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上达天听,周皇后便会不顾身体,奔波而去。 一来二去,周皇后几乎走遍整个大雍,各地百姓见过身份地位最高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位平易近人的皇后。 尽管大雍的外患依旧虎视眈眈,连年下来在周皇后的忙碌之下大雍的内政上有了肉眼可见的改观。 虽达不到立刻四海生平海晏河清的地步,但百姓们的实际生活是切切实实地得到了改善。他们不再畏惧强权,深知有人会给他们一个公道。 人的腰杆子硬了,精气神有了,日子都是越来越好的。 再加上一些很玄学的事情,即周皇后做了皇后之后大雍的极端天气的确少了许多,偶有一二在周皇后随时可能亲自押解赈灾物资的基础上很快便得到了解决。 即使大臣中有诸多人对周寅不满,也不影响他们一边不满一边看到周寅身体力行给大雍带来的改变并潜意识敬佩她。但这份敬佩只在脑海深处,他们是不可能承认的。 大雍之内稳中向好,大臣们便盼着对戎狄的战事也能有所起色。 不少看不惯周皇后的人在暗中嘀咕阴阳怪气,表示她不是菩萨吗,怎么不能保佑大雍对戎狄的战事取得进展? 想什么来什么,这些年十分低调的晋陵公主沈兰亭忽然要献宝,表示所献之物对大雍战事大有裨益。 先前不少嘀咕的人都暗中被吓了一跳,对周寅真生出些敬畏之心来了。 要说她身上的确有不少玄乎之处,现在朝中对周皇后的反对之声的确小了许多,一方面是皇上态度坚决,反对也没用。 皇上态度坚决表现在任何方面。指责周皇后之言,听不得。抨击周皇后之言,听不得。甚至在众大臣联名上书请他广开后宫他也不开,并很冷静地表示自己胎中带病,身体不佳,纳许多人入宫只怕他自己会早死。 这是让人听了便瑟瑟发抖的话。 不少人仍不死心表示陛下可以吧一两位贴心人。 皇上又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表示自己对旁人无能,大家就不要多操心此事了。 对旁人无能这种话由皇上冷漠的语气说出,群臣大气都不敢出一下,恨不得立刻将此事忘掉。他们虽然希望陛下广开后宫,但对他这么私密的事真的不感兴趣也不敢感兴趣。 第303章 针对周皇后的反对之声小了许多的另一重原因则是在她身上的玄乎之处, 即那些大声反对她之人在这些年里先后出了意外,死了。 京兆尹曾调查过,这些官员们死的的确是出自意外, 没有任何人为的痕迹。偏偏他们又是反对周皇后反对得最冥顽不灵的那一派, 即周皇后做什么他们都要好抨击。哪怕是她深入疫地大大降低了此次疫病传播、亲力亲为地照顾百姓、并率领众人研究出了针对疫病十分有效的药物, 他们依旧要骂。 而后便死于意外了。 吃酒吃醉了跌入池塘中溺亡、在家中开宴气氛到达顶峰之时活活笑死、被雷劈死等等。 只是这么看众臣很快就能发现问题,怎么出意外的偏偏是这些极其反对周皇后的人呢? 若不是因这些死者都是朝廷命官, 死因都是要彻查的, 而彻查之后也并不见什么端倪, 全是意外死亡,大臣们都要怀疑这些人之死是出自皇后之手。 但皇后那样心慈的人又怎么做的出害人的事,且众人的死法看起来也是人力所无法干预的。 排除所有不可能, 唯一的可能就是答案。 真是天谴! 只是所有人都忽视了一样事情,这些官员们都曾经去过慕虎馆看过诊或是买过慕虎馆的药吃。 但在京城谁没有去慕虎馆看过诊?所以根本没有人会注意到这稀松平常的一点。 偏激者的死去让那些对周皇后有意见者收敛许多,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上天察觉到他们对周皇后的出言不逊果真降下惩罚,那要找谁说理去? 他们可以尊重周皇后。 而晋陵公主沈兰亭献宝也是由周皇后牵线搭桥, 这时候人们才想起来周皇后与晋陵公主是很相熟的这一回事,她曾经是晋陵公主的伴读。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事,眼下最要紧的还是看看晋陵公主所献之物究竟为何。 大部分人都并没有将此事当回事, 一株温室娇养出的花朵, 能做出什么对战争有用的东西, 她知道什么是战争吗? 抱着这样的想法,四品以上有幸观摩此次献宝的百官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思来瞧的, 他们保证自己一定不会笑出声免得太让公主下不来台。 观摩的场地被设置在宫中北门外空旷的禁卫军训练场里, 乍一看架势有模有样, 好像真的要祭出什么大杀器来。 参与试宝的禁卫军们大约都是玉钩宫中从事护卫的女禁卫军, 个个神情严肃如临大敌,仿佛已经知道了宝物的威力。 这般做派让站在城楼之上等待观赏的大臣们相视一眼,忍不住想要撇嘴笑笑,倒是装的像是有那回事,别一会儿出现的宝物十分逗乐就好。 直到空旷的场中央出现了一架与投石机模样相仿的铁壳子。 晋陵公主沈兰亭在一旁神采飞扬地为陛下介绍这是火臼,要往其中填充弹丸才能显示其威力。 众人听得云里雾里,只见这火臼确实是个臼的形状,但是和火又有什么干系? 疑惑很快得到解答。 在众人茫然之际,天降火石,霹雳轰隆,震耳欲聋,远处竖立的靶子顷刻间四分五裂。非但如此,原先靶子所在之处什么也不剩,只余下滚滚黑烟以及蔓延的火势与纷扬的尘土。 饶是面冷如沈兰息也被骇得一颤,下意识便捂住了站在他身旁的周寅的耳朵,他的手还在因为害怕而轻颤着。 但向来没什么神色的好处这时候就显现出来了。皇上表情向来不怎么生动,这会儿哪怕是怕到极致也只是冷着一张脸,并不会让人看出多少的恐惧来。只有感受到他颤抖的周寅才知道,他现在真是怕极了。 他的反应算是其中佼佼者,其余大臣们已经有骇得趴伏在地的、便溺失禁的、跪下来稽首请求饶命的以及两眼一黑直接昏倒的等等。 这是神仙法术吧! 沈兰亭抿嘴窃笑,早看不惯这些大臣们眼高于顶的模样,见他们现在如此,她心中可真是痛快极了! 周寅在此时温言哄劝,表示这不是什么神仙术法,是晋陵公主的火臼之功。好说歹说才将人们哄得慢慢放下心来。 在惊惧渐渐缓和后,人们很快意识到另一件事。 有此物在,何愁戎狄不破! 溢美之词瞬间如同不要钱般从大臣们的口中说出,流淌到沈兰亭身上。 沈兰亭许久不曾与人虚与委蛇过,这会儿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