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望春山 > 分卷阅读21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18(1 / 1)

第120章 第120章 120 颜铁匠办事很快, 可能是没想到本来都绝望了,突然出现了转机,他格外振奋, 办事自然也快。 其实早在邱氏去年松口时,他就把家里的房子重新修葺了下, 家具也都是新添置的, 什么都准备好了,就差一个人。 再嫁是不大办的,只会请比较亲近的人家吃顿饭便罢。 到了当天, 颜家门前挂了两个红灯笼,这才有人知道颜家这是要办喜事了。 颜家不住在西井巷, 在西井巷旁边的米田巷, 颜家的房子和薄家差不多, 都是一进半的院子, 自打颜老娘死了后, 就颜铁匠一个人住。 今天邱氏换了身红衣裳。 因为是再嫁,不好穿大红正红, 穿的是暗红。 顾玉汝亲手给邱氏梳妆,还专门拿出自己的胭脂水粉,给邱氏上了个妆。 妆罢,她对着镜子里的人笑了笑,道:“娘, 你看好不好看?” 镜子里的人早就羞得不知怎么好,婆婆改嫁, 儿媳妇帮忙梳妆, 可——真是好看呀! 邱氏竟不觉看得有些痴了。 “我早就说了, 娘就是咱们西井巷最好看的女子, 当年是,现在也是。” 邱氏忙道:“不行不行,娘老了,现在西井巷最好看的女子当是我们玉汝。” 这时,孙氏走了进来,站在门边笑着道:“行了,你们婆媳俩别互夸了,我看时候差不多了。” 这话让顾玉汝和邱氏都窘了下,可一听说时间差不多了,不光顾玉汝有点慌,邱氏整个人都慌了。 也没有花轿,只是一辆骡车。 按当下规矩来说,上面是不用扎花的,改嫁就是低低调调才对。估计是颜铁匠坚持,那骡车的车厢上竟扎了一朵红布花,看起来十分喜庆。 这一闹,整个巷子里的人都知道邱氏要改嫁了。 邱氏竟然改嫁了? 不及她们议论起来,骡车就把邱氏给接走了。 跟着,薄家人和顾家人都随后走了,竟让她们也没个议论处。 骡车很快就到了颜家。 颜铁匠专门准备了一串鞭炮,就放在车上,可能他也没跟别人说,打算自己点来着,却又忘了他又要和邱氏一起进门,又要点鞭炮,哪里忙得过来,一时间手足无措,左右都不是。 薄春山见了,忙走过去接了下来,拿出火折子,点燃了那串鞭炮。 噼里啪啦鞭炮声中,新人进门。 入目之间,所有人脸上都带着笑。 …… 颜铁匠就在家里摆了两桌酒。 他家就一个人,所以是让酒楼里送来的。 人也不多,除了薄顾两家人,也就颜铁匠几个徒弟。 临走前,顾玉汝看见薄春山跟颜铁匠在一旁说话。 说得什么?她猜肯定又是一通威胁,让颜铁匠对他娘好。可顾玉汝觉得,日子过得好不好,其实得两个人一起努力。不过想来应该是好的,毕竟这么不容易。 …… 肉眼可见,邱氏过得不错。 现在整个人容光焕发,看着就跟以前不一样。 开始顾玉汝觉得自己看错了,可连薄春山都看出来了,还有点酸酸的,那种感觉有点‘怎么亲儿子都给不了亲娘的,那个男人怎么就行了’的意思。 顾玉汝取笑他之余,认真想了下。 其实也没有那么玄乎,只是人心态不一样了,精神面貌就不一样了。 以前婆婆多是穿那种暗色的衣裳,临改嫁之前,她特意拉着她去买了好几匹适合她的布料。 倒不是说要跟小姑娘一样,要穿什么葱绿嫩黄,整体还是适合她这个年纪,但稍微鲜亮一点,配色更用心一点,就完全不一样。 用西井巷那些妇人的话说,邱氏咋就突然就这么容光焕发,像年轻了几岁,这真是改嫁了,就是跟以前不一样。 这些话里难掩酸气,但邱氏真就跟以前不一样了。 嫁给颜铁匠后,也不知她跟颜铁匠怎么说的,每天还是会往薄家来一趟,来看看家里如何,孙女如何,估计还是不放心。 被人看见了问起来,她也不觉得有什么,十分坦然地说就算改嫁了,儿子还是她的儿子,孙女还是她的孙女,她来看看怎么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 时光如水,转眼间一去三年。 . “八斤,八斤!” 小女娃转过头,嚷道:“都跟你说别叫我八斤了。” 她眼睛大大的,皮肤雪白细嫩,穿一身红色滚姜黄色细边的衫子,因为年纪还小,整个人看起来胖乎乎的,脸上带着婴儿肥。 尤其此时,嘟着嘴发脾气的模样,真是看起来又可爱又可人。 “不叫你八斤叫什么?这可是老大给你取的名!你快别跑了,路上车多,我抱着你去找大嫂。” “我才不让你抱!” 说是这么说,最后小女娃还是被少年一把抱住了。 三年多过去,铁娃也长成了一个少年郎。 皮肤还是那么黑,不过眉眼都长开了,也是挺俊的,就是人太瘦,瘦高瘦高的。 “你总说我胖乎乎的,用我娘的话你太瘦了,光是骨头就没见肉,”说着,八斤还嫌弃地皱皱小眉头,用小手拍了拍铁娃肩膀,“你要吃胖一点,硌着我啦。” “好好好,我以后多吃点。” 少年抱着个像年画里走出来的娃娃,搁在哪儿都是奇景。 可街上的行人却似乎都认识他们,见到两人,脸上都是带笑, 路过几个民兵,跟他们打招呼。 “这是带八斤去‘玉春坊’?” 铁娃点点头。 还有民兵从袖子里掏出东西给八斤吃来着,八斤也似乎认识对方,一点都不含糊,接下来就说声谢谢。 …… 玉春坊就在城北,一出城门就是,离薄家并不远。 当初顾玉汝专门把工坊开在城北,就是想离家近。 谁也没想到,当初只是顾玉汝闲暇之间,想尝试一下开个生丝工坊,如今竟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短短三年的时间,工坊已经从一个三五间房舍、缫丝工三四人的小工坊,扩展到如今屋舍几十间,拥有一个占地近五亩的大院子,缫丝工近百人的大工坊。 水力大纺机日夜不停歇,每天从玉春坊出来的生丝可达到近两千斤,占据了整个明州府的生丝市场。不过玉春坊的生丝主要不是卖给明州府,而是湖州苏州那边。 除了玉娘给顾玉汝帮手以外,顾晨也早已从商行里辞了工,回来帮她做事。 最近顾晨就在忙着再开一家工坊的事,虽然有了水力大纺机,就能不停地生产生丝,但是定波当地并不是养桑蚕多的地方,还是湖州苏州那边最多,为了节省桑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