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王爷家的夫郎只想种田 > 分卷阅读12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25(1 / 1)

吃过的东西都好吃。 周围有跟他一样的孩子见状围了过来,就要来抢吃的。苟二根如何肯相让。于是那边大人们虔诚求神拜佛,这边孩子们争抢打骂起来,让人想忽视都难。 范诠心中本就烦躁,听到孩子的吵闹声,便让人去查看。 不多时,就有衙差将几个孩子带了过来。 “怎么回事?”范诠问道。 “回大人,这几个孩子在抢吃的。” 抢吃的?这个时候哪里还有吃的东西?眼神扫过几个孩子,就见到其中一个瘦小的孩子缩了缩肩膀,将怀里的东西捂的更紧了。 范诠蹲下身,尽量和颜悦色的问道:“你这是什么东西?” 苟二根害怕,却还是照实说了,“我刚刚在地里刨出来的东西,是我的,他们就来抢!” 范诠笑笑,“能拿出来给我看看吗?我保证不抢你的,也让他们都不许抢你的。” 苟二根犹豫,涨红了脸,面前这个是父母所说的大官。他是可以打人板子的,自己如果不给,他会不会打自己的板子? 小孩子的思想本就简单,想了想还是将手里的东西递了过去。眼巴巴的盯着,生怕这人说话不算话,将他的东西抢走,他还没吃多少呢。 范诠看了一眼拳头大小的东西,上面粘满了泥土,已经被啃了一半。他眼睛一亮,这东西能吃,只是不知道还有没有,如果这东西多,或许可以解一解燃眉之急。 他将东西还给了苟二根,便让苟二根带着过去查看。此时,他也不管祈雨不祈雨的了,跟着苟二根就来到田埂地里。苟二根指了地方,不多时,衙差就捧着七八个跟苟二根手中差不多大小的东西过来了。 众人都围了过来。看着县令大人手上的东西,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他们也是第一次见这种东西,他们祖祖辈辈都是以种地为生,地里什么东西没见过?可偏偏这个红色的根块他们都不明所以,不知道是什么,又怎么出现在地里的? 现在能吃的东西多么宝贵,如果这个东西能填饱肚子……所有人看着这堆东西,眼睛都红了。 范诠又亲自尝了尝,脆甜脆甜的还挺好吃。他也琢磨不透,听着众人的议论也没个头绪。 就在这时,他身边有人不确定的提醒道:“大人,您可还记得去年九王爷派人过来让人种苗子的事?” 范诠一愣,当时旱情还没这么严重,朝廷却派了九王爷的人过来,说是让百姓种一种叫做红薯的新物种。 朝廷让种,他们这些人也不敢拦着,只是百姓们的田地还是要种正经的粮食为主。然而命令下来,他们又不敢不去做,好多百姓便在地里的边角处种下,或者干脆找块荒地,将苗子依言种下便不去看管了。 他这个做县令的也没放在心上,只要百姓完成了任务,上面不会怪罪下来也就罢了。 可现在,如果这个东西,真的是当初九王爷推广的新作物,那可就真是救命稻草了啊。 也不怪他不知道,一来,这东西是新鲜作物,就算是九王爷也不太了解这个东西真正种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底下的人只不过遵令而为,就更加不知道了。 上面没有说清楚,底下人自然糊里糊涂的。百姓们也不知道这个东西是要挖出底下的根块来吃的。现在地面上的红薯藤叶都被人摘来吃了,谁能想到地里还埋着那么多能吃的根块? 范诠也没闲着,一面派人送消息给华阳郡守,一面组织人将红薯挖出来,统一看管,准备将此物与剩下不多的粮食一起熬煮成粥发放。这样一来,好歹能够支撑一段时日。等朝廷救灾粮下来,或许就这么能熬过这段灾情了。 好在当时按照九王爷的吩咐,九王爷的人办事也还算得力。红薯由专门的人育苗,也都在一些旱情严重的地方种了下去。 听了祁县县令的消息,大家也才想起来这个当初以为是上面的人胡闹弄出来的红薯竟然可以真真正正的救命。此时此刻,没有人不感念九王爷的先见之明。 京城,皇帝看了华阳郡守呈上来的奏折,不禁大喜,连忙宣老四老九进宫议事。 “朕实在没想到啊,这次红薯可是立了大功了。解了燃眉之急,朝廷也有时间筹备赈灾粮的事了。” 赈灾粮还要从其他地方调派过去,最近的地方也要十天半月才能送到。现在有红薯,好歹能支撑过去这段时日。 李晟李淮二人看过折子,心中不由大喜。他们俩着实也没有想到红薯竟然发挥了这么大的作用。可以说是真正救民于水火了。 “恭喜父皇,贺喜父皇,即得此物,我大顺朝百姓便真能不受灾祸饥困之苦了。”李淮笑着恭喜。 幸好他当初有插手此事,到现在这天大的功劳不仅仅是老十四的,也有他的一份。最重要的是,华阳之地的百姓,也会因此对他感恩戴德,那些民望正是他最需要的。他九贤王的名声便能响彻大江南北,这对他来说,可是争储的一大助力。 皇帝点点头,欣慰道:“这次你办的很好,华阳百姓能有红薯度过难关,你功不可没。” 李淮不敢将心中的狂喜表露出来,只恭谨道:“儿臣不敢当,能为父皇做事,是儿臣的福分,这都是儿臣应该做的。” 对于老九的谦虚恭顺,皇帝还是很满意的,应该说对于有能力能办事的皇子,他一向不吝于夸奖。 皇帝又看向李晟,笑道:“还有老十四,如果没有他进献的红薯,只怕华阳之地的百姓就难了。也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甚至被饿死。” 李晟行礼,“是父皇洪福齐天,否则这上天所赐的红薯又怎么会被人发现?而十四弟正逢其时,这才能献上红薯救民于水火。” “哈哈哈!”皇帝心怀大畅,确实如此,大顺朝国运永昌,也是他德政爱民,才会有天赐鸿福。 “十四弟虽然病体缠身,可是却总想着为父皇分忧。他近日也有折子托儿臣呈上给父皇。”李晟说完,将袖子里的折子双手呈上。 “哦?”挥挥手,人呈上来。皇帝打开折子看完,捋着胡须,满意的笑道:“哈哈哈,不错,不错,还是老十四想的周到。” 李淮心中打鼓,这件事他的功劳不差,正得意洋洋。没想到老四却整了这么一出,扯到了老十四头上,这是要压他的风头吗?他连忙问道:“父皇,不知十四弟说了什么?” “他说今年庄子上种了不少的红薯,听闻华阳旱灾严重,为了替朕分忧,已经将庄子上所有的红薯都以朝廷的名义运往华阳。如此一来,他的确是为朕解决了个大难题啊。” 李淮看了李晟一眼,咬咬牙,果然如他所想,老四他们就不可能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老十四是个好的,这个叫林欢的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