要记得早睡,别又总是熬夜看折子,对眼睛不好……还要记得吃药,别嫌苦……” 说到后面,意识彻底不清的时候,她骤然高声喊道:“茉娘,茉娘——” 钱妈妈连忙上前,寿老夫人紧紧攥着她的手,气喘吁吁:“我,我……我好像看见庆海来接我了。我就要走了,你要好好的,好好的……” 她挣扎起来,皇帝握着她的手大喊,“太医!” 太医早等在一边,赶紧过去搭脉,而后摇了摇头,“老夫人已经仙去了。” 屋子里哭声响起,一股寒风吹进,将兰山君吹得身子颤抖起来,而后一转身,就看见邬庆川跌坐在一侧,痛不欲生。 她仅仅见过他几次,还是第一次在他脸上看见这般的神色。 —— 堂庭里,皇帝伤心的坐着,钱妈妈跪在地上,哭道:“本是一直犯困,谁知道一下子就精神起来,当时奴婢就知道不好了,连忙让人进宫告诉您。” 然后又道:“但奴婢心里也有准备,毕竟太医一直说她老人家的身子不好,从几年前说到现在,已经算是捡来的命了。” 皇帝:“幸而你发现及时,不然朕怕是都见不到阿姐最后一面。” 他问,“阿姐临去前可说了些什么没有?” 钱妈妈:“就是有些遗憾没看见郁少爷成婚。” 皇帝:“那就叫他们热孝成婚,这是好事,阿姐在天之灵,也会看见的。” 钱妈妈摇头,“老夫人说,您肯定会这样说。您对她的好,她猜也能猜得到。但她不愿意让孩子们成婚的时候连个红灯笼也不能挂。这样就是罪过了,她如今最疼爱那两个孩子,舍不得他们这样的。” 皇帝叹息,“那阿姐是什么意思?” 钱妈妈:“老夫人说,郁少爷虽跟自己家子弟一样,但到底姓郁不姓邬,便还是叫他们三月初八成婚。这也已经出了热孝了,正正好。” 皇帝沉默,而后道:“就依着阿姐的意思去吧,但一切都简办,别繁琐了去。” 钱妈妈点头,“是。即便要大操大办,孩子们也是不愿意的。老夫人还说,若是阎王爷愿意,她就等着三月初八之后再轮回。” 一句话,又让皇帝眼眶湿润起来,“阿姐总是这样,事事都为别人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