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个人坐车没意思,招呼薛彩樱上她的马车,两个人好说话。 薛彩樱也觉得郑夫人一个无聊,便让年年和郑兰筠同坐,又嘱咐粽棕照顾他们两个,便去了郑夫人的马车。 以前薛彩樱出门不用侍卫,如今她身份不一样了,也怕赵雪窝担心,出门主动带着侍卫,不过都穿便服,只带了四个,排场并不算大。 两辆马车一前一后,侍卫骑马,粽棕也想骑马,薛彩樱没让他骑。 这会粽棕、年年和郑兰筠三人坐在同一辆马车里。 两个小女孩说的都是今天吃了什么,又得了什么礼物,互相羡慕一下,再互相炫耀一下。 年年还拿出刚收到的珠花送给了郑兰筠一支。 “这是我哥送的,我有两个,送你一个。” 郑兰筠高高兴兴的收下了。 粽棕像个多余的人,听她们两个叽叽喳喳也插不上话,他只能无聊的看着窗外的景色。 年年注意到,找他说话:“二哥,你以后再给我带礼物,也给兰筠带一份。” 粽棕毫不犹豫的说道:“她又不是我妹妹,也不姓赵,我为什么要带?” 年年笑着央求他,“她不是我的好姐妹吗,和你妹妹也没什么区别。” 粽棕看向郑兰筠,吊郎当的说道:“来,喊声哥哥我就给你带。” 郑兰筠才不想喊:“我又不是没有哥哥。” 粽棕特别好笑的看着她:“你家的哥哥会功夫吗?会帮你打仗吗?” 郑兰筠的哥哥早就成家了,孩子都会跑了,他没学过功夫,而且两个人年龄相差很大,她印象里很少有两兄妹相处的画面,这么说的话,确实有些疏远。 不过那也比粽棕好吧? “会功夫了不起?我为什么要人帮我打仗?我又没惹到谁。” 粽棕自有自己的道理:“那可说不准,等哪天你真被人欺负了,过来找我,只要喊我一声哥哥,我保证帮你。” 郑兰筠嘁了一声,神情甚是不屑,“你想多了,肯定不会有那天的。” 最好的朋友和自己的哥哥不对付,年年心里愁啊,“你们两个能不能好好说话,对了,我大哥和水笙姐也去寺庙了,没准咱们能碰到。” 三个孩子这边说说笑笑,薛彩樱和郑夫人也没闲着。 郑夫人这两天正发愁呢,郑兰筠的父亲前几天新纳了一房小妾,儿子都成家了,这老子还不安分。 郑太傅也就是他公爹,骂也骂了,打也打了,可他夫君要死要活的到底把人带回去了。 郑夫人心情不好,打算去静安寺散散心,顺便再求佛祖保佑她的儿子有个好前程,女儿能嫁个好人家。 不说只娶一个,但也不能都几十岁的人还往家里弄小妾,到处惹人笑话。 想起这事,她就对薛彩樱充满了羡慕。 “你家侯爷对你可真好,孩子都这么大了,还对你像刚成亲那会一样。” 薛彩樱听说了郑太傅的大儿子新纳了一房小妾,气的郑太傅还请了两天假没上朝。 好在郑夫人的儿子争气,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前几年娶了一位郡主,如今孩子都有了。 “每家都有每家的难事,”薛彩樱不好和外人讲述家里那些事,感叹了句便把话题拐到了郑夫人的儿女身上,“听说你那宝贝孙子可好看了,哪天再去我家,一定把他带去给我瞧瞧,这人年纪大了,就盼着孩子早点成家,早点抱个孙子孙女。” 以前薛彩樱还是被人催娃的那个,如今都到了要催孩子生娃的年纪。 作者有话说: 准备下周四正文完结,现在征求一下小可爱们的意见,想看谁的番外。 1.赵雪窝和薛彩樱的前世。 2.元宵和水生的。 3.粽棕和郑兰筠的。 4.年年。 年年的cp还没定,之前有个出场的被打少年,还有曹贵妃的小儿子,七皇子或者其他皇子? 大家更喜欢哪对cp? 第120章 郑夫人笑道:“元宵读书好,下场就该考了吧,等考完也就该成亲了,还愁抱不到孙子,这人啊可千万不能盼,盼着盼着人就老了。” 薛彩樱笑着称是,“大儿子倒是早就定了亲,可还有个小儿子,前几天他爹还和我说,让我留意着给孩子张罗着。” 薛彩樱提起小儿子,郑夫人心里倒有些活络。 女儿和粽棕只差了四岁,两个孩子年纪相仿,要是能成,可是一桩好亲事。 最主要的是赵家男人都负责,不管侯爷还是大学士,人家都只娶了一个,对妻子的好,全京城的人都羡慕。 这样的人家,孩子肯定差不了。 自己这半辈子不是跟这个斗,就是和那个斗,如今都有孙子的人了还要看着男人弄回个小妾,日子多糟心有口难说。 她希望女儿幸福。 可这事吧,女方不好开口。 她有这个想法也得压下来。 赵家有意自然会提,如果没看上女儿,她提了只会让两家的关系疏远。 郑夫人虽然想到这事了,可薛彩樱还没意识到。 毕竟郑兰筠才十岁,是年年的好朋友,在她眼里和女儿一样大,哪是到了说亲的年纪。 马车只能赶到山脚下,不过薛彩樱和郑夫人都不常出门,靠自己爬上山肯定很难,薛大岳雇了两顶轿子,请两位夫人坐轿上山。 至于几个孩子,那就得靠自己的双腿了。 年年练过武,虽然娇气可这点路还不算什么。 郑兰筠可真是娇滴滴的大小姐,才走了一半就爬不动了。 年年一边擦额头上的汗,一边喊粽棕:“二哥哥,你快帮帮兰筠,她爬不动了。” 粽棕想也不想的说道:“你们两个在里边坐一会儿,我去雇两顶轿子。” 年年都没事,郑兰筠不好意思了,“不用,不用,我能行。” 粽棕记着刚才郑兰筠顶撞她的事,有意捉弄她道:“真能行?别是说大话,一会爬不动还要我去山下雇轿子。” 郑兰筠急红了脸:“谁要你雇轿子,我就是爬也能爬上去。” 年年让他们两个少说两句,保存体力最重要。 郑兰筠确实在说大话,她说完就后悔了,干嘛嘴硬让人雇顶轿子多好,她现在又渴又累,嗓子像油锅冒烟一样,两腿又软,一步都不想走了。 可她话已经说出去了,只求多休息一会儿。 可休息再久也有结束的时候,她只能拉着年年,希望借助年年的力气顺利爬到山顶。 只可惜山太高了,年年只能勉强顾着自己,带不了她。 “二哥哥,”年年忍不住向粽棕求救,“你再不管我们,我们就不上去了,你总不能看着我们累死在这静安寺里吧。” 年年还能说话,郑兰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