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77(1 / 1)

伙计, “小兄弟,咱们都有要事在身,不知你愿不愿意帮个小忙,当然, 不会让你白忙活的。” 什么要事在身, 就是顾着面子。 沈平安心中了然, 却也不拆穿。他员工培训时,就被植入了热情好客、让每一位顾客宾至如归的服务理念,所以没有拒绝。 于是一行七人,一人留下了五文钱给伙计,让他帮忙收来七份报纸,至于能从中赚多少、买不买得到,就看伙计本事了。 沈平安数着手里的铜钱,乐开了花。 他好像,嗅到了一丝小主子说的,商机。 等卖场散了,地上桌上,到处都是小娘子们不要的报纸,他全部都好好地收起来了。 毕竟是创刊第一天的报纸啊,以后别人想找都不一定找得到呢,如果能买到,肯定愿意花钱的吧? 翌日寅时末,沈平安就起来了,带着卖场的其他小伙计们,到了城郊外写着‘江宁报社’的一处院外,等着里面的人开门派报。 等到卯时初,报社大门开了。 报社的临时管事步山笑眯眯地,给每人一百份报纸,“今日跟昨儿个不一样,每卖出五份报纸,你们才能得一个铜板。” “啊……”昨日小赚了一笔的伙计们顿时有了意见,一天赚几十文钱,抵得平日里好几天的辛苦钱了。 步山不以为意,“嫌少可以回去。” “不少不少!”沈平安赔笑,看到今日的报纸总量比昨日多,他大着胆子笑问:“那若是卖不完呢?” 步山:“傍晚前卖不完就拿到卖场那边,还是你负责记账。卖出不足五十份者,扣一半工钱。” 众伙计皮子一紧,“遵命。” 沈平安:“那要是早卖完了,还能来拿货吗?” 步山挑眉:“自然可以,能赚多少算你们的本事。” 众伙计一听,顿时重新燃起一腔热血,卖完一百份,净赚二十文钱,两百份就是四十文,也很多了! 沈平安翻了翻报纸,再问:“如此,还请步山掌柜,教我等今日的卖报话术吧。” 不料步山却道:“今后,这话术就得你们自己想了。” 众伙计心底又是哀嚎声一片,却不敢说什么了。 等抱着报纸往城里走时,沈平安就跟大家商量起该用什么话术来,好在群策群力,很快,大家就根据今日报纸上的内容,想出了好几种话术。 不过,情况比他们想的都要好很多。当他们回到城门处,就有官兵主动掏钱买报纸了,说是家中女眷让他们买的。 此时身份转换为卖报郎的伙计们,心里又更有希望了,别看他们这买卖小,但东家和官府关系好啊。 别人进城做买卖都要交税,他们就不用,官差还跟他们买东西。这买卖啊,有盼头! 见官兵都自己掏钱买,周围入城的人都好奇起来了 ,进了城就把卖报郎们围起来问情况。 “最新的《江宁日报》嘞……诗社才子们昨日求而不得的好报纸来一份啊!” “破庙仙姑现真身,正义书生享艳福……” 被他们的话术一通说道,很多识字的人,或者家里有人识字的,都愿意掏两文钱买一份回去。 开张大吉! 卖报郎们精气神都好起来了,进了城,众人分散开,都劲头十足的开始叫卖了。 今日的报纸,卖得可比昨日快多了,也容易多了。 甚至有商铺掌柜主动问,“这日报是日日都有新鲜的,那你每日给我送来一份,能打折吗?” 卖报郎拿不定主意,去问主意最正的沈平安,被沈平安敲了个脑瓜崩,“你傻啊,当然应下来了!” 他眼珠子转了转,觉得这是一条不错的路子,便带着那伙计一起回去报社找步山。 步山听了并不意外,“小主子早就说过此事,若有人一次订报一月乃至于数月、一年,可多加优惠。” 只是没料到这么快有人愿意订罢了。 步山拿出早就备好的方案:若订报一月,只需五十文钱,每日专人送报上门;订报三月只需一百四十文钱……以此类推,订得越多越优惠。 而谈成订报买卖的卖报郎,签订单的时就能得十中取一的佣金。 步山把订报的收据本都给拿出来了,上面有预先盖好的报社印章。 他给了沈平安,“你看着安排吧。” 不过步山也没料到,沈平安这么有本事,当日就带着卖报郎们,谈下了一百多笔订单,带着一堆铜钱回来。 卖报郎们业务越来越熟练的同时,报纸也逐渐在苏州普及,成了苏州人习以为常的存在,大多数识字的人,看见了总要买一份看看。 不止苏州城,附近的州县乃至于江宁府,都有人托人来买报的。 百姓买这报纸,已经不单单是因为有趣和优惠券了。 或许他们自己都没有发现,由于这报上对时事追求严谨准确性,从不出错,已经在他们心里,形成了一定的权威性。 有时候听说一件事,却不知道如何评判是非对错的时候,百姓们更愿意相信报纸上说的。 而卖报的方式,也变成了大小摊位的定点投放,需要的卖报郎少了。除了定点,其他百姓也可批发报纸来卖,自负盈亏的模式。 沈平安带着的卖场小伙计们,相当于出来历练了一圈,又回卖场了,胤祉大方地每个人都给了赏钱。 报纸的销量好起来后,打广告的就自动找上门了。 仅仅一个月,报社回本了。 于是,报社开始招募正式员工,也准备扩版了。 徐元灏和诗社的众人,不但自己打算参加招募考试,还写信邀请了住在江南省各处的友人前来,对《江宁日报》大加赞赏。 招募考试这天,场面一度有些失控。 因为胤祉也没有想到,来的人那么多!用吴兆骞的话来说,就是‘比得上考乡试时的盛况了’。 胤祉囧。 他没想搞出这么大阵仗的,结果据说附近州府有名的才子来了七八成。 好在财力人力都有,场地花了一番功夫也能安排,总算把这招募考试给进行下去了。 而令众‘考生’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招募考试,竟然不是考他们的文采学识,考的都是一些民生、常识和见识的东西,甚至还有生意经,以及算术和记账。 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全都考得一塌糊涂,出了考场就骂报社不知所谓,甩袖离去。 超揆站在胤祉旁边,笑着念了句佛,“又招骂了。” 胤祉耸耸肩,“ 师父,时代、不一样了。” 超揆:“是啊,跟不上你的脚步,终会被其他人甩在身后的。” 这次考试后,胤祉如愿把报社的新班子给搭起来了,再也不是之前被他硬拉着来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