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这件事太突然了。此时岳安国已带着十万精兵前往边关,南方的四位王子也纷纷出发,廣野正是守卫最空虚的时候。消息一出,朝廷一片慌乱。朝中无将的短板再次暴露,比无将更可怕的是无兵。据说,三王集结的兵力有三十万之多,而廣野最多也只能凑出九万士兵。
关键时刻,余太尉站了出来。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愿带着他的儿子出征。出人意料的是,孟琼也向朝廷递了折子。他急切地请求随同余太尉一起出战,为徐风效绵薄之力。
孟琅知道这件事,因为孟琼的奏折就是他代笔的。战争开始后没多久,在家里闭门不出许久的孟琼出现在了他的房间。他面容削瘦,往日的风流气消散殆尽,平静的目光十分坚毅。
“我要去打仗。”他说,“这是我现在唯一能做的了。”
孟琅默默地望着他,这一瞬间,他竟然不想答应孟琼。他害怕孟琼步大哥的后尘,可他没有任何理由阻拦孟琼。他们是徐风的贵族,是徐风的臣子,他们生在这片土地上,长在这片土地上,为徐风献出生命是贵族的义务,也是臣子的美德。
除此之外,孟琅还明白对弟弟来说出战有着更深的意味。
那桩杀人案毁了他,这场战争则会让他重获新生。
这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作为他的哥哥,孟琅应当鼓励他。可他凝视着弟弟执拗的眼睛,悲哀地意识到自己不愿意让他上战场。他越是明白自己必须答应他,越是不舍得孟琼离开,最终,他挤出一个难看的微笑,说了他应当说的正确的话:“我知道,你不愧是孟家的子弟。”
孟琼笑了一下,羞愧的,难堪的,轻松的。他唇下那颗痣又灵活地跳动起来,像蝴蝶一样翩跹。
“谢谢你,哥。”
兄弟俩颇有默契地对家里的两个女人隐瞒了这件事。直到孟琼出征,孟瑗才知道他要去打三王。她惊愕地坐在那,慌忙叫下人备马车,当马车飞驰到城门时,军队已经成了天边一溜黑云。她怔怔地望着那黑云一点点滑下地平线,惊奇地发现自己居然在伤心。
她本以为,自己已经恨孟琼恨得无以复加了。她觉得他是块不成钢的废铁,看不起他的轻浮浪荡任性妄为,可是,说到底他是她弟弟,是她一母同胞的弟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