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92(1 / 1)

时又有许多大臣出列,反对皇三子诚郡王领差事。 康熙也不恼,就问他们哪里不合规矩? 汉臣趁此提出,“皇太子殿下已年届十二,尚未出阁讲学,其他皇子理当继续专心学业。” 康熙:“爱卿所言有理,朕亦打算将太子出阁之事提上日程。” 胤礽出列道:“启禀汗阿玛,儿臣正与老师们商议此事的章程,约莫二月便能出阁。” 康熙笑着赞许太子的识大体。 汉臣:“……” 明珠一派又提出:“皇长子直郡王已年届十四,天资聪颖、文武双全,尚且未领实职,皇三子诚郡王如何越过他去?” 胤禔自己主动出列启奏:“汗阿玛,儿臣近日于军营中与麻勒吉大人学练兵,心知自己才疏学浅,实在不敢冒领差事。” 康熙赞许地看着胤禔,又说了一些夸奖和鼓励他的话,气氛格外和谐。 分明听出皇上话语里‘夸耀儿子’意味的群臣:“……” 胤祉:“……” 这种状况,就是胤祉这个心思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的人,都看得出来,汗阿玛和明珠等人,其实是在唱双簧了。 这些大臣在此时就提出对胤祉领这个虚衔的质疑,又当场回应这些质疑,其他官员便不会多想,以后也不会再对此事提出意见了。 紧接着,便由户部尚书科尔坤提出,因皇三子诚郡王的协助,才有‘涧中鱼先生’半年内为国库增加三百多万两商税收入的功劳。 玻璃和香皂的高昂关税;苏州商税改革卓有成效;江宁地区、东昌府的商税之丰;济慈会的成立和善举;御稻、红薯、玉米等作物的大丰收;日进斗金的卖场;大蒜素;报纸;外卖行;纺织厂…… 涧中鱼先生办的每一件大事,都有直郡王从旁协助。 随着科尔坤一桩桩一件件数下来,朝堂上虽然还是寂静,但谁都能感觉到那种隐藏在每个人心里的震动。 涧中鱼先生和皇三子,居然已经做了这么多事情了? 有人内心震撼,有人心生嫉妒,但无论如何,他们都不得不承认,那些事情确实不是自己能办到的。 只是他们绝不会认为自己比不过皇三子一个八岁小儿,只是他们没有那个机缘结识奇人涧中鱼罢了,若是 他们也有涧中鱼助力,那…… 就在百官暗自羡慕皇三子的好运气,并猜测着‘涧中鱼’的真实身份是不是超揆和尚的时候,就听科尔坤下了结论。 科尔坤:“涧中鱼先生不愿入仕,却愿意襄助诚郡王,便是大清之福。再者火器研制上,诚郡王也有大功,由他统管全国火器营正合适。” 终于,没有人再反对,胤祉的社恐和炸毛,也因为被这么一打岔,缓解了很多。 当然,这也得益于他在外面这半年里,已经成长了很多,早就学会了即使心里都快炸成烟花了,面上也能维持淡定。 他表情高冷,进退有度。让大臣们都误以为他很沉稳,少年老成,不由心中纳罕。 胤祉原本也不想领这个官职的,但听着听着就明白这只是个虚衔,不用他上朝、点卯、办差,反而还能多领一份俸禄,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了。 …… 好不容易,这日的大朝会退朝了。 胤祉随着人潮退出太和殿,脚底抹油就要开溜。 不料,被一群大臣给围了。 胤祉:“!!!” “恭喜恭喜啊,诚郡王年少有为,来日无可限量啊!” 每个人都是笑容满面、格外和善的模样,又都是一大把年纪了,胤祉不敢贸然冲撞出去,很快就失去了突围的机会。 “谢、谢谢!”胤祉沉稳地回礼,眼底却写满了不知所措。 他听着这些老大人们自我介绍,说客套话,表现出与他交好的意向,脸盲症却霎时发作了,而且也不敢跟任何一个人对视。 就在有点焦头烂额时,他听到了一道天籁之音:“列位大人,孤的三弟怕生、体弱,你们莫要吓坏了他。” 皇太子一出声,大臣们下意识就让出位置。 胤礽顺利来到胤祉身边,牵起他的手,大阿哥也走过来护在他另一边。 “孤和大哥找三弟还有事,列位大人恕我们先失陪了。” 胤礽彬彬有礼的,倒是叫大臣们都受宠若惊,注意力不自觉就从胤祉身上收回了。 兄弟三人相携离去,后面还跟着四贝勒和五贝勒两个小尾巴。 大臣们:“……?” 这种兄友弟恭、同气连枝的氛围是怎么回事? 假的吧??? 天家无亲情,特别是有其中一个皇子特别突出,还不是太子的时候,就……不可能有这么好的皇家兄弟情的! 所以,太子和直郡王,一定是心里有什么打算,所以这么小就晓得要拉拢诚郡王,为自己所用了吧? 天家的孩子果然就是不同凡响,这么小就已经开始为以后的夺权铺路了,真是令人唏嘘啊! 众大臣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然后摇着头笑得意味深长。关系好的,就凑到一起嘀嘀咕咕,交流‘心得’了。 兄弟五人还不知道,在他们走后,有一批大臣脑补了他们的勾心斗角、兄弟阋墙。 五人高高兴兴地去了乾清宫,私底下再跟汗阿玛谢一次恩。 康熙也特意空出时间,对五人进行了训话,望他们以后更加上进,切莫骄傲自负。 令其他阿哥去进学后,康熙独留下了胤祉。 “你近日有何打算?”康熙无奈道,“已是年初十,你总不能还整日里游手好闲?” 得知胤祉暂且没有南下的打算,康熙很是欢喜,但对他这日日闲晃的样子,也是很看不过眼。实际上,他已经快忍不了了! 他从小最是勤勉好学之人,最是看不得胤祉小小年纪,就知道偷懒不学习的样子。 胤祉:“……” 或许汗阿玛原先确实觉得自己在外辛苦了,又立了大功,回到 宫里自该好好放松。 但就像后世很多家长一样,在孩子放寒暑假回家前两天,可能哪哪儿都好,第三天开始就各种看孩子不顺眼了。 胤祉十分识趣,主要是为了避免麻烦,主动要求回去尚书房读书。 康熙满意地点点头,又开始训话,“虽然你在经商方面确实有些小聪明,但那些到底不是正经事,作为皇子……” 胤祉:“。” 糟了,早上起得太早了,汗阿玛一啰嗦,他就忍不住要打哈欠了怎么办? “阿嚏——”胤祉怕真的打出哈欠来,连忙假装打了个喷嚏,给自己醒醒神。 万幸,汗阿玛听到他打喷嚏,就停下了训话。 “怎么回事,可是得了风寒?” 胤祉摇摇头,“没有没有,可能,有人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