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良人一般指的是地方上负责拘捕罪犯的衙役,他们没有县官编制,只能算是县衙的编外成员,平时负责县里的治安问题以及各项扫黄打非活动。 不良帅这种编外职位,连寻常读书人都是不会去干的,更别提萧戡这种出身贵不可言的勋贵子弟。 萧戡却不这么想,他觉得不良帅这个称呼很对他胃口,何况这是三娘第一次出任外官,他这个当朋友的当然得去给三娘撑撑腰。 县尉是什么的? 县尉可就是管治安问题的! 这不得拥有一群对她言听计从的不良人吗! 萧戡并没有自作主张,而是第一时间把这个想法给三娘讲了。 他也不是全为了三娘去的。 以前萧戡是最喜欢单打独斗的,可上次搞进士团的时候让他感受到了另一种快乐(世界上没有人会不喜欢发号施令),所以他准备再试试看。 三娘听了萧戡的想法,也觉得他可以去尝试一下。 比起他闯荡天涯的游侠梦,这好歹是个比较锻炼人的差使。 蓝田县算是天子脚下,治安还是挺好的,哪怕是混入不良人堆里对萧戡来说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只不过她总感觉吧,新昌公主估摸着已经把她列入禁止登门名单了。 ……没有人会喜欢自己儿子整天跟朋友一起搞东搞西。 萧戡才不管那么多,得了三娘的认同后便屁颠屁颠地跟着去了蓝田县。 新昌公主的想法倒是和三娘想的不太一样,她得知萧戡这次是去蓝田县还挺高兴的,好歹不是一个人在外头瞎跑。她对驸马萧衡说道:“我们得空过去看看他。” 夫妻俩感情很好,驸马萧衡闻言自是笑着答应。 三娘正式走马上任是在八月初八。 从得知三娘是个十四五岁的女娃娃开始,蓝田县原本的县官班子就没太把她当回事。 可到底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僚,县令也命人办了个接风宴,好叫大伙能相互熟悉熟悉。 蓝田县这种京畿县城,有正经编制的县官也就五个。 京畿县令是正六品官,且出身大多都不太简单,蓝田县这位县令就姓崔,一听这姓氏就知道他出身有多不凡了。 接风宴上一闲聊,两边还有相同的熟人,杜甫。杜甫母亲崔氏与对方是同宗,杜甫见了崔县令还能喊声表哥来着。 清河崔氏底蕴深厚,后代遍布大唐各地,杜甫四海为家那些年最经常跑去蹭吃蹭喝的大户就是崔家这些表舅表哥乃至于表侄。 哪怕杜甫很小的时候就没了母亲,他和清河崔氏这边的关系还是极好的。 三娘这边么,哪怕她外祖家已经没落了,往上数几代还是可以数到太原王氏那边的。 只要沾点世家的边,那就算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关系这种东西,攀攀就有了! 一场接风宴办下来,县丞、主簿以及另一位县尉都看出来了,好家伙,这位新来的县尉和崔县令成一伙的了! 别的不说,光是三娘这过人的交际能力,就注定了她在县衙的话语权不会太小。 县衙除了处理枯燥乏味的日常县务以外,最要紧的就是要搞好送往迎来工作,尤其是他们蓝田县有着通往南方必经的好几个驿站以及蓝田关。 官员们不管是被贬谪到南方还是从江汉入京都得从这里走,所以时人把这条贯通南北的道路称为“名利路”。 后来韩愈写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说的就是蓝田关。 他当时正是要从长安出发前去远在岭南的潮州。 所以他们蓝田县的接待任务还是很重的,需要的正是三娘这样的社交人才。 听上一辈的人说,当年有参与谋反事件的犯官路过蓝田驿,他们还要承担贯彻赐死圣旨的重要责任。 反正吧,蓝田县可不是什么清闲的地方,既然三娘有本事那就要发挥出来才行。 县衙其余四位县官给出了这样的态度,三娘算是正式被同僚们接受了。 入职过程非常顺利! 这对于初到任上的新人来说是极其难得的,她当晚就给家里写了信报平安,好叫家里人能安心。 第81章 翌日一早, 三娘清清爽爽地醒来,丝毫没受昨晚的酒局困扰。她喝酒向来是不醉的,这一点已经经过了贺知章这个陈年饮酒爱好者的验证。 作为新官上任的第一天, 三娘先去与另一位县尉商量分工。 畿县这种要紧地方,县官基本都是满员的,进士们也愿意捏着鼻子过来锻炼锻炼。像岭南之类的偏远地区, 衣冠士流不愿意去,经常十几二十年都阙员难补。 蓝田县的另一位县尉也不是寻常出身,他是以祖荫授的官,且人家祖上可不简单, 竟是梁国公狄仁杰的孙子! 狄仁杰那什么人? 狄仁杰那可是配享太庙的存在。 县尉虽不是什么大官, 可即便是李唐皇室之后,隔了几代以后基本都快和平民无异了, 这位狄县尉还能吃点祖荫已经很不错了。毕竟每一代孩子都不少, 全给荫官也不实际。 狄县尉自己也争气,他是明法科出身, 虽不如进士科稀罕, 但好歹也是靠自己考了个出身,这才能靠着狄梁公的遗泽抢到畿县的肥差。 反正吧,小小县衙个个来历都不简单。抢得到热门岗位的,谁家往上数几代没个牛人? 狄县尉学法的,比起往外跑更喜欢研究卷宗,前头都是另一个县尉负责处理外务, 如今来了个女孩儿,他就有点纠结了:总不能把脏活累活都推给一个女娃娃干吧? 三娘得知狄县尉以前都是负责待在县衙写记录, 立刻来了兴致:“那我们先照旧,我接手上任县尉留下的事。” 狄县尉对此没什么意见。 三娘和狄县尉商量好了, 便去清点底下的人手。 越是天子脚下,越是得关注治安问题,要不然有贵人路过看到你这乱糟糟的,随便和圣人说上几句,你可就要遭殃了。 县尉手底下的人还真不少,不仅有负责出去外头拘捕贼盗的不良人,还有不少负责处理日常琐事的小吏。 这些小吏都是在当地征调来干活的,属于劳役的一种,但也只有那些有门路的人才能抢到这样的好差事,别的男丁被官府征调基本都得去修桥铺路挖河道,哪能这么轻松! 三娘最先见到的就是县衙里一些老于世故的县吏。 都说县官不如现管,这些县吏就属于“现管”。 她只询问了县吏们一些寻常问题,便让他们把县中鳏寡孤独以及耋耄老人的名册拿给她瞧瞧。 以前县官不好单独登门慰问寡妇、孤女、耋耄老妇,她一个女孩儿倒是不拘这个,可以先从这方面展开基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