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捂嘴, 糟了, 惊吓之下, 把三弟表情包里的粗俗之语给喊了出来。 大阿哥发现是太子之后, 也不心虚,反而贱兮兮地笑道:“‘卧槽’是三弟画的一个表情包,表示震惊、惊吓的口头语,你没有吗?” 太子:“……这种粗俗不堪的表情包不要也罢。” 三弟近来私下画的表情包,真是越来越……放飞了。 嗯,‘放飞’也是表情包里学来的。 大阿哥觉得太子就是吃味了,但是因为太要强所以不承认,没关系,他还有别的东西可以炫耀。 “看到没?”大阿哥展示了一下胤祉给他的书,“这一整套书,是三弟方才送给我的,你没有吧?” 太子:“……三弟为何独独送你一人?” 大阿哥:“自然是最敬爱我这个大哥,所以把自己最喜欢的书,送与我同享。” 太子:“哦。” 他不信。 太子抬头看去,胤祉的营帐已经搭好,便抬步走了过去,喊了一声,里面就传来一声‘进’。 太子走进去,胤祉正在写着什么,他开门见山:“三弟,听说你送了大哥一套书,那孤的呢?” 胤祉:“……” 自己就是‘涧中鱼’这件事,胤祉并没有瞒着两位皇太后和公主们,所以他没想过大哥不知道,所以也没有特意提过。 此时看见太子,他想到自己画那些连环画的时候,这两位都在尚书房互卷,所以,他怀疑太子也不知道自己这个马甲。 他淡淡问:“二哥,认识、涧中鱼、吗?” 太子:“什么鱼,你想吃鱼?” 胤祉:“……” 好嘛,大阿哥起码知道……自己不想吃鱼。 他只想对大哥和太子说一句:你俩是村通网吧? 胤祉:“不想吃,我也、送你、一套。” 他打开书箱,照样拿了一套书给太子二哥。 太子看到,这套书跟大阿哥的是一样的,果然,三弟永远不会忘了自己,即使这套杂书自己并不想要。 谁知嘴角的笑容刚刚挂起,就听见胤祉说:“跟 大哥、一样,今晚、看不完,以后、别来、找我。” 太子的笑容僵在嘴角,“……哈啊?” 须臾,太子也被胤祉嫌弃地推出营帐,一抬眼,就看到大阿哥幸灾乐祸的笑。 太子:“……” 傻不傻?他也没比自己好多少啊。 太子正要离开,看到四弟胤禛也往胤祉这边来,又停了步。 “四弟,你看,这是三弟送我的书,是他最喜欢的一套书,最后一套了。” 他刚才看见了,三弟的书箱里,没有一整套书了,所以四弟得不到了嘿嘿。 不料胤禛看了看书,又看了看他炫耀的表情,没忍住说:“我早就有了。” 太子一噎,心里顿时不爽:“三弟早就送你了?” 胤禛心想这不是废话么,“不,我买的。” 他用的是反讽,谁知太子二哥笑了,“我就知道三弟还是对我最好。” 胤禛:“……” 算了,他开心就好,感觉说出实情的话,有点太打击人了,胤禛想。 太子心情爽了,“你去吧。” 说完,他抱着书回去了,之后他翻了翻连环画,得出跟大阿哥差不多的结论: 原来三弟的画技竟然是学自这人,怪不得自己不知道此人,三弟不高兴。毕竟三弟可是把自己当成最亲近的兄弟啊,他怎么能连这点最基本的都不知道? …… 胤禛来找胤祉,跟大阿哥的目的差不多,他想问三哥去不去体察民情,他想跟着一起去。 胤祉摇头,想到这是未来的雍正帝,把刚才写给大阿哥看的那张纸拿出来给他看,又问他:‘看完有没有想到其他?’ 胤禛一听,顿时觉得三哥对自己寄予厚望,是在考校自己,于是又低头冥思苦想。 想不出来,表情逐渐凝重。 胤祉:“……” 他忍不住伸手,抚平胤禛眉心的小褶皱,‘想不到就别想了,我只是随口一问。’ 他不忍心看胤禛小小年纪就想太多,历史上雍正就是忧国忧民,为变革弊政累死的。 胤禛虚心道:“还请三哥指点。” 胤祉写道:‘三哥学识浅薄,也只能想到这么多,咱们以后慢慢想。’ 胤禛看到‘咱们’两个字,心头一热,有种被三哥划到自己的阵营的满足感。 “三哥,那……以后去体察民情,带我一起好吗?” “好。” 胤祉应下,胤禛就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当晚,太子和大阿哥都没有睡好,梦里都是连环画里的人物,好像活过来了,就在自己脑海里、梦里演戏一样,格外精彩。 特别是那本《红薯救荒记》,居然只有上部?! 搞得他们对那个干旱的州府挂心不已,既担心那个知府不识货,让百姓错失救荒的机会,又期待主角用一张巧口说服知府,成功救荒,大放异彩。 两人睡醒后,都不约而同想去问胤祉要下部,不料今日汗阿玛突然要考校众阿哥公主的功课…… 等在御驾上的功课考校完毕,队伍已经快到德州了。 大阿哥和太子回到自己的马车稍作洗漱修整后,又不约而同回头去胤祉的马车上寻他。 谁知,被随车的侍卫告知:“回禀太子殿下、大阿哥,三阿哥方才已经骑马先行往德州府城去了。” 两人愣住。 太子看着好像没有少人的侍卫队,“他一个人?你们怎么都没跟着?回禀过汗阿玛没有?” 侍卫:“三爷带了赫奕大人和步山公公,是皇上身边的曹侍卫送来了文书后,他们才出发的。” 两人:“…………” 难道,汗阿玛派三弟去办什么秘密差事? 可他们很快就觉得不可能,三弟还小,什么事情也越不过他们。 不对,汗阿玛不会是派三弟去体察民情的吧?这个好像兄弟间就三弟做得比较好? 两人对视一眼,从彼此眼里看到了懊恼:三弟为什么不带上我? 不过他们两个都想错了,胤祉不是体察民情去了,他是在马车里呆腻了想骑马跑一跑。 恰好曹寅帮自己送来了新的身份腰牌,不但有自己的,还有步山的和两块侍卫和宫女可用的,便临时起意,乔装后脱离队伍先行离去了。 这时候的腰牌就是‘身份证’,上面甚至还有面部特征描述,不过曹寅很聪明,这几块腰牌的描述比较模糊,有可操作性。 胤祉当然也不是只带两个人,康熙不会放心的,所以默许了曹寅带人暗中跟着。 因为脱离了队伍,快马加鞭,胤祉一行比御驾快了两个时辰到了德州。 进了城,他们再次寻一间成衣铺,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