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促,不太理智,偏偏大姐你也就听姐夫的,和那样一家子人来往得那么频繁。” 见宋氏一直不说话,宋淑月笑了笑,又道:“要说我今天是春娥和永宁的事而来,那可真不是。那日大姐让奶娘带的话,我听进去了,第二天就跟春娥那孩子说明白了,她虽伤心了几日,但也没闹出什么事来。这不,她爹前几天在说要给她挑个人家,说了几个人选,我今天来其实是想让大姐帮我挑一挑。” “春娥要说亲了?” 这次,宋氏是真的有些诧异。 宋淑月点了点头,道:“春娥可还比永宁大一岁,男人经得起耽误,女子哪里经得起蹉跎,不如让她赶紧嫁了,也免得总是来要我的命。” 宋氏表情有些讪讪的。 董春娥今年十九了,这个年纪在当下算得上是老姑娘了,为何董春娥这般年纪还没有嫁? 自然是因为齐永宁。 一想到儿子,宋氏不免又想起方才妹妹说的话,顾家出的事她也知道,昨夜齐彦几乎一夜没睡,一大早就带着儿子匆匆出去了。 去哪儿了,自是不用说。 其实认真说,宋氏对顾家人谈不上好感,自然也没什么恶感。齐家和顾家来往丛密,多是因为齐彦和顾秀才的交情,当然也有齐永宁的原因在。 有时候宋氏也挺纳闷,为何她那待谁都不冷不热的儿子,唯独就是对顾家那个大女儿那么上心? 是因为青梅竹马? 可春娥与他也是青梅竹马,他对春娥却向来冷淡,顶多也就是当个亲戚看待。 自然不免又想到顾家那事。 顾秀才一个秀才,还是个坐馆先生,竟闹出逼/奸寡妇的丑事。虽说她丈夫说以顾秀才的性格和品性,不可能会做出这种事,可让宋氏来看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食色性也。 哪个男人不贪花好色? 齐彦不贪花好色,是因为齐家的家规严格,家风在此,四十无子方可纳妾。这也是宋氏当初为何会选择‘低嫁’齐彦这个秀才。 实际上就宋氏所了解到的那些男人们,就比如她爹,她妹夫,哪个不是妻妾成群?小老婆养了一大堆? 富裕人家有富裕人家的贪花好色,同样清贫人家也有清贫人家的贪花好色。 那些马夫走卒们有点钱还要去逛个窑子,一个秀才逼/奸寡妇还真不是什么稀罕事。 当然,宋氏不会觉得顾秀才会去逼/奸一个寡妇,也不至于如此。在她来想肯定是顾秀才惹了什么风流债,人家跟他翻了脸,才会告他逼/奸,把事闹这么大。 不管是不是逼/奸,总之这么一场事下来,顾秀才的名声肯定是坏了,以后秀才的功名还能不能保住都是未知。 这样的人家,还要让永宁去娶对方的女儿? 第26章 第26章 26 其实就算宋淑月不来, 她不提这件事,宋氏心里也在犯嘀咕,齐彦和齐永宁走后, 她在家里嘀咕了一上午, 只是这事不好当着妹妹面前讲。 “让人去问问,老爷可是从衙门回来了?” 话出口,宋氏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不免看了妹妹一眼。 荣婆子领命下去了。宋淑月仿若未觉,心里却在想, 她这个姐姐啊,面上不显, 心里却比谁都在意。 宋淑月模样闲适, 手里有一搭没一搭地刮着茶沫喝茶。 宋氏有点尴尬,没话找话说:“那妹夫给春娥挑了些什么样的人家?” 宋淑月饶有兴味地瞄了她一眼, 也没扫她脸面, 道:“人选今天我都带了,大姐你帮我看看?” 她从袖中掏出一张纸递了过去。 既然来了, 她肯定准备周全。 这时, 从门外走进来一个丫鬟, 行色匆匆。 是宋淑月的丫鬟。 “什么事,急慌慌的?”她皱眉问。 丫鬟忙凑在她耳边说了几句话, 宋淑月的脸当即阴了下来。 “是家里有什么事?”宋氏拿着那张纸好奇问道。 宋淑月站了起来。 “确实有点事, 大姐我也就不多留了,改日再来。” 丢下话, 她就急匆匆走了。 宋氏摇了摇头, 也没心思去看手里那张纸, 她自己也有自己的心事。 . “细细地给我说!” 马车走了一段路, 停在一个僻静的角落。 宋淑月阴沉的脸隐在帘子后,马车前立着一个穿蓝色衫子的中年汉子。 汉子将具体经过详细地说了一遍,宋淑月的脸阴得能滴水。 “没用的东西,这般情形都能让人翻盘,你说要你们有什么用!”宋淑月怒极拍了车窗一下。 赵四满脸苦色,这谁能想到? 谁能想到都那种情形了,竟半路杀出个秀才娘子,紧要关头靠着撒泼搬回了一城。 可能黃烂牙叔嫂俩不懂,赵四和宋淑月却知道情况很是不妙,那么多‘疑点’被人当众宣扬了出来,即使县太爷是个蠢笨的,还有那么多围观的百姓呢? 地方主官再是昏庸,也不可能罔顾民意,他们也怕造成冤案假案,日后若是被人翻案了,轻则丢官重则流放。 所以县衙那不可能不重审。 可如果重审,就是在给顾秀才机会,明显对方就是有备而来,不然今天公堂上不会是那种形势,是时若让顾秀才翻了案,黄寡妇叔嫂是小,就怕牵连上了自己。 “你平时与他们接触,可有漏了什么痕迹?可有告诉他们你的身份?” 赵四摇了摇头,道:“那倒没有,小的办事从来谨慎,与他们接触都是用的化名,平时也极为小心。他们只是收银子办事,那黃烂牙是个贪财的,一见银子亲娘都忘了是谁,他不可能知道小的身份。” 宋淑月松了口气。 可想了想,她非但没有脸色见晴,反而越发难看。 本来事情就快成了,其实她也没想要顾秀才的命,只是想毁了他的名声,这样一来齐家不可能再和顾家结亲。 她太了解她那姐夫的性格了,说好点是非分明,品格端方,说难听点就是认死理。他说出的话,就是板上钉的钉,是不可能反悔的,所以要想毁掉齐顾两家结亲之事,只能是从顾家的名声上下手。 读书人都注重名声,尤其她那外甥也是个读书人,以后是要当大官的,她姐夫对他寄予厚望,就算为了儿子,也不会让他娶一个毁了名声人家的女子。 却万万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什么功亏一篑? 这就叫功亏一篑! 以当下这种情形,齐家若是再在里面使使劲,顾秀才肯定是没事了,且名声定然会被洗清,会被说成是被人冤枉,遭受冤屈。 以宋淑月的性格怎么能允许,她可从来不是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