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李家帮忙弄蜜枣的事。 其实中间也遇到了问题,那就是糖霜,这么贵的东西,一般人家中都舍不得准备太多。而林欢的蜜枣却需要用不少的糖来做。 如果花银钱去买,这就是大价钱了,农家人能有几个余钱?虽然他们待林欢如自家人,可是林欢却不能让他们拿出银钱来买糖霜。李家人也不富裕,以农家人小心谨慎的性子,李二叔二婶的意思还是谨守本分慢慢来。 毕竟这蜜枣刚开头,也不知道人们雨_$兮|.团喜不喜欢,能不能卖出去。更不知道做出来卖的价钱够不够成本。 然而,他们可以慢慢来,林欢却等不得。他的时间紧迫,离着李老爷来接人的日子越来越近,他必须要赶在这前面,将事情解决。 而解决这件事,就需要有底气。林家收下李家五两银子的聘礼,一时半会想从他们手里挖出来是不可能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他做蜜枣卖出银钱来,自己才能有谈判的底气。 他是有信心将蜜枣卖出去的,毕竟一种新鲜的吃食,而且还是当世之人喜爱的甜点,没理由卖不出去。 关于用蜂蜜代替糖霜的问题,林欢一开始就在考虑了。买是买不起糖霜的,不过大山里,不可能没有蜂蜜,这样不用花任何的成本,只需要自己动手就行了。 虽然有一定的危险性,可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只要自己做好防护措施,应该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的。 因为这里地域气候不算太冷的原因,冬日野花不少,在天气晴好之时依旧会有蜜蜂采蜜,这就能说明林欢的想法有可能实现。 所以不管如何,林欢连着几日进山,还真被他找到了好几个蜂巢。 等取来蜂蜜,摘回来的枣子就开始在李二婶的操持下,制成了蜜枣。 作者有话要说: 注①来自百度 第18章 李二婶到底还是怕东西卖不出去,做了一部分之后,就建议林欢拿去镇上试试看。能卖出去当然最好,卖不出去也可以早点止损。 林欢想了想,点头应下了。 次日便提了做好的蜜枣去镇上,赶车的黄老伯见到林欢往镇上去,停下来好奇的问:“咦!欢哥儿?你这是要去哪里?” 林欢回头,连忙笑道:“黄伯伯,我去镇上。” “你一个人?”黄老伯看了四周没别人,便道:“上来,顺路就送过去了。” 整个村里黄老伯家中有一头老牛,用来拉车的。没事的时候,就会把牛车租借给村人,或者自己赶着牛车去镇上,顺道有去镇上的村人花一个铜板就能搭车同行。 黄老伯热情招呼他上车,林欢却摇摇头,他现在一文钱都得扳成两半花,让他花一个铜板搭车,却有些难。 黄老伯一看他的神色,笑道:“上来吧,我不收你铜板。” 有同车的妇人也笑道:“欢哥儿,让你上来就上来,反正不花钱的车,不搭白不搭。” 看黄老伯不收欢哥儿的钱,有人未免有些拈酸吃醋的道:“说的是啊,老黄的便宜可不是那么好占的。你看我不过多带了个半大小子,都得出两文呢。” 同车的人忍不住白了她一眼,哼!收两文算是便宜她了,也不看自己占多大块位置。有人忍不住怼道:“许才家的,你看你这话。谁不知道黄老伯看在同村的份上,这车费算的便宜的得了。你要是嫌贵的话,可以不搭牛车,自己下去走路啊。” 许才家的许大娘瞪了出声的人一眼,哼了一声,扭了扭身子,不搭理人了。 林欢听了黄老伯的话有些心动,村里去镇上路途可不近。花费时间在路上,还不如早些过去,也能多了解一番,说不定还能趁机打听打听镇上李老爷的事。 想到这里,便也不再推辞,笑着谢了一声,跳上牛车。 想了想,将自己篓子里带的蜜枣包了一包,递给黄老伯,“这是自己做的蜜枣子,黄老伯拿去尝尝。” 听说是野枣子做的,黄老伯想着也不是什么贵重的吃食,便也无所谓的收下了。 倒是他旁边的许三婶见着挺色泽漂亮的蜜枣,心中疑惑,这哪里是枣子了?好奇道:“这是枣子?看着不像啊?” 林欢不以为意的道:“是枣子为原料做出来的,你们也尝尝看。”说完便分给车上的人一人几颗。 许三婶接过,她还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东西,试探着放进嘴里,顿时一股甜腻充盈着口腔,轻咬一口,绵软又有嚼劲。别说,她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这跟印象中的野枣差距也太大了吧。 “欢哥儿,你这什么蜜枣还真好吃,真是山里的野枣做的吗?”许三婶问道。 林欢点点头,笑道:“正是呢,是村里的李二叔李二婶帮忙做出来的。这不,就想着拿到镇上去,看看能不能卖银钱。” 众人这才联想到之前李家的确从山上摘了不少的野枣,没想到居然被他们给做出新鲜吃食来。村里人都知道,李二婶他们挺心疼看顾欢哥儿的,只是这种事,怎么就放心让欢哥儿一个人去镇上卖。 他们记得欢哥儿从来就没有怎么去过镇上吧?以前连话都不多说的人,交给他能行吗?不会被镇上的那些富人老爷给吓得话都说不清楚? 也有人眼红,心底开始琢磨起来,这东西,欢哥儿拿去镇上能卖钱吗?说得好听是蜜枣,可到底也是不值钱的枣子做出来的,镇上的人可讲究呢,谁会买野枣?有可能就是白忙活一场罢了。 这么想着,有些人心底又平衡起来。 许三婶听说这是要去镇上卖银钱的,连忙将手中剩下的蜜枣要还回去。林欢连忙推回去,笑道:“三婶你吃吧,我这里还有呢。” 两人推拒间,许三婶只好收了起来,想着带回家中给自己儿子也尝尝。 许才家的孙子两三下就将几颗蜜枣给吃下肚去,意犹未尽的嚷着还要吃。许大娘伸长脖子,看向林欢的背篓,笑道:“欢哥儿,你看,我家孙子……反正你也有多的,能不能再给一点。” “哟!许大娘,你刚刚没听欢哥儿说嘛?这是要拿去镇上卖的,哪里能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的?又不是自家的东西,也好意思厚着脸皮讨要。”有人维护林欢道。 许大娘理直气壮,仿佛欢哥儿就应该给似的,“讨要怎么了?左右不过是山上不值钱的野枣做的,我孙子吃几个怎么了?” “什么叫不值钱的野枣,既然不值钱,你自己去摘了吃啊?讨要别人的干嘛?” 牛车上大多数人都帮着林欢说话,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刚刚欢哥儿才分给了他们吃的,做人总不能真跟许大娘一样,没脸没皮的认为是应该的吧。 许大娘被这么多人数落,面子上挂不住,“人家欢哥儿都没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