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盛唐小女官 > 分卷阅读12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23(1 / 1)

妻、对那老吏的孙女还是对那丧夫的老妪,她都是尽可能地帮了自己能帮的忙。 而且三娘给予她们的不仅是同情或施舍,而是想办法让她们自己立起来。 这只是开了个头而已。 她会做越来越多的事。 旁人当了县尉可能瞧不上这九品芝麻官,她却宛如鱼入大海般自在到不得了。 李俨笑着对自己弟弟说道:“这样挺好。” 这样就挺好。 李俅也笑着回:“我也觉得挺好。” 有许多话即便是亲兄弟也不能相互言说的,个中滋味也只有他们自己知晓。 中秋当日,长安城中十分热闹,长安诗坛也十分热闹,一时间涌现了不少怀念亲友的诗、吟风颂月的诗。在这堆节假日特色文学之中,有几首诗显得十分扎眼…… 大多以《谢郭少府寄杏脯》《答郭少府赠蓝田杏脯诗》为题。 内容大多都是这样的:你看这杏脯啊,又大又圆,贼拉好吃,我朋友郭少府送我的,我们的情谊真深厚啊真深厚。 不明真相的路人:????? 怎么回事? 这郭少府是谁啊? 为什么连李白这个御前红人都给她写诗? 还有,这蓝田杏脯真的这么好吃吗? 你们有必要夸得惊为天杏吗? 我曲江杏脯不服! 还真有不少好事老饕闻风而动,特意跑去蓝田买杏脯吃。 出了灞桥差不多就是蓝田县境内了,去一趟又不费劲。 咱老饕最不怕的就是去各个犄角旮旯找吃的! 蓝田县的百姓一时有点蒙,怎么他们平时辛辛苦苦出去兜售杏脯都没啥人搭理,这会儿却来了这么多人? 得知是因为他们郭少府给不少亲友送了杏脯当节礼、引得李白以及贺知章等人写诗纷纷夸赞,那些个被人登门求购杏脯的人家都惊住了。 他们这位少府不简单啊! 对于写诗夸杏脯这件事,李白自己是有话说的。 其实吧,蓝田杏脯虽然品质上佳,吃着很不赖,但也远不至于让李白这么赞不绝口,毕竟他平时也不好这一口。 可是! 可是! 三娘在信里说她明年准备在蓝田县私下酿点杏花酒和杏子酒欸! 要是他不好好夸一夸三娘送来的杏脯,叫三娘觉得他不喜欢收到她的礼物,明年酿好的酒就不给他送了! 其实吧,什么酒不酒的不要紧,要紧的是不能辜负了朋友的心意! 他只是真心喜欢这个杏脯而已,绝对不是想喝什么独家特酿的杏花酒和杏子酒。 第87章 大唐酒肆开得遍地都是, 酿酒业自然也蓬勃发展,蓝田县就有不少酿酒行家。 像杏花酒、杏子酒都是很寻常的佳酿,酒食么, 讲究的不就是就地取材?这边杏树多,开发各种对应的吃法喝法。只要酒曲找得好,寻常米饭铺上一层杏花都能酿出很好入口的杏花酒来。 要是换成酿法复杂的酒, 三娘可不会给李白他们夸下海口。 对狂热的饮酒爱好者来说,你欠他酒比欠他钱还叫他难受! 过了中秋,蓝田县的杏脯大受欢迎,连长安城中不少酒楼都来订购当果盘。不过今年的存货就那么多, 卖完就没有了, 也就热闹了这么一阵子。 可光这么一阵子,也足叫人看出三娘的能耐了。不愧是能考状元的人, 在长安认得的人就是多! 狄县尉对三娘这个新同僚也是颇为叹服, 遇到什么特别的案件就要和三娘聊上一聊。虽说审案判案不归他们县尉管,但他是明法科出身, 对这方面分外感兴趣。 别的案件他不好过问也就罢了, 自己在任上看着底下人把犯人抓来了,那自然要跟进跟进的。 别看萧戡这人好像不太靠谱,抓人还挺有一套的,他每天不是跟着三娘在蓝田县走走逛逛就是自个儿出去走走逛逛,愣是被他揪出不少犯罪分子。 有买卖人口的,有逼良为娼的, 有坑蒙拐骗的,甚至还有些杀人冒籍的。 犯罪程度不一, 但都挺倒霉,大多都是自己直接露了馅, 莫名其妙撞到萧戡面前,叫萧戡好生过了一把行侠仗义的瘾。 对于那些苦主的感激和酬谢,萧戡一概没接受,都让底下的不良人分了。 竟是叫底下的不良人真心实意奉他为老大。 这就导致不良人平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能放过去的情况,如今也第一时间禀报给萧戡这位不良帅。 其实萧戡倒是没想那么多,他从小不缺钱,又没家没室,不像寻常不良人那样上有老下有小,哪里看得上这点好处。 狄县尉对县衙大牢人满为患的情况也颇觉惊奇,私下和三娘分析了一通:以前他还觉得蓝田县算是天子脚下、处处一派祥和来着,如今才晓得底下藏着这么多龌龊事! 这其实也不全是萧戡的功劳。 当初三娘在国子监也是选修过明法科的(具体情况是她自己跑去旁听导致明法博士不放她走),狄县尉聊的话题她全都接得上话,很快便被狄县尉引为知己。 两个县尉关系这般融洽,底下的人就更不敢松懈了,都卯足劲办好自己的差使。 这就跟水清无鱼一个道理,由上而下都清明了,干坏事的人也就无所遁形了。 不少有组织有纪律的犯罪团伙都已经准备悄悄撤出蓝田县。 惹不起,惹不起。 三娘与狄县尉关系好起来了,便把主意打到狄县尉那位赫赫有名的祖父身上。她与狄县尉相对而坐,很随意地聊起狄仁杰的事。 狄仁杰年轻时就是个工作狂人。 有段时间他出任为大理寺丞,一口气把人家积累了不知多少年的陈年旧案全给扒拉出来解决了,一共判决了一万七千多人。 恐怖如斯! 后来他去当江南巡抚使,发现江南人爱搞封建迷信,又一口气上报捣毁淫祠一千七百多所,打击当地歪风邪气,倡导百姓相信朝廷、相信正经寺庙道观,没事不要瞎拜拜! 光从数量上看,就晓得狄仁杰工作效率有多高了。 人家的实绩可是动不动就是成千上万! 三娘的想法是这样的,狄仁杰名气大,乃是大唐家喻户晓的名人。而狄县尉是狄梁公亲孙子,甭管狄梁公教没教导过他吧,总归是血脉相连的至亲,且狄县尉还继承了狄仁杰的些许天赋,对案件特别感兴趣! 那么作为狄梁公的亲孙子,牵头排演几出“狄公案”不过分吧? 亲孙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亲孙子不过是想做好他们蓝田县的普法工作罢了! 这个想法其实三娘在知晓狄县尉的出身时就冒出来了,只是那时候他们还不熟,哪里能一见面就跟人说“借你祖宗我用用”这种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