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QAQ…… 胤祉不但没了玩的时间,连做生意的事情都没时间管了,练武的时间更是只能用挤的。 “这样下去不行啊……”步山道出了胤祉的心声。 “嗯嗯嗯!”课业更加繁重的李荣保拼命点头。 好不容易捱到胤祉争取来的逢六休一的休沐日,胤祉赶忙把师父带去巡视自己的 产业。 卖场、外卖行,以及建设中的玻璃厂和香皂厂。 他想让师父看看他干的大事有多么忙碌,让他看在自己做了很多好事的份上,让自己松一松。 可超揆的神色一直平静淡定,只颔首表示知道了,不太感兴趣的样子,更别说有所动摇了。 直到胤祉带他去看了‘手艺人培训营’,见到了沉迷发明创造的戴梓和黄履庄。 超揆先是被黄履庄的机械狗惊到,接着又被两人正讨论的有关齿轮组的数学题吸引了注意力。 此时,戴、黄二人凑到一起,在研究动力系统,并且遇到了难题,正沉迷于解题无可自拔,压根没发现胤祉来了。 超揆安静地在一旁听了一会儿,忽然出声:“阿弥陀佛,对于两位的困惑,贫僧有点想法……” 未几,三人聊到了一处,数学题也迎刃而解。戴、黄二人又是一副遇到‘知音’的表情,拉着超揆继续讨论数学题。 被彻底无视的胤祉:“…………” 好消息是,他发现师父很喜欢数学题,而他,正好有一整套翻译好的《几何原本》。 送出《几何原本》后,胤祉终于得到了大半天的自由支配时间,而戴、黄二人的创造发明,也得到了超揆不小的助力。 八月,天气逐渐转凉。 胤祉的玻璃厂却是热火朝天的景象,中秋节,潘景文终于拿到了第一批他定制尺寸的玻璃板,当即就运往了松江安装。 胤祉早前就给他出了个主意:找一个屋子,将平板玻璃做成各式各样的玻璃窗,展示给客人看,不愁没有订单。 潘景文看香皂在松江卖得好,也打算把玻璃先在松江卖给洋人,先赚回本再说。 听说他要做洋人的生意,胤祉很是支持,还免费帮他写了几句洋文的宣传语,让他做成传单,去码头免费发给洋人。 广告的效果果然好,他摆在铺子里的、当初义卖会上展示过的巨幅平板玻璃,日日都有洋人特意来观摩,流露出谈买卖的意向。 香皂是被胤祉定了不能变更的售价的,玻璃板也有售价要求,但跟香皂不一样,玻璃胤祉不让他低价卖,定了个底价。 比如一扇玻璃窗大的玻璃,售价五百两纹银。 ‘样板间’装好以后,‘潘家玻璃房’的铺子就开张了,胤祉也以涧中鱼先生的名义送了礼物去给他贺喜。 潘景文本以为,玻璃的售价会被嫌贵,只能赚有钱人的生意,但没想到……洋人们那副‘捡到大便宜了’的表情,藏都藏不住。 开张当日,就有来自不同地方的洋人,来找他谈大单子,听说了价格和关税上的高昂,也没有把他们劝退。 开业三天,潘景文就签了几十万两的订单! 潘景文整个人都惊喜得恍惚了,一个月回本有木有?! 暴利啊! 潘景文虽然不知道玻璃的成本几何,但涧中鱼先生做到了当初在东昌府承诺的那样:进货价远远低于售价,他赚的可比先生的厂子多多了! 以至于,潘景文转过头来找胤祉出货的时候,都有些心虚。 他心想,涧中鱼先生要是自己做这门生意,何愁筹不到五十万两银子和十万石粮食? 所以,涧中鱼先生真的是活菩萨吧…… 掌握了技术,做玻璃的成本其实特别低,潘景文要得越多,玻璃厂自然就赚得越多。 只是,“爷,咱们这不是便宜了潘家吗?” 胤祉摇摇头,“根基浅。” 他只说了三个字,步山却明白了,爷这是说他们根基浅,若是太惹眼容易招祸,站不住脚跟。 至于潘家——其实原本胤祉是想通过义卖,给这独家买卖权寻一 个苏州本地最有实力的大商人的。 谁知最后是潘家得了去。 潘家也不如其他苏州老世家,但既然他们选了出头,应该也是做好承受的准备的。 很快,玻璃成了松江市场上奇货可居的稀罕物,并且供不应求。 潘家玻璃房的订单,一直签到了三个月后。 为了跟潘景文打好关系,以谈成玻璃板的生意,洋人们开始设法讨好潘景文。 潘景文感念涧中鱼先生的恩情,按照先生的要求,对洋人流露出了长期、大量进口棉花的意向。 洋人上道,纷纷表示没有问题,愿意帮他促成此事,且价格会很低。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潘景文写信给涧中鱼先生报喜,没忍住好奇,还是问了一嘴,要那么多棉花做什么? 涧中鱼回他:‘大清的棉花不足以让所有百姓穿暖。’ 潘景文被震到了,先生他……想要让所有百姓都穿暖? 如果这话是别人说出来的,他可能会觉得对方不自量力还爱吹牛皮,可如果是先生的话,不知道为什么就给他一种信服感,一种相信他一定能做到的豪情壮志…… 过完中秋节,一个消息再次轰动了江宁府:涧中鱼先生的香皂厂和织布厂,高薪酬招大量女工。 比起满州姑奶奶,汉人女子除非迫不得已,即使在苏州这样的繁华之地,都几乎是足不出户的。 一看到招募告示,是要女子直接住到‘厂子’里做长工,很多酸儒都觉得惊世骇俗! 如果是个别人到大户人家里做工还好说,但这是要招好几百人,而且都住在厂子里不回家,不伺候公婆、不管孩子、不照看家中,这像什么话?! 然而这招募告示看在很多家境窘迫的女子眼里,却无疑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一个月两百文到二两银子不等,傻子才不要! 然而这招募告示贴出去没多久,就已经有人写诗骂涧中鱼先生了,说他妄为文人、有辱斯文! 胤祉:“………………” 第150章 第 150 章 胤祉原本不在意别人说什么的, 因为他给到工人的,绝对是这个朝代最高的待遇了。 上次招收手艺人,也有招女手艺人和纺织女工, 但是一个来考试的女人也没有。 当时他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只以为是没有女人学手艺,而苏州城内会纺织的女工也都有事做了。 直到这次招工, 他发现来的多是乡下四五十岁的老农妇, 年轻力健的也就看着特别穷困的几个,那种擅长纺织的女工, 更是一个也没有。 胤祉emo了。 他看到那些穷苦的老农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