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子给了娘,娘能差得了你的?” 小娘子的嘴唇红润润的,勾的人魂都要飞了。 赵雪窝低头咬了一口,没忍住,反复的摩挲起来。 京城的深秋已经很凉了,可屋里的温度却高的吓人。 薛彩樱觉得自己快化了,怎么有人能热情到这种地步。 第二天晚饭过后,赵雪窝把全家人都留了下来。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家人过日子,肯定要有一套秩序遵守。 以后不管是赵雪窝还是雨生,两个人的俸禄都要交到田氏这里,由田氏统一管理。 不管是雪窝那边还是雨生那边,每个月再从田氏这里领取银子。 小家非必要开支自己出,必要开支都来田氏这里支取。 赵雪窝将自己不算成熟的想法说了,询问雨生和家人的意见。 田氏昨天还在为生计发愁,今天听儿子说起这事,心里自然是欢喜的,可担心雨生心里有想法便没表态。 倒是赵老二认同赵雪窝的说法:“咱家和别人家不同,这官身呢都是你们两个自己挣的,可我们是你们父母,总要帮着你们管着这家,要是没有章法,早晚得散了。” 他昨晚听田氏跟他诉苦,心里有了些想法,只是没儿子想的多。 如今听了大儿子的说法,茅塞顿开,当场表态。 雨生虽然也是赞同的,但他总觉得这事不是没来由的,不由得看向杨二妮,杨二妮心虚的别开脸,比雨生还先一步开口:“大哥这个办法好,正好我和大嫂都年轻,不懂过日子,还得让爹娘帮衬着。” 雨生随后说道:“大哥说的有理,是这么个事。我一年的俸禄是550两,如今还没发,倒是之前皇上赏的银子还剩下一千两,都交给娘,以后这个家就让娘费心了。” 他说完这话让杨二妮回去取银票。 杨二妮之前不愿意拿银子,那是雨生赚的少,她得仔细算着过日子,就怕摊上点什么事没办法解决,如今都交给婆婆,她还省心了呢。 最主要的还是赵雪窝有五千两赏银,可比她们这边多多了,放一起过日子,肯定是她们赚的。 这么一想,杨二妮还能不高兴吗。 杨二妮交了一千两银子,薛彩樱也把皇上赏赐的五千两银子交给了田氏。 田氏自己不会写字也不识字,让月牙记到账上。 月牙识字多,会写的少,抓耳挠腮的用自己的办法记录上了。 就这么一家得账务算是解决差不多了。 田氏仔细盘算了一回,总觉得还有漏下的。 雨生的俸银好算,赵雪窝还没有官职,银子都是赏的,这第一笔银子就这样了。 以后两兄弟只往她手里交俸银,皇上还赏赐了不少田地,这些收入也都算公中的,至于两兄弟以后的赏赐,就留在他们两房自己手里了。 至于每个月给两房分多少银子,田氏还没想好,主要是她不知道京城的花费情况,两个小家都有什么花项。 而且雪窝房里还有个元宵,雨生这边一个都没有,这个也要提前说清楚。 赵雪窝算不来这么细的帐,让田氏自己想。 田氏哪想的明白,询问雨生的意思。 雨生直言道:“这事也好算,我一年的俸禄是有数的,大哥还没官职,不行就先按照我这个来,也算550两。 一人550两,两个人就是1100两,从这里扣除一部分留作存款,处理紧急事情的时候再拿出来。 平时谁也不许动,暂时就按300两留吧,剩余八百两就是咱们全家一年的花费。 府里12个佣人,一年的月利扣除,全家每个月的生活费扣除,再留一部分负责全家的日常,比如说谁生病啊,需要打点的人情往来啊,有什么用具需要添的等等。 然后有再有剩余,就可以分给几房或者分给个人,像月牙也该有月钱,她自己喜欢买首饰还是喜欢买糖,都由着她自己。” 雨生果然是读过书的,算起账来比谁都清楚,这么一说全家人都明白了。 田氏夸道:“还是雨生聪明,你说的办法好,彩樱和二妮要是没意见,咱们明天琢磨琢磨,看看怎么弄合适。” 薛彩樱无不赞同:“雨生说的好,我没意见。” 薛彩樱毫不吝啬的夸雨生,赵雪窝不愿意了,悄悄的戳了一下她的腰窝。 薛彩樱受不住痒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田氏注意到两个人的小动作,问道:“怎么,雪窝不同意?” 赵雪窝憋着笑,赶紧摇头:“没有,就按雨生说的做,明天你们再详细的计划一下,看看我们一个月的消费,对了,还有逢年过节这些也要算进去。” 赵雪窝接到老将军邀约,明天带家人过去请安,光顾着和家人讨论管家的事,都把这茬忘了。 直到会议接近尾声,他才想起来:“对了,明天我们去将军府,辛苦娘子多做些点心,老将军和夫人爱吃。” 听说要见老将军,田氏吓了够呛,“要不你们去吧,我就不去了。” 赵雪窝知道田氏害怕什么,笑着安抚道:“没事,老将军人很好,以前我当兵的时候,他没少指导我,如今我们都进京了,按理也该过去道声谢,明天一个都不能落,咱们全家都要去。” 老太太身体不适,她算例外。 月牙和田氏不一样,她就喜欢凑热闹,生怕大哥不带她。 听了这话凑过去问道:“那我也能去了?” 赵雪窝揉了把她的脑袋:“少说多听,好好打扮打扮。” 月牙冲他做了个鬼脸:“知道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给我说亲呢。” 赵雪窝好笑道:“将军府可没有合适的人,你想都不要想。” 作者有话说: 明天见 第79章 前些天王延昭就约了雨生想一起喝点,雨生一直没空出时间。 今天是他休沐。 虽然约了老将军上门拜访,可赵雪窝进宫陪王伴驾,要等他回来才能去。 雨生便派人把王延昭请到了家里。 王延昭不算贵客,雨生把人引到一进院子里的待客厅,命人上茶,两个人就在这里聊起了事情。 开始彼此绞尽脑汁的将对方恭维一番,然后才说到差事上。 雨生直言不讳道:“王兄为官清廉,做事勤勉,又没有大错,为什么刑部尚书给了一个丙?” 提到这事,王延昭满心悲愤:“不是为兄的自夸,我这样的只值一个丙,那满刑部就没有一个能得甲的。” 雨生纳闷道:“王兄和刑部尚书有嫌隙?” 王延昭凑近雨生,压低声音道:“实不相瞒,因为咱和他不是一路人才会这样。” 王延昭憋久了,不吐不快,他很看好雨生,总觉得雨生是个做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