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派出京城一半兵马,再从别处调来军队帮忙守卫京城,并与京城军队同样练兵。 调集西征的其余人马同样精良,十万兵马直接从人数上就碾压了噶尔丹大军! 而此次西征的主将,是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的裕亲王福全,副将是‘安北将军’董鄂·费扬古和‘平逆将军’佟国纲。 六月中旬,康熙带领三位皇子,亲自于午门为大军践行,仪式隆重。 “皇兄,朕等着你得胜归来,好在这午门,犒赏三军!”康熙亲自赐酒。 三位大将军受宠若惊,温酒下肚,自是一番慷慨陈词、信誓旦旦! 大军出发,军队威仪比往昔更胜十筹!沿途观看的百姓无不欢呼、叫好! 看着这样一支雄赳赳气昂昂、军容整齐的军队,无人不相信他们会打胜仗! 而有着这样好的军容军貌,除了训练有方,就是胤祉的功劳了——他不但亲自设计改进军装甲胄,还将苏州纺织厂这将近一年来产出的棉布都捐出来,给士兵做军装。 他也不藏着掖着了,就以他自己诚郡王的名义,让所有出征的士兵都穿上了新军装、领到了安家费和各种优厚的补贴。连军眷也受到优待,会被他的工厂优先录用。 军中,无人不称颂三阿哥诚郡王爱兵如子,也无人不跟三阿哥同仇敌忾! 欺负三阿哥的亲姐就是欺负他们的亲姐!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军势如破竹!!! 噶尔丹的散兵根本不敢正面对抗,听到清军行军而来,就吓得闻风丧胆、作鸟兽散。 西征大军迅速将漠南蒙古护在身后,正面对上噶尔丹大军,打得对方节节败退! 数月后,前方的好消息一个又一个地传回来时,胤祉也收到了马武的信。 信上说,噶尔丹很是狡猾,一直躲在后方不敢露脸,让马武没有以里步铳暗杀的机会。 胤祉轻笑一声,哎呀,之前打草惊蛇了。 马武还说,若不是胤祉有过交代,他真想潜入敌营去将人爆头了! 噶尔丹的军队也狡猾得很,一开始,他们确实连连在里步铳和连珠火铳下吃了许多亏,但随着清军追着他们深入草原,就逐渐失去了优势。 饶是清军以新的练兵之法多练了数个月,也比不过从小在草原长大的蒙古骑兵,在草原上如鱼得水。 他们分成无数散兵,顺利逃走。等再次出现,所有冲锋兵都有了盾牌,差点叫清军吃了亏。 好在,他们还是低估了新火器的威力,死伤惨重,也才伤了清军几十人。 如今噶尔丹大军已不再恋战,几乎退出了漠北蒙古的地界,并派出使者来表示全是误会一场,希望能以漠北蒙古为界,和平共处。 裕亲王福全送来的折子上,正请示康熙,是否要继续追击,还是谈和后班师回朝? 康熙有意考校三个皇子,特意单独召见他们,问他们的意见。 胤祉:“。” 按他的想法,当然是继续打,打到噶尔丹的老巢!打得他再也生不出反抗心思!!打得他叫爸爸,我再也不敢称汗了!!然后跟漠南蒙古一般,完全归顺清廷。 不然只要给噶尔丹喘息一会儿,他立刻就会卷土重来了! 按原身说的,噶尔丹最春风得意时,占据了长城以北的大片疆域,领地占地面积甚至可与大清相当! 可是胤祉不能这么说,不然汗阿玛可能因为怀疑他的能力,而永远不给他领兵的机会。 胤祉:“不如以退为进?” 第178章 第 178 章 汗阿玛和两个哥哥都看过来, “怎么说?” 胤祉表示,若是城池攻防,清军有绝对的优势。但不得不承认, 在草原上,只要噶尔丹的骑兵分散开, 就会变成对清军极大的消耗。 继续追击, 对于清军来说是非常不划算的。噶尔丹已经透露出退让的意思, 再者草原的领地打下来也是照样给蒙古人治理,那么辽阔的疆域,每年纳的贡礼还没一个繁华州府的税收高。 没有什么好处的事情, 清军自然不会再有那么高的战意了。 所以胤祉才没有说出想端了噶尔丹老巢的想法, 目前来说,成本过高、回报太低太低。 而之所以说‘以退为进’, 主要还是喀尔喀三大部落的态度太过含糊。求助的时候好话说尽,但噶尔丹军队一退,他们还是不愿如漠南一般彻底归顺清廷。 如此,朝廷无法调动他们的兵马布防,没道理还在漠北替他们守卫疆域,不如退到长城以南, 再伺机而动。 至于要不要撤军回京, 胤祉认为既然清军骑兵是短板,那就留在那里练兵, 练好了的就可以换防回来,再安排一批军队去草原特训,直至大部分军队都拥有更高的草原作战素质。 “说得挺好。”康熙耐心地听胤祉磕磕巴巴说完, 评价道。 又问另外两人:“你们觉得呢?” 胤礽:“三弟是觉得噶尔丹还会卷土重来, 才让大军暂不撤回, 在那里震慑他们吗?” 胤祉点头。 胤禔道:“那也没必要让那么多军队,都特训草原作战能力吧?实在是太耗费军饷了。” 要知道,此次大军西征,可是给十万将士都提高了军饷,方方面面都有优待,要是换防过去练兵的军队都如此补贴,那将是非常大的一笔开支。 就算三弟再会赚钱,也不能就这样养着这些兵啊,养得来吗? 胤祉反问:“提升全大清、的兵力,为何没必要?” 胤禔:“如今除了噶尔丹和罗刹国,已经没什么需要打仗的地方了,耗费巨资练兵,连寻常百姓都会觉得没必要。” 康熙听了微微挑眉,看向太子胤礽,“你觉得有没有必要。” 胤礽毫不犹豫:“有。” 康熙眼底露出赞许,让他细细道出理由。 胤礽:“纵观历史,诸多王朝灭亡时,军队几无一战之力,若有强兵,又岂会遇上民乱就一溃千里?因无战事就疏于练兵,长此以往,只会养出一堆蛀虫!” 胤祉点点头,二哥从小被汗阿玛亲子教养,耳濡目染,眼光确实会比大哥要长远一些。 胤礽话锋一转,又道:“可要在战事全无之时保持军队兵力,确实很难。” 胤禔:“就是啊!以后大清越来越好,无人敢犯,没有敌人,士兵也不会按这种高强度好好练兵的。” 胤祉看了看汗阿玛,见他完全一副继续听他们讨论的悠哉样子,只好自己去引导两个哥哥。 “你们觉得,历代的盛世,如何维持和平?” 胤禔自觉刚刚输了胤礽一筹,抢答道:“自然是国富民强、兵强马壮,威慑住了蕞尔小国,自然无人敢犯。” “那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