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五个儿子,长子今年10岁,最小的儿子是去年一位贵人生的。 而曹贵妃的儿子是皇上的第三子,今年六岁,比元宵大两三个月。 当年曹贵妃还只是一个贵人,生了儿子才被皇上封妃的,后来又生了一个女儿,被封了贵妃。 曹贵妃如今不想打雨生的主意了,这人油盐不进,又抓不到把柄,她不喜欢。 倒是看中了赵雪窝。 赵雪窝是武将,手握大权,虽然现在被皇上收回去了,可万一国家哪里出了战事,他随时都有可能出山。 更何况,他现在是平远候,又是皇上的救命恩人,不是宰相,胜似宰相,哪个敢不放在眼里。 之前给雨生张罗婚事,被雨生拒绝了。 曹贵妃也算是看出来了,赵家人都是个死脑筋。 一个丢了女儿的女人都舍不得休。 这雨生还是个想往上爬的。 赵雪窝一回京就把兵权交了,说什么都不想进朝为官,很明显不会贪恋权贵。 想让他休妻再娶就更不可能了。 况且他夫人还生了两个儿子。 最重要的是,赵雪窝在边关带兵的时候,她暗中派人给赵雪窝送过金银珠宝,也送过女人,都被拒绝了。 这条路走不通,她又打起了别的主意。 女儿今年四岁多,而赵雪窝的长子今年六岁多,别的不说这年龄多合适。 不过皇上三个公主都没有定亲,曹贵人不能表现的太明显。 她可以暗中拉拢赵雪窝,私底下把两个孩子的婚事定了。 到时候赵家就得站在他这边了。 文有雨生,武有赵雪窝,他儿子的太子之位还用愁吗! 曹贵人打算好了,可她之前得罪了雨生,担心赵雪窝不肯和她合作,思来想去就注意到了周衍辰和月牙的婚事。 月牙出生乡野,肯定不懂皇室的礼数。 而周衍辰父亲过世,母亲又出了家,没有人主持,肯定会遇到很多麻烦。 想到这事,曹贵人派人给礼部打好招呼,一定要把小王爷的婚事办好。 自己则亲自带着教养嬷嬷去了侯府。 贵妃嫁到,赵家赶紧摆案迎接。 田氏进京后虽然也见了很多世面,可贵妃进门这种事,还是第一次经历,慌得不知道如何是好。 一会命人摆香案,一会命人准备吃食,一会命人打扫厅堂院落,先穿了身紫色的长裙,怕被人挑礼又换成不那么扎眼的。 担心男人在场不方便,把赵老二赶到了后院。 可又怕人家觉得他躲出去不够恭谨,赶紧把人叫回来。 赵老二无语道:“你到底要干什么,我都被你弄晕了。” 田氏慌道:“我这不是没经历过,担心礼数不够吗。” 月牙安抚道:“娘,您别急,咱们该尽的礼数都尽到了,就算有什么没想到的,贵妃也不会责备。” 田氏把人都赶出去,只留了月牙一个道:“那是你不知道,当初皇上有意让她的女儿认你二哥做尚父,人家可嫌弃咱们是乡巴佬,不愿意呢,后来想把她的妹子嫁给雨生,又被雨生拒绝了,你觉得她真不是记仇的人?” 皇家哪有不记仇的。 不过月牙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娘,那也没事,大哥二哥都是凭本事当的官,谁也挑不出毛病。” 田氏忍不住念了两句佛:“希望别结什么梁子,娘年纪大了,就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的。” 元宵去私塾了,薛彩樱换了身体面的行头,也给粽棕好好的打扮了一回。 担心他莽撞闹腾,不停的嘱咐道:“一会贵妃娘娘就来了,不招你见驾,你就老老实实的在外边候着,如果招你见驾,你该知道怎么做吧?” 粽棕老老实实的摇了摇头:“不知道呢。” 薛彩樱就把见贵妃的规矩说了,怕他记不住还多重复了两遍。 “粽棕,这可是咱家的大事,你一定要记得娘说的话,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稳妥有礼,实在不知道怎么做的就问娘的意思。” 粽棕觉得这样不好:“那贵妃娘娘会不会以为我是个没主见的?” 薛彩樱好笑道:“没主见,也比被打屁股好吧。” 粽棕明白了,不按娘说的做就要打屁股呢。 “好吧,我一定会听娘的话。” 薛彩樱担心粽棕出状况,只求贵妃不要召见他这个小孩子。 如果元宵在就好了,那孩子稳重,懂事,肯定不用她这么担心。 也幸好元宵不在,薛彩樱如果知道曹贵妃是来看姑爷的,肯定会被吓到。 元宵才多大,哪用得着这么早订婚。 曹贵妃不是私自出府,她是跟皇上告过假的。 皇上听说她关心周衍辰的婚事,想到周衍辰的祖父为朝廷辛苦了一辈子,如今就剩下这么一点骨血,怎么也得把这场婚礼办得热热闹闹的。 当下就同意了。 就这样,曹贵妃带着女儿来了赵家。 她没穿华服,也没坐大轿子,像微服私访那般,只命人抬了一顶小轿就出宫了。 她这次去赵家,为的是两家修好,自然做的越低调越好,也免得赵家忙乱。 赵家准备了一顿,没想到曹贵妃像出门串亲戚那般进了将军府,都有些晕。 田氏带着所有女眷给曹贵妃磕头,竟然被曹贵妃亲手扶了起来。 “夫人客气了,月牙马上就要嫁进王府了,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不用客气。” 田氏心脏砰砰砰的跳个不停,想说点什么,可舌头打架怎么都说不出来。 还是薛彩樱代表阖府表达的感激之情。 曹贵妃知道薛彩樱就是赵雪窝的夫人,不好怠慢,她扶起田氏又把薛彩樱扶了起来。 至于杨二妮,她就不太想扶了。 虽然她很想两家能重修旧好,可当年雨生因为这个女人拒绝过她妹妹,她心里不舒服,如今也不想降低身份,只摆了摆手:“起身吧。” 曹贵妃坐到主位上,四岁多的小公主站在她身边,眨巴着大眼睛打量着屋里的人。 薛彩樱命人端点心过来,请小公主尝尝。 小公主是个挑剔的,宫里多少好吃的东西都得不到她一句夸奖,尝了一块竟然觉得好,一连吃了好几块,还让曹贵妃走的时候给她带些回去。 曹贵妃顺势说道:“这丫头,既然这么喜欢侯夫人做的点心,干脆留在侯府好了,保证天天都有点心吃。” 小公主不知道这话什么意思,只道:“反正这点心好吃,比御膳房的还好。” 薛彩樱不敢鞠躬:“这都是小公主赏脸。” 曹贵妃顺势提到薛彩樱的儿子:“对了,我听说你家也有两位小公子,怎么没见到人。” 薛彩樱笑道:“孩子淘气,担心冲撞了贵妃,没敢让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