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娃综,职业生涯的巅峰 > 分卷阅读12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22(1 / 1)

不错,毕竟林家少有这样热闹的时候。 林爷爷和一堆老朋友一起住在蔷薇园,下棋打麻将练太极, 每天都是有意思的,只一个月偶尔回来两回看看孩子。 他们一群老头老太太独居虽然有些寂寞,但是有朋友陪着,而且只用顾着自己的日子就成, 不必去烦恼儿女的孩子, 孙辈的教育问题这些让他们想不明白的事儿, 就很是轻松。 林宴安的父亲和弟弟都是为了方便住在宿舍里,每个星期会回来一次。 家里常年只有赵素云和林二叔一家,平时孩子在家还好, 争吵哭闹都是恰到好处的热闹。 要是两个小孩子去上学,那这栋房子就会变得冷清,空气里都散发着孤独的味道。 赵素云还有自己的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很是忙碌。 但是胡静是家庭主妇, 而且是一个不喜欢出门也不喜欢社交的家庭主妇,每天做得最多的事就是等着,等孩子放学、等丈夫下班、等嫂子下班、等其他人回家…… 在短暂的热闹后,又要开始下一轮的等待。 家里的卫生有保姆打扫,花草也有园丁收拾, 就连孩子的作业都有家教辅导, 她就像一件工艺品一样, 进入这个家装点环境,然后每分每秒都在等。 后来她好说歹说才说服嫂子辞了厨师,接手了做饭的工作,从那之后,无尽的等待变成了研究菜谱,变成了做饭煲汤,她的日子每天都不一样了,她也轻松了很多。 林二叔的大女儿晴晴牙疼,端着一碗白粥眼巴巴地望着大家吃香喝辣,她和林二叔长得很像,一脸的秀气文弱,虽然性格乖觉是个小魔女,但是不说话的时候就是个乖巧内向的小女孩儿。 小儿子仲雨平时吃饭是最不安分的那个,但今天因为有林宴安在,所以老老实实地扒着碗里的饭,头都不敢抬一下。 林二叔摸了摸晴晴的头,帮她把头上的蝴蝶结小卡子挪正,女孩儿朝着他露出一个甜美的笑容。 林二叔结婚晚,他的妻子胡静曾经是他的助理,小了他整整十岁。他们结婚后一直想要孩子,大女儿晴晴就是在他们的期盼中出生的。 这是林家第一个女孩儿,一出生就是众星捧月的小公主,是所有长辈的心头肉。 其中最宠孩子的就是林二叔,他年轻时有钱有兄弟,觉得婚姻和女人都是累赘,就一直不着调地瞎混着,直到大哥的孩子渐渐长大,一家四口温馨幸福,他才开始想要经营一段婚姻,生养两个孩子。 一家人安安稳稳地生活在一起,不被世俗钱财所累,是他一直以为的期望,而且他也做到了。 “宴安最近工作还顺利吗?”林宴安的外公赵福文趁着喝汤的空隙问了一句,看向林宴安的目光带着慈爱。 他的年纪比林爷爷大上不少,但是身体状况和精神都比林爷爷好很多,除了常年练武外,更多是自律养生的功劳。 林爷爷在林奶奶走后就开始嗜酒,偏偏家里没人管得住他,就算是赵素云说他他也是不听的,总是偷偷摸摸地喝上一顿。 但是赵福文从不碰烟酒,还自觉忌口,是他们社区医院最受医生欢迎的老人家。 虽然赵素云生了两个孩子,但是赵福文和老伴都对亲手带大的林宴安感情深一些,经常会和他打电话,如果不是怕打扰了他工作,两个老人家恨不得一天一个电话。 这是让他们骄傲的外孙,也是他们从小护到大的孩子。 林宴安的工作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小打小闹,是年轻人涉世不深为了梦想用现实买单的错误例子。 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呢?为什么会觉得林宴安选择的路是玩笑呢? 因为林宴安条件很好,他能选择的路有很多,偏偏选择了一条看起来最不着调,最没有前途的。 正因如此,他们才能信口雌黄说出林宴安是进娱乐圈玩票的纨绔少爷。 林宴安很喜欢自己的工作,也很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每一场戏,即使他不会演戏,永远只能作为替身或者小配角出现。 但就是那些不露脸的替身或者配角,才是林宴安真正喜欢的,他进娱乐圈从不是为了当明星,只是想活在一个有侠有武的世界里。 他从小在武馆长大,练的是刀枪剑戟,玩的是棍棒钩叉,身边的每一个师兄弟都是刻苦练武的汉子,不仅说话直来直去,就连思维也是直的,甚至有些木讷。 从小到大,林宴安看着师兄们辛苦练武,最后却去当了保安,守着一间小小的值班亭度过春夏秋冬,表面上笑呵呵地说现在的日子真好,背地里却哭着和外公说想回武馆继续练武。 是啊,就算是当保安,也是一份好工作,因为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连保安都聘不上。 他们没文化。 赵福文祖上也是富户,家大业大佃户无数,家中长工短工呜呜泱泱一大群人,是旧社会的老爷。 那些年百姓的日子过得苦,卖儿卖女的多,逃荒饿死的也不少,而那些被卖掉的孩子多半也没什么好下场,好些都被人带走做了暗地里的生意,要么就是给一口饭吃,养活着给自己孩子当媳妇儿。 赵家人心善,就开了一家武馆,日子过不去的人家可以把孩子送进武馆换些米粮,然后孩子就跟着师傅学武,长大后可以成为赵家的护院打手,或是用多少银钱给自己赎身离开。 不管男孩儿女孩儿都收,只要他的家人送他来,赵家武馆就不会拒绝。 后来社会动荡,赵家在一夜之间不复存在,赵家武馆也被一把火焚尽。 赵家人四处奔逃,在华夏大地的任何一个角落落地生根,忘却前尘变成一个又一个普通的农民。 但是赵福文是个例外,他又开起了武馆。 那些被父母抛弃的孩子,或是亲人全没了只剩一个人的孩子,不管是什么样的困境,不管是什么样的性格,只要你推开武馆的大门,就能找到一条活路。 每天跟着赵福文习武,继续念着义务教育,虽然嘴里喊的是师父,但却是父亲一样的存在。 他们吃住都在赵家,放假时一起种地收粮,也会去学一些手艺傍身,或是修车,或是盖房。 赵福文也开班,周末两天从早到晚地上课,赚的那些钱就用来养家里的徒弟。 能够给徒弟吃饱已经是他的极限,再多的他也无能为力,比如他们的就业问题。 这些孩子要么是孤儿,要么是家庭贫困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刺头,他们的学历都不高,能够找到的工作很有限。 要是那些参加过比赛拿过一些奖项的,还能有机会成为保镖,获得一份不错的薪酬,要是其他的,就只能修车、送货、卸货,日复一日的卖苦力,消磨自己的意志。 林宴安小时候一直在想,他长大了要做什么? 他不想当保安也不想当保镖,只想练功习武,像一个侠客那样的活着。后来他了解了武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