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40(1 / 1)

“不过是抬抬手的事情。”康熙难得见她敢跟自己呛声,觉得还挺有趣的,“就是你开口,朕也会允的。” “这还差不多。”荣妃笑着瞪他一眼。 康熙微怔,一时间竟有些恍惚,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前,那个会因为孕吐,敢冲他发脾气的小姑娘。 他不由多看了荣妃几眼,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儿女孝顺,她在宫里的日子越过越好的缘故,再不见四五年前那种暮气沉沉之感了。 忽然,荣妃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这么多钱?!” 康熙顺着她所指看过去,就看到了连他也惊到了的数目:将近五十万两白银,还有粮食田地…… 朝廷拨款给一个十几万人受灾的地方,也只需四五万两白银。 他一方面感慨地方土财主的暴富,一方面重新对胤祉办成这样一件事的能力,产生了异样的骄傲感。 荣妃不由担心,胤祉他们得了这么多钱粮和田地,会遭遇危险。 康熙安抚她道:“不会的,胤祉脑子活泛,已经想到办法了。” 康熙指了指信最后的几段。 胤祉已经写到这日早晨,其他世家来捐钱粮土地,胤祉借由梧云珠和涧中鱼的名头,提出合办济慈会的事情。 康熙把这件事从头回想到尾,觉得还是这个济慈会最为靠谱,把最有底蕴、最爱惜羽毛,又有意效忠朝廷的十家拉到同一艘船上 ,便不怕那些魑魅魍魉针对他们了。 而且这个济慈会若能一年年办下去,能得到好处的不止百姓,还有朝廷。 康熙只想天下长治久安,暂时做不到,先从某一地做到也好。 他想了想,唤来梁九功,写下几道圣旨,又让侍卫连夜送往东昌府。 想起胤祉还跟自己要了马武,康熙也是有求必应,不过念及马武已来回奔波了一趟,是让其他人送去的,马武则着他明日启程。 翌日一早,绮园的大门就再次被黄马褂敲开。 但侍卫没有立刻宣读圣旨,而是把圣旨带给了胤祉,说明是皇上给他的,让他可以先看看内容,再决定要不要颁布下去。 侍卫说的时候,甚至还有种,自己昨晚其实已经睡下了,连夜赶来送圣旨是在做梦的错觉。 皇上,也太宠爱三阿哥了! 第131章 第 131 章 胤祉恭敬地接过圣旨, 高高放起来,才去看汗阿玛的回信。 看完信,他心中有数了。 又给汗阿玛写了回信, 让侍卫送回去,顺便带上他昨天特意去寻摸来的东昌府特产美食。 还不忘摘上几朵新鲜的月季, 让侍卫好生护着, 送去给两位皇太后和荣妃。 梧云珠:“……” 长辈们宠爱三弟,那还真不是毫无理由的。 梧云珠忍不住问:“你怎么会想到做这些的?” 胤祉:“跟、汗阿玛、学的。” 梧云珠:“……?” 汗阿玛还教这个??? 胤祉一笑, 没有多做解释。 康熙当然没有特意教他啊,只是当初住在慈宁宫,汗阿玛北巡时, 慈宁宫三天两头就收到汗阿玛送回来的家书,还有他亲手猎的野味、抓的河鱼、途径地特产, 孝敬给两位皇太后。 这叫言传身教。 再者, 他怕自己不表现好一点, 汗阿玛可能下一次就给他抓回去咯。 那来信里, 字里行间都是对他的担忧和说教,好似恨不得把他抓到面前亲自教育一顿。 侍卫刚走,任克溥和傅家主前后脚来呈上来办济慈会的章程了。 原本梧云珠要他们出的是今年赈灾和兴修水利的章程, 后来其他八家家主来过后, 又通知他们改成出个办济慈会的章程。 两人写的都大差不差的,梧云珠粗略看了看, 分不孰优孰劣, 只好让他们先行离开, 拿去给胤祉。 胤祉点头道:“都……很好。” 然后提笔, 按照自己对后世那些慈善机构的理解, 修改了一半。 梧云珠:“……” 这叫很好? 这完全不是同一份东西了吧? 胤祉改完后, 她按照胤祉说的,拿去给汤斌做最后的把关。 胤祉听汗阿玛说过,汤斌年轻时当过十年道员,官位介于巡抚和知府之间,那十年未出实绩,但素有清正廉明之名。 未出实绩应该也是因为战乱,以及他管着粮道却体恤百姓疾苦,于纳粮一道上‘办事不力’。 所以,这种为国为民的事情,找他把关是很合适的。 汤斌看到这章程,激动得瞪大眼睛站起来,拍桌大叹:“妙啊!!!二公主,请问是何人写出此策?” 梧云珠:“……是任、傅两家家主。” 汤斌激动得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站起来在屋里来回踱步,“此二人有大才啊!朝廷需要这样的大才之人,汤某愿为二人保举!” 梧云珠:“…………” 不,您可能误会大了。 梧云珠:“呃,内个……汤大人先别激动,这两份才是两人的初稿,你手上那份,是……涧中鱼先生改过的。” “诶?” 汤斌接过两人的初稿一看,神色顿时淡了,“……” 他叹了口长气,“唉……涧中鱼先生啊,那没事了。” 他也是知道这位神秘的先生的,皇上说过他不肯入仕,无法强求。 不过他虽然没有入仕,却也已经为朝廷办了很多很多事情了,是个值得尊敬的人。 只是……二公主是如何得到他的青眼,又是如何与他来往的? 这涧中鱼先生也不知道藏身何处,就把东昌府这么大一摊子事儿给办了,他承认自己就算借助二公主和三阿哥的手,都办不到。 汤斌感慨一番后,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次去看那份章程,很快改了其中一些不符合律法和民情的东西,方还给了二公主。 梧云珠离开前,又让刘知府于午时到绮园接圣旨 。 刘知府愣住,哪里等得到午时? 他忙不迭穿上官服,随二公主一道儿回了绮园。 胤祉拿到最终版章程之后,又让人誊抄了一份,写成折子让侍卫送去给汗阿玛御览。 侍卫离开时,恰好是午时,胤祉唤来唐岳,问他其他世家都答复了没有? 唐岳道:“除了唐家、余家,其他六家都愿意合办济慈会。” 胤祉询问地看着他。 莫名地,唐岳就懂了他是想问那两家是怎么想的?其他八家都合干了,为何他们反而退缩了? 唐岳挠挠头,“唐家……其实就是小人的本家,小人和家主一家有恩怨,他们或许是不想与小人为伍吧?余家一向和唐家关系好。” 胤祉点点头,他也只是好奇,已经有八家了,另外两家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